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全球主流品牌耳机的市场份额及价格情况的分析

导读:目前全球最为知名的耳机品牌中,美国有高斯(KOSS)和歌德(GRADO),德国有森海塞尔(Sennheiser)和拜亚动力(Beyerdynamic),日本以铁三角(Audio-Technica)为主,还有奥地利的爱科技(AKG)和丹麦的捷波朗(Jabra)等。

参考《中国耳机产业专项调查及未来五年发展策略研究报告

 主流品牌耳机畅销型号分析

目前全球最为知名的耳机品牌中,美国有高斯(KOSS)和歌德(GRADO),德国有森海塞尔(Sennheiser)和拜亚动力(Beyerdynamic),日本以铁三角(Audio-Technica)为主,还有奥地利的爱科技(AKG)和丹麦的捷波朗(Jabra)等。

 

1-全球主流品牌耳机畅销型号

品牌

畅销型号

国家

高斯(KOSS

ESP950A250KSC35KSC50SPORTA PROPORTA PRO

美国

歌德(GRADO

HP1000SR60SR325RS1

美国

爱科技(AKG

K55K66K100K240系列、K301K401K501、无线耳机HEARO系列

奥地利

捷波朗(Jabra

Jabra FS258Jabra BT250vJabra BT500

丹麦

铁三角(Audio-Technica

艺术监听A系列,空气动态AD系列和旗舰木壳耳机W系列

日本

森海塞尔(Sennheiser

专业耳机HD580HD590HD600HD25SP,静电耳机系统ORPHEUS

德国

拜亚动力(Beyerdynamic

DT880DT990DT931DT831DT531DT431DT331 DT231

德国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3

 

主流品牌耳机市场占有率分析

 

美国市场有高斯(KOSS)、歌德(GRADO)、SHURE(舒尔)、ALESSANDRO(爱丽丝)和ETYMOTIC(音特美)五大品牌;日本有铁三角AUDIO-TECHNICASTAX和索尼三大品牌;德国有拜亚动力(BEYERDYNAMIC)、森海塞尔(SENNHEISER)、MB QUART(德国歌德)等品牌;其他欧洲品牌有奥地利AKG、丹麦的Jabra、荷兰的PHILIPS、瑞士的ERGO等。

 

上述全球知名耳机品牌中,以德国森海塞尔(SENNHEISER)、拜亚动力(BEYERDYNAMIC)、美国高斯(KOSS)、日本铁三角(AUDIO-TECHNICA)、奥地利爱科技(AKG)等最为知名,无论在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产品线覆盖和技术研发实力上都领先于其它耳机厂商。森海塞尔以其卓越的市场运作在全球耳机市场占有率第一,达14.1%,其海外市场份额超过80%;日本铁三角和美国高斯以其技术和性价比优势在本土市场销量第一,全球市场比重分别达到9.2%8.8%;德国拜亚动力在市场运作方面不如森海塞尔,但其产品往往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引领全球耳机行业发展,比重达7.4%;奥地利AKG凭借其在专业音频领域的实力在全球市场比重为6.6%

1-2012年全球主流品牌耳机市场占有率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3

 

随着中国、印度等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其耳机中低端市场规模迅速崛起,上述全球知名耳机品牌纷纷在发展中国家就近建立代加工工厂或联系代理,从各渠道向新兴市场渗透,扩大其所在细分市场的份额。

 

主流品牌耳机市场价格分析

 

2-主流品牌耳机不同价格段热销型号

价格段

热销品牌型号

50元以下

森麦SM-E1016

索尼 MH650

漫步者 K550

50-100

漫步者H280

AKG309

森海塞尔MX80

100-300

AKG K420

森海塞尔 CX200

漫步者H850

300-500

索尼爱立信 MW600

铁三角 ATH-WM55

森海塞尔PX200 II

500-1000

AKG K450

森海塞尔 MX985

森海塞尔HD449

1000-2000

魔声 solo HD

森海塞尔 IE60

AKG K540

2000元以上

捷波朗REVO Wireless

森海塞尔 IE80

森海塞尔 HD800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3

 

