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全球光纤激光器行业市场规模及市场应用情况分析(图)

        一、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情况 

       随着光纤激光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行业下游需求稳步增长,光纤激光器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加。根据 Industrial Laser Solutions 发布的数据分析,2016 年全球光纤激光器销售收入为 13.05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1.7%,2009-2016 年间复合增长率高达 33.9%。 


 
图:2009 至 2017(E)年全球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 

       二、光纤激光器在激光器市场中的占有情况

       光纤激光器突破了传统激光器在功率、效率和性能方面的瓶颈,逐步替代气体和普通固体激光器。根据美国市场调查机构 Industrial Laser Solutions 发布的数据分析,在工业应用领域,光纤激光器逐步挤占固体激光器和气体激光器的市场,市场份额占比从 2009 年的 13.7%提升至 2016 年的 41.3%,成为最大激光器品种,推动激光设备进入光纤化时代。 

 
图:光纤激光器在工业激光器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三、光纤激光器的市场应用情况 

       目前,光纤激光器在材料加工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材料宏观加工、材料微加工和打标雕刻三个方面,2016 年光纤激光器销售收入合计为 13.05 亿美元。 

       1、材料宏观加工 

       材料宏观加工对激光输出功率要求较高,一般在 1kW 以上,用于汽车制造、太阳能面板加工、电子材料加工、珠宝首饰加工等加工工艺,其中汽车制造是激光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而以 3D 打印技术为主的激光快速成形加工是激光技术未来的重要应用领域。近年来大功率激光器的开发,尤其是大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技术不断进步,推动了此细分市场的快速增长。根据 Industrial Laser Solutions 的统计数据,2016 年材料宏观加工市场总体规模达到 14.92 亿美元,其中光纤激光器销售收入为 6.53 亿美元,约占整个材料宏观加工市场的 43.8%,2012-2016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17.0%。 

 
图:2012 至 2017(E)材料宏观加工领域中光纤激光器销售收入占比 

       用于材料宏观加工的激光器一般为高功率激光器,国内市场目前仍严重依赖进口,2016 年进口依存度达 90%以上。随着国内领先企业高功率激光器技术的逐步成熟,产品稳定性的逐步提高,性价比优势将凸显,本土企业高功率激光器将逐步替代进口,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提升。 

       2、材料微加工

       材料微加工是超精密制造的核心工艺,加工尺寸一般在几微米到几百微米,激光微加工具有非接触、可控性高、热影响区域小、高精密、高重复率、复杂零件形状的柔性加工等优点,要求输出激光具有更短的脉冲,输出功率一般低于1kW。目前材料微加工方面已经开发出激光直写、激光 LIGA 沉积、激光微细立体光刻、激光选区烧结等多项技术,在设备制造、汽车、航空精密制造、精密电子等领域应用广泛。根据 Industrial Laser Solutions 的统计数据,2016 年材料微加工市场总体规模达到 11.05 亿美元,其中光纤激光器销售收入为 3.86 亿美元,约占整个材料微加工市场的 35.0%,2012-2016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6.4%。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8-2023年中国光纤激光器产业市场运营规模现状与投资方向评估分析报告

 
图:2012 至 2017(E)材料微加工领域中光纤激光器销售收入及占比 

       3、激光打标/雕刻 

       用于打标/雕刻的激光器一般功率较低,光纤激光器、CO2 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均可作为打标机激光源。光纤激光打标具有光束质量好、体积小、速度快、工作寿命长、安装灵活方便以及免维护等特点,市场应用广泛。随着光纤激光器技术不断进步和产业快速发展,产品性价比不断提升,相对 CO2 激光器、普通固体激光器优势凸显,在激光打标/雕刻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加。根据中国报告网收集的数据显示,2016 年激光打标/雕刻市场总体规模达到 5.60 亿美元,其中光纤激光器销售收入为 2.65 亿美元,约占整个打标/雕刻市场的 47.4%,2012-2016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7.2%。 

 
图:2011 至 2017(E)激光打标/雕刻领域中光纤激光器销售收入及占比 

       四、我国光纤激光器发展状况 

       在本土企业突破激光器核心技术前,激光器技术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直接导致激光器设备价格昂贵,限制了激光应用的拓展。随着国内激光器领先企业如创鑫激光、武汉锐科等成功研制出光纤激光器,打破了国外垄断,光纤激光器国内销售价格大大降低,光纤激光器和激光设备市场容量也迅速被激发。 

