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AI芯片掀起竞争浪潮 人工智能芯片“群雄逐鹿”格局正在形成

         导读:AI芯片掀起竞争浪潮 人工智能芯片“群雄逐鹿”格局正在形成。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英特尔人工智能(AI)战略的快速推进,人工智能芯片“群雄逐鹿”的格局正在形成。

         英特尔数据中心集团执行副总裁戴安•布莱恩特近日宣布,将在2017年推出专为机器深度学习设计的芯片——XeonPhi。而之前,英特尔以4亿美元收购一家专注深度学习开发平台研究的初创公司NervanaSystems。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英特尔人工智能(AI)战略的快速推进,人工智能芯片“群雄逐鹿”的格局正在形成。

  “无论英特尔、英伟达、高通等传统芯片巨头,还是谷歌、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以及地平线、寒武纪等新锐势力,竞争的焦点虽是人工智能应用芯片,但实际上是布局自己在未来智能时代的一席之地。”地平线机器人技术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未来几乎所有的智能化应用场景,都离不开神经网络芯片和软件。

  AI芯片掀起竞争浪潮

  最近以来,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很是热闹。有业内人士表示,厂商若不在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方面做点文章,都不好意思开技术大会。

  早在英特尔快速入局前,英伟达、谷歌、IBM、高通等已高调布局人工智能芯片领域。

  今年4月,英伟达CEO黄仁勋发布了一款支持深度学习的新型芯片TeslaP100,并发布一款搭载8个P100芯片、可用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DGX-1,“预期将极大加速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突破。”黄仁勋说:“我们决定全力投入人工智能。我们将首次设计一款专门用于该领域的芯片,专门用于加速人工智能,专门用于加速深度学习。”

  一手导演人机围棋大战的谷歌在人工智能芯片研发领域更是不甘人后。5月,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公布打败九段棋手李世石的秘密武器——TPU。TPU是一款为机器学习而定制的芯片,经过专门深度机器学习方面的训练而具有更高效能。

  而就在人机世纪之战后不久,IBM表示,已研发出一款可以像大脑一样工作的计算机芯片。该款芯片名为TrueNorth,由4096个细小的计算内核组成,这些计算内核形成大约100万个数字脑细胞和2.56亿个神经回路。“它们就像大脑神经元一样工作,彼此相互发送消息并进行数据处理。”IBM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模拟人脑芯片领域所取得的又一大进展。”

  在智能手机芯片占据绝对优势的高通公司,也在人工智能方面积极布局。资料显示,高通在人工智能方面已投资Clarifai公司和中国专注于物联网人工智能服务的云知声。此外,Facebook、微软以及Twitter都在通过设计新的芯片加强人工智能研发。

  VentureScanner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球人工智能公司共获得近12亿美元的投资。而BBC预测,到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超过千亿美元。

  中国不再“隔岸观火”

  巨头纷纷涉足,深度学习的热度可想而知。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竞争中,还有一股力量不容忽视,就是正在崛起的中国芯片行业。

  “对中国芯片行业来说,过去一直处于旁观者看热闹的角度,但此次我们是处于先行者的位置。”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寒武纪公司创始人之一陈天石表示,寒武纪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款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在架构研发上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寒武纪代表中国人工智能处理器行业最前沿、最富有朝气的声音,在一些细分领域已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

  “我认为未来3年内,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竞争会是三分天下的局面:英伟达、英特尔以及寒武纪。”陈天石信心满满。

  余凯所在的地平线机器人也非常具有前瞻性。据了解,去年7月,地平线机器人就提出“深度神经网络创业”,这与今年AlphaGo所采用的算法框架即为“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增强学习”类似,前瞻性可见一斑。此外,地平线机器人拥有晨兴、红杉、高瓴等豪华的投资者阵容,其成功融资带动中国相关企业投入到这条跑道,并获得资本支持。

  更难得的是,地平线机器人的商业化非常成功。余凯表示,虽然地平线机器人没有大张旗鼓发布芯片产品,但奇点汽车、科沃斯扫地机器人等产品都在使用地平线机器人的解决方案。

  “从商业模式来讲,地平线机器人更像一家面向自动驾驶和智能家居的解决方案公司,而非一家芯片供应商。”余凯说。

  此外,国内传统芯片企业也在布局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如中星微电子在今年6月率先推出全球首颗具备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嵌入式视频采集压缩编码系统级芯片,并取名“星光智能一号”。据了解,该款基于深度学习的芯片运用在人脸识别上最高能达到98%的准确率,超过人眼的识别率。该芯片于今年3月实现量产,目前出货量为十几万件。

  得芯片者得天下

  智能时代未到,人工智能芯片先火了。这背后的逻辑或是得芯片者得天下。

  陈天石表示,人工智能的重要性已深入人心,而深度学习成为当前最主流的人工智能算法。这对处理器芯片的运算能力和功耗提出更高要求,也给处理器芯片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巨头们看到这一市场的容量,因此最近纷纷投入财力、人力和物力。

