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我国可穿戴设备现状:市场规模、出货量呈现增长态势 华为稳居第一

       可穿戴设备主要是指能够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凭借其便携、可穿戴、低成本、低功耗等优势,成为近年来智能终端的热点产品,增长十分迅速。

       自2016年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的购买力逐渐增强;叠加智能可穿戴产品普及率的不断提升,使得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为559.2亿元,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将可达698.5亿元。

2016-2021年我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细分产品来看,目前市场上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形态主要有无线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耳戴设备、智能眼镜(主要包括VR/AR头显)、智能服装、智能鞋等。其中无线耳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VR/AR头显等产品较为流行。

       近年来可穿戴设备产品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以VR、智能手环为例,其市场规模分别从2016年的68.2亿元、4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13.5亿元、143亿元。

2016-2020年我国VR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6-2020年我国智能手环市场规模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应用市场来看,随着行业相关技术的提升,可穿戴设备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目前主要应用在医疗健康、体育训练及教育教学等领域。其中智能可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普及率较高。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为122亿元,预计2021年市场规模可达143亿元。

2016-2021年我国可穿戴医疗设备市场规模预测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出货量方面,也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729万台,同比增长42.6%。其中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2,330万台,同比增长42.3%,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398万台,同比增长44.3%。

2016-2021年一季度我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有超1.5万余家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可穿戴设备相关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的可穿戴设备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超过1.2万家;其次为内蒙古,有近400家相关企业,安徽、陕西、湖北的可穿戴设备相关企业分别为337家、164家、163家。

       具体企业来看,华为、小米、苹果、步步高、索尼是可穿戴设备市场领先企业。以2020年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来看,华为以941.4万台出货量稳居第一,市场份额28.6%;其次为小米、苹果,市场份额分别为22%、17.8%。

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份额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分析报告-市场深度调研与运营商机前瞻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IGBT市场带来广阔的应用空间。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34.4%和35.5%。另外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电动智能化趋势不断加深,IGBT作为汽车电控气筒的核心部件,将随着新能源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5G卫星手机等带来新增量机遇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5G卫星手机等带来新增量机遇

随着通信制式不断演进,智能手机需同时兼容2G、3G、4G和5G,手机需要支持的通信频段增多,可同时通信的信道增多,带宽变大,手机射频器件用量大幅提升。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177亿美元,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到247亿美元,2022-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

2025年03月31日
AI快速发展加速液冷时代来临 我国液冷服务器拥有强大增长势能与巨大发展前景

AI快速发展加速液冷时代来临 我国液冷服务器拥有强大增长势能与巨大发展前景

液冷技术的爆发,还带动了液冷服务器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同比大增52.6%,市场规模达到15.5亿美元,预计2023-2028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5.8%,到2028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美元。多位行业人士认为,2024年可谓液冷元年,2025年有望成为液冷散热正式起

2025年03月31日
AI算力规模扩大带动我国AI芯片行业高增  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

AI算力规模扩大带动我国AI芯片行业高增 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

AI浪潮下互联网和智算中心算力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国内AI 芯片市场快速增长。AI芯片中GPU的高效并行处理能力使其成为AI芯片首选,但随着计算繁重化及特定化,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加码推动AI芯片国产化进程,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偏光片行业供应分析:正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我国偏光片行业供应分析:正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从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来看,住友化学以26%的市场份额占据市场首位,日东电工以24%的份额位居第二,这两家公司均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确立市场的领导地位。同时,我国偏光片生产企业正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和开始跻身第一梯队,杉杉股份以1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5年03月28日
5G等新兴领域有望成电极箔行业需求增长主推动力 当前市场规模以化成箔为主体

5G等新兴领域有望成电极箔行业需求增长主推动力 当前市场规模以化成箔为主体

铝电解电容器是一种采用铝箔作为正负极板的电容器,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是电子电路中最常用的被动元件之一。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规划部署,能源结构加速演变,我国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带动了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铝电解电容

2025年03月28日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AI、5G等快速发展带来机会 市场整体处充分竞争状态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AI、5G等快速发展带来机会 市场整体处充分竞争状态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全球科技产业格局,市场规模正在爆发式增长,在2023年该市场规模达了30802亿元,同比增长28.87%。到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35137亿元,国内规模预计达4015亿元。对此,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的电子元器件行业由此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025年03月26日
全球集成电路制造干法刻蚀设备行业规模整体扩大 中国市场国产化有待提高

全球集成电路制造干法刻蚀设备行业规模整体扩大 中国市场国产化有待提高

近年来,全球及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集成电路在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之一,其销售额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2025年03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