       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市场应用趋于成熟,市场容量增长迅速,目前市场份额已大多被国内厂商占据,2016 年市场份额高达 85%。市场竞争格局已相对稳定,因此,此部分市场市场价格及利润率将趋于稳定。 

 
图:2013 年-2016 年中国低功率光纤激光器销售数量情况(台) 

       中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市场,本土企业起步更晚,但近年增长迅速,2016 年销售数量占比已接近 50%,但国内高功率光纤激光器进口依存度仍较高,本土领先企业将有机会在这一领域实现快速增长,快速提升市场占有率。 

 
图:2013 年-2016 年中国中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销售数量情况(台)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晶圆级封装(WLCSP)行业分析:全球供给有限 车规CIS成市场需求扩张新引擎

晶圆级封装(WLCSP)行业分析:全球供给有限 车规CIS成市场需求扩张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L3及以上乘用车实施政策和法规,智能驾驶加速渗透,对车用影像传感芯片市场的需求不断上升,所以车规CIS成WLCSP行业需求扩张新引擎。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汽车CIS出货量为354百万颗,同比增长10,预计2029年出货量将达到755百万颗,同比增长约为16%。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但国产化率较低 晶圆厂自建厂占主要市场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但国产化率较低 晶圆厂自建厂占主要市场

半导体掩膜版为掩膜版最大细分市场,占比远高于LCD、OLED、PCB掩膜版。掩膜版是半导体晶圆制造的关键的材料,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芯片制程微型化、特色工艺多样化、晶圆厂扩产催生半导体掩模版需求,国内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增速已快于全球。

2025年04月15日
智能手机电子硬件代工行业:IDH和ODM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市场呈三强争霸格局

智能手机电子硬件代工行业:IDH和ODM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市场呈三强争霸格局

在发展初期,我国电子硬件代工以IDH 模式为主,随着IDH领域竞争愈发激烈以及品牌厂商要求提高,一些同时具备研发设计能力、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的产品设计生产服务商逐渐从 IDH 模式转型为 ODM 模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应用拉动全球NOR Flash行业复苏 产品趋向大容量 市场被寡头垄断并向中国企业倾斜

新型应用拉动全球NOR Flash行业复苏 产品趋向大容量 市场被寡头垄断并向中国企业倾斜

随着智能手机持续取代功能机,其更多使用容量更大、成本更具优势的NAND Flash,导致2006-2016年全球NOR Flash市场规模持续萎缩。2017 年以来,TWS耳机、AMOLED、物联网等新型应用逐渐拉动市场需求,NOR Flash行业复苏。随着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以及工业4.0的快速发展,大容量存储已成

2025年04月11日
多晶硅行业: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统治地位持续强化 市场需求旺盛但价格承压下行

多晶硅行业: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统治地位持续强化 市场需求旺盛但价格承压下行

在光伏行业快速发展驱动下,近年来我国多晶硅产能和产量快速增长;同时我国在全球多晶硅供应链中的统治地位持续强化,产能和产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受市场供需错配加剧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多晶硅价格承压下行,同比下降39.5%。我国多晶硅行业虽维持较高集中度格局,但自2022年起,随着新玩家产能释放,其集中度逐渐下

2025年04月11日
NOR Flash行业分析:全球存量规模扩大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需求潜力不断释放

NOR Flash行业分析:全球存量规模扩大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需求潜力不断释放

长远来看,全球NOR Flash行业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设备等领域,其中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成为应用领域发展方向。

2025年04月10日
从美国“对等关税”措施简析我国半导体行业现状——国内自主可控已有一定基础

从美国“对等关税”措施简析我国半导体行业现状——国内自主可控已有一定基础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日本、韩国分别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4%、25%。白宫表示,基准关税税率将于4月5日凌晨生效,对等关税

2025年04月09日
显示驱动芯片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厂商话语权逐渐增强 AMOLED占比有望提升

显示驱动芯片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厂商话语权逐渐增强 AMOLED占比有望提升

随着市场对高质量显示效果的需求增加,全球显示驱动芯片迎来增长机遇,行业波动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近年顶峰。随着全球显示面板产业链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包括显示驱动芯片在内的相关供应链资源也逐步向中国倾斜。此前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高度依赖进口,随着显示面板产能扩大,中国厂商在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中的话语权也逐渐增强,国产化

2025年04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