可以看出,森海塞尔、爱科技、捷波朗等全球知名品牌多依靠其技术实力战占据中高端耳机市场,近年来有意的调整战略,扩展其产品线,在中低端市场推出相应的耳机系列。较早的品牌索尼和中国品牌硕美科、漫步者等则依托市场优势在中低端市场极力拓展。

 

2-2012年全球耳机不同价格段销量比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3

 

目前,全球耳机市场上中低端耳机销量较好,100元以下的耳机比重超过三成,主要以手机及计算机等配套销售为主;人们对功能性的追求使得中低端的耳机销量较好,100-500元的耳机销售比重超过40%1000元以上的高端耳机市场相对稳定,比重在10%左右。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2024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由霍尔效应传感器主导,市场份额约64%,磁阻技术AMR/GMR/TMR产品分别占约15.6%/6.2%/13.9%。然而,TMR传感器凭借超高灵敏度和低功耗优势,在高端领域逐步替代传统技术,并且随着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TMR传感器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混合信号芯片行业应用前景明朗 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本土厂商逐渐站稳脚跟

我国混合信号芯片行业应用前景明朗 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本土厂商逐渐站稳脚跟

混合信号芯片在多个关键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在消费电子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和智能音箱等产品中。在通信系统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能够处理数字基带信号转换和射频信号处理,尤其适用于5G基站的建设。在汽车制造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被应用于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载娱乐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中,它不仅提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迎AI算力机遇 国产化、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迎AI算力机遇 国产化、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消费电子是我国热界面材料下游第一大应用市场,占比超过45%。在消费电子领域,热界面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投影仪等产品中。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电子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对热界面材料需求强劲。

2025年07月31日
全球TWS耳机行业出货量增多 印度等注入新活力 “头部主导、多元并存”格局凸显

全球TWS耳机行业出货量增多 印度等注入新活力 “头部主导、多元并存”格局凸显

2016 年之前,耳机市场以有线耳机为主,2016 年下半年,随着苹果发布 Airpods,蓝牙耳机进入“TWS”时代。TWS耳机即真无线立体声耳机,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创新产物,TWS耳机凭借彻底摆脱线缆束缚的便携性、智能化交互体验及持续优化的音质表现,已成为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市场核心增长点。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超快激光器行业:皮秒激光器为主流品种 国产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我国超快激光器行业:皮秒激光器为主流品种 国产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我国超快激光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内企业于2012年前后才陆续进入该领域,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但近年来行业发展迅猛,截至2023年,国内从事超快激光器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已超过50家。以华日激光、英诺激光、卓镭激光、凯普林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年07月25日
全球探针台行业长期向好 中国成长为消费大国 国内市场国产龙头市占率攀升

全球探针台行业长期向好 中国成长为消费大国 国内市场国产龙头市占率攀升

中国大陆在半导体专用设备行业国家战略地位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探针台进入快速增长通道,目前已成为全球主要消费市场之一。根据数据,2013-2023年中国大陆探针台销售额由0.44 亿美元增长至3.27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2.28%;占全球总销售额的比重由10.7%提升至33.2%。2025 年中国大陆探针台销售额有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固体激光器行业:政策利好+下游需求强劲下市场稳步扩张 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

我国固体激光器行业:政策利好+下游需求强劲下市场稳步扩张 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

近年来我国固体激光器市场规模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固体激光器市场规模已达到了232.8亿元左右。预计随着材料科学、制造工艺和激光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固体激光器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包括降低噪声、提高输出功率、优化光束质量等,并推动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2025年07月24日
MCU行业“内卷”正细分化 ST、TI、兆易创新等厂商开展技术与市场激烈角逐

MCU行业“内卷”正细分化 ST、TI、兆易创新等厂商开展技术与市场激烈角逐

随着AI技术不断演进,智能终端愈发复杂。而MCU作为连接感知与执行、实现终端智能化的核心元件,也正“卷”的细分化。目前,各家厂商在体积、功耗、存储技术、AI算力、先进工艺以及架构创新(尤其是RISC-V)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内卷”,试图在快速演变的嵌入式市场中抢占先机,这也是厂商对未来技术与市场的战略博弈。

2025年07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