  “大家竞相追逐的是智能时代的入场券:尽早下手,以后就会有个好座次,否则就只能在后排或门外观望。”陈天石说。

  与信息时代一样,在智能时代,芯片仍是物理规则的定义者。陈天石表示,如果把多样化软件和应用所生存的数字世界比作宇宙,芯片就是宇宙基本规律的定义者。谁掌握芯片技术和背后的生态,谁将在智能时代获得最大的话语权和统治力。“在车轮向智能时代转动时,不顺应时代的公司将会淘汰,即便是巨头也不例外。”

  目前,人工智能芯片领域也出现一哄而上的情况。余凯表示,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的从业者越来越多,大家做的东西越来越有交集。

  “行业繁荣是好事。我在2013初成立百度深度学习研究院,现在中国很多公司在做深度学习;2014年成立百度自动驾驶团队,现在中国很多公司在做自动驾驶;2015年成立地平线,现在中国很多公司在做人工智能芯片。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觉得有更多参与者是好事,能够推动整个行业发展。但大家要各自找到自身的独特性和创新性,敢为天下先,而不是拷贝。”

  陈天石也主张,要注重建立以自主芯片技术为基础的智能生态,而不是重复投资、重复建设。

  “虽然寒武纪公司和中科院计算所为中国获得一席智能芯片的前排座位,但这还不够。国内的人工智能企业应当联合起来,以自主芯片技术为基石建立中国乃至世界的智能新生态,方能在智能时代的竞争中实现弯道超车。”陈天石表示,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企业要适应国际通行的做法,尊重原创技术、知识产权,同时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在生态链的每个环节均衡发展,这样才能在国际上获得竞争力。

参考《2016-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发展格局及十三五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来源 中国报告网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关节轴承行业空间广阔 人形机器人等带来新增点 龙溪股份国际竞争力较强

中国关节轴承行业空间广阔 人形机器人等带来新增点 龙溪股份国际竞争力较强

得益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工业生产的扩张,关节轴承整体需求稳健,全球市场空间为100亿元左右。中国关节轴承市场空间约为 10-15 亿元,其中,航空航天领域对关节轴承的需求最大,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关节轴承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如机械设备、人形机器人等,将为关节轴承市场需求带来新增长点。目前,关节轴承在国内轴承市场中占比仍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单列圆锥滚子轴承(TRB)行业分析: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需求规模超万只

我国单列圆锥滚子轴承(TRB)行业分析: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需求规模超万只

2025年作为“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大基地、海风项目的集中并网,并且风电产业链“内卷”缓解,单列圆锥滚子轴承(TRB)市场有望量价齐升。此外,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明显,TRB主轴需求爆发,预计2025年有望超过一万只。

2025年04月17日
晶圆级封装(WLCSP)行业分析:全球供给有限 车规CIS成市场需求扩张新引擎

晶圆级封装(WLCSP)行业分析:全球供给有限 车规CIS成市场需求扩张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L3及以上乘用车实施政策和法规,智能驾驶加速渗透,对车用影像传感芯片市场的需求不断上升,所以车规CIS成WLCSP行业需求扩张新引擎。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汽车CIS出货量为354百万颗,同比增长10,预计2029年出货量将达到755百万颗,同比增长约为16%。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但国产化率较低 晶圆厂自建厂占主要市场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但国产化率较低 晶圆厂自建厂占主要市场

半导体掩膜版为掩膜版最大细分市场,占比远高于LCD、OLED、PCB掩膜版。掩膜版是半导体晶圆制造的关键的材料,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芯片制程微型化、特色工艺多样化、晶圆厂扩产催生半导体掩模版需求,国内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增速已快于全球。

2025年04月15日
智能手机电子硬件代工行业:IDH和ODM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市场呈三强争霸格局

智能手机电子硬件代工行业:IDH和ODM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市场呈三强争霸格局

在发展初期,我国电子硬件代工以IDH 模式为主,随着IDH领域竞争愈发激烈以及品牌厂商要求提高,一些同时具备研发设计能力、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的产品设计生产服务商逐渐从 IDH 模式转型为 ODM 模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应用拉动全球NOR Flash行业复苏 产品趋向大容量 市场被寡头垄断并向中国企业倾斜

新型应用拉动全球NOR Flash行业复苏 产品趋向大容量 市场被寡头垄断并向中国企业倾斜

随着智能手机持续取代功能机,其更多使用容量更大、成本更具优势的NAND Flash,导致2006-2016年全球NOR Flash市场规模持续萎缩。2017 年以来,TWS耳机、AMOLED、物联网等新型应用逐渐拉动市场需求,NOR Flash行业复苏。随着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以及工业4.0的快速发展,大容量存储已成

2025年04月11日
多晶硅行业: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统治地位持续强化 市场需求旺盛但价格承压下行

多晶硅行业: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统治地位持续强化 市场需求旺盛但价格承压下行

在光伏行业快速发展驱动下,近年来我国多晶硅产能和产量快速增长;同时我国在全球多晶硅供应链中的统治地位持续强化,产能和产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受市场供需错配加剧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多晶硅价格承压下行,同比下降39.5%。我国多晶硅行业虽维持较高集中度格局,但自2022年起,随着新玩家产能释放,其集中度逐渐下

2025年04月11日
NOR Flash行业分析:全球存量规模扩大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需求潜力不断释放

NOR Flash行业分析:全球存量规模扩大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需求潜力不断释放

长远来看,全球NOR Flash行业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物联网设备等领域,其中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成为应用领域发展方向。

2025年04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