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核电设备国产化提高,供求双方共同带动产业进步

           当前我国核电项目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三代核电综合国产化率已经达到85%,目前核电机组关键设备与材料已全部实现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制造,形成了三代核电装备产业链。发展核电有助于降低我国在能源上的对外依赖性,避免外贸风险通过能源传导到国内,提高我国能源安全稳定性。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核电设备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率
 
资料来源: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中国报告网整理

           根据有关机构的数据显示,我国核电厂平均成本仅仅约为燃煤发电成本的一半左右。从长期来看,将核电作为基荷电厂有利于降低全社会的用电成本,而且国内二代核电设计40年寿期有余量,到期后会申请许可证延续,进一步增强核电运营的盈利能力。相比其他能源,核电虽然前期建设投资大,但是设计寿命较长,三代核电设计寿命可达60年,而且运行期间以折旧为主(38%),运行费用和燃料费用占比相对较低,因而全寿期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具备非常强竞争力。

           为鼓励清洁能源的发展,国家于2012年设立了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专项用于可再生能源上网电价补贴等活动的支出。在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出现了光伏、风电等项目的投资和建设热潮。

           然而由于并网规模快速增长,补贴缺口不断扩大,根据财政部的统计,2017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约为1000亿元,其中光伏补贴缺口约496亿元。受此影响,政策对光伏和风电的补贴力度正在逐步下滑。“补贴退坡”、平价上网将已成为新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现平价上网和消纳问题解决前,光伏和风电产业链产品价格下降影响盈利能力的状态将持续。核电由于执行标杆电价政策,不需要国家补贴,可充分参与市场化交易,因而从成本角度是可以大力发展的能源品种。

           进入2018年后,用电需求已经出现回暖,增速强劲。“十二五”期间,在“去产能”和“调结构”的背景下,我国用电量增速不断下滑。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化,全社会用电量在2016年开始出现回弹,全年用电量59187亿千瓦时,同比增速5%,2017年和2018H1累计同比增速分别达到6.6%、9.4%,呈现出持续好转的趋势。

最近一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
 
资料来源:中电联,中国报告网整理

           电力“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求2020年替代电量达4500亿千瓦时。根据《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今年在燃煤锅炉、窑炉、港口岸电等重点替代领域,实施一批电能替代工程,全年计划完成替代电量1000亿千瓦时。以2017年电能替代完成率为基准,预计2017-2020年替代电量每年新增约1000亿千瓦时,CAGR达44%。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2020年煤炭占比在58%以下,假设用电量增速为8%,预计火电改革将为清洁能源让出超过7000亿千瓦时的发电量,是2017年核电发电总量的三倍。

各种发电方式年平均小时数

 
资料来源:国家能源局,中国报告网整理(Y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主动散热材料行业分析:热流密度激增 液冷成为市场发展新方向

我国主动散热材料行业分析:热流密度激增 液冷成为市场发展新方向

近年来,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不断增加,散热问题逐渐成为制约设备性能的瓶颈。根据相关资料,电子元器件故障发生率随工作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长,温度每升高10°C,系统可靠性降低50%,若电子元器件工作热量未能及时疏导,将发生发烫、卡顿、死机等情形。

2025年08月08日
旺盛需求、资本涌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 我国陪伴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

旺盛需求、资本涌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 我国陪伴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

随着大语言模型的突破与迭代,现其已经具备进行多轮高质量对话的能力,而这也推动陪伴机器人从“功能执行”迈向“情感共鸣”的新阶段,相较于人形机器人,陪伴机器人落地更加简单,更有望率先进入家庭场景。

2025年08月08日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着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持续攀升,智能座舱SoC芯片需求水涨船高。2024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突破70%,到年底已达到73.4%,预计2025年将跨越80%大关。2022-2023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规模由88亿元增长至108亿元,预计2024年、2025年、2026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

2025年08月07日
微泵液冷行业:重构终端散热边界 AI眼镜、智能手机等设备散热市场空间正扩大

微泵液冷行业:重构终端散热边界 AI眼镜、智能手机等设备散热市场空间正扩大

在AI技术不断迭代的驱动下,芯片及电子终端产品的性能瓶颈愈发突出,微泵液冷技术相较于被动式散热在热换系数、耐弯折,技术扩展性等方面效果更好,相比于风冷方案降低90%的功耗,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2025年08月07日
华为、小米、vivo等已相继发布均热板机型 我国均热板(VC)行业市场空间或将打开

华为、小米、vivo等已相继发布均热板机型 我国均热板(VC)行业市场空间或将打开

均热板作为被动式散热中散热效率最高的方案之一,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在消费电子领域。随着产品性能的提升以及设备的轻薄化,均热板已经成为消费电子产品散热解决方案的关键组件,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等出货量增加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均热板行业市场规模为10.89亿美元,同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2024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由霍尔效应传感器主导,市场份额约64%,磁阻技术AMR/GMR/TMR产品分别占约15.6%/6.2%/13.9%。然而,TMR传感器凭借超高灵敏度和低功耗优势,在高端领域逐步替代传统技术,并且随着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TMR传感器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2025年08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