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传感器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传感器产业现状分析及十三五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传感器市场总体需求情况 
        传感器广泛的应用于通讯电子、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智能家居、机器人技术等众多领域。 

        总体看来,传感器产业链下游行业发展迅速,物联网、汽车电子、环境与健康电器和智能仪表等下游行业对产品智能化的要求不断提升,使得传感器市场以较快速度持续增长。市场研究机构 IDC,预测物联网的市值在 2020 年将激增至 1.7 万亿美元。传感器作为物联网的硬件基础、数据采集的入口,是物联网三大件中的基础器件,发展前景较好。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产业链的完善,传感器的多元化应用将推动物联网各垂直细分行业格局的形成,例如:通讯电子、消费电子、工业、汽车电子、智慧农业、环境监测、安全保卫、医疗诊断、交通运输、智能家居、机器人技术等等。超声波传感器的全球市场规模也处于持续快速增长之中。 

        从具体应用领域来看,公司生产的超声波传感器及其模组主要用于汽车电子、环境与健康电器、智能仪表和安防通讯行业。传感器属于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因此下游产业的需求状况将直接影响到传感器行业未来的市场规模。
        超声波泊车辅助(UPA)传感器全球市场容量 
        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主要产品为超声波泊车辅助(UPA)传感器,主要应用于乘用车倒车雷达系统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自动泊车系统中。 

        ①UPA 应用在全球倒车雷达系统市场容量测算 

        根据国际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2000 年至 2016 年,全球乘用车产量从 4,122 万辆增长至 7,211 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56%。 

2000 年至 2016 年乘用车产量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2014 年、2015 年和 2016 年全球乘用车产量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目前,全球主要汽车品牌的中端和高端乘用车在前装市场基本都配备了汽车倒车雷达系统,部分低端乘用车则主要在后装市场配备了汽车倒车雷达系统。倒车影像系统和行车记录仪对汽车倒车雷达系统有着补充和替代影响,商用车倒车雷达系统全球安装率较小。基于公司市场调查和经验判断进行估计,汽车倒车雷达系统在全球乘用车市场整体安装率(前后装合计安装率)为 90%,进而可测算出全球汽车倒车雷达系统在乘用车市场总容量(前装和后装市场合计)。 

        通常情况下,每套汽车倒车雷达系统需要安装 3 至 5 个 UPA 超声波传感器,其中以 4 个传感器为主流设计路线。故按每套汽车倒车雷达系统 4 个 UPA 超声波传感器进行估算,2014 年至 2016 年全球汽车倒车雷达市场 UPA 传感器市场容量如下: 

2014 年至 2016 年全球倒车雷达市场 UPA 传感器市场容量
 

数据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
        UPA 应用在全球 ADAS 的自动泊车系统市场容量测算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逐渐成为新的市场热点,基于公司市场调查和经验判断进行估计,2016 年全球 ADAS 市场渗透率约为 5%,其中,欧美地区的市场渗透率为 9.8%,中国市场 ADAS 的渗透率约为 3%左右。由于 ADAS 成本偏高,其系统主要装配在豪华品牌汽车上,整体市场渗透率普遍较低。 

        自动泊车系统是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基础功能,已成为新能源车及高端车配套系统,并将逐步向经济类车型下沉。自动泊车系统由汽车前后 8 个 UPA 传感器和左右 4 个 APA 传感器组成,即自动泊车系统包括倒车雷达系统(车后方4 个 UPA 传感器),并新增 4 个 UPA 传感器和 4 个 APA 传感器。 
  
        在倒车雷达系统的基础上,自动泊车系统需增加 4 个 UPA 超声波传感器。按 2016 年全球 ADAS 市场渗透率 5%测算,2016 年 UPA 超声波传感器市场容量(不包括倒车雷达系统 4 个 UPA/车)约为 1,442 万个。 
        环境与健康电器市场需求 
        通常情况,环境与健康电器主要是加湿器、香薰机、空气净化器、冷风机、新风机、净水器、家用消毒机等几类产品的总称。环境与健康电器属于智能家居设备市场。根据研究机构 Research and Markets 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和服务市场将每年以 8%至 10%的速度增长,到 2018 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680 亿美元。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智能家居类产品需求将呈现较快增长。 
        智能仪表市场需求 
        智能仪器仪表是计算机科学、电子学、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传统的仪器仪表技术的结合。智能仪表允许双向通信,能够记录详细数据,收集并储存数据,与其它设备连接。与传统仪表着重于机械技术不同,智能仪表着重点在于电子传感技术和软件应用上,其产品内部采用了 CPU 技术、微功耗技术、智能 IC 卡技术、无线技术、传感技术、电子控阀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等,属于电子、信息、软件、通讯、机电控制多项技术结合的产品,行业技术专利壁垒较高。智能仪器仪表凭借其体积小、功能强、功耗低等优势,迅速地在家用电器、科研单位和工业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智能仪表智能化系统的市场化,智能化生活家居家电的应用普及,智慧城市及制造商工厂自动化升级等,导致对智能仪表传感器的市场需求增加。 
        1、全球智能仪表市场概况 
        根据中国仪表网数据,全球智能仪表市场规模预计在 2016 将达到 152.61亿美元。欧洲和亚太地区正在积极推进智能仪表的安装进程,预计于 2016 年占全球市场份额比例约为 19.7%。就应用领域而言,住宅智能应用是智能仪表增长快的领域,也是能够带来更大市场的领域。 
        2、中国智能仪表市场概况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3 年 28 日发布《加快推进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到 2025 年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整体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产业形态实现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涉及国防和重点产业安全、重大工程所需的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仪表实现自主制造和自主可控,高端产品和服务市场占有率将提高到 50%以上。 

        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 年中国仪器仪表行业企业规模及运行情况走势分析》,截至 2016 年底,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 4183 家,与上年相比增加 50 家。2016 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9,355 亿元,同比增长 9.1%,与上年相比提升 3.3 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工业增速(4.9%)4.2 个百分点;仪器仪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 790.3 亿元,同比增长8.2%,与上年相比提升 2.1 个百分点。 

        根据水电气热网发布的《2016 年智能仪表行业专题研究报告》,智能仪表行业中 具代表性的智能电表、水表、热量表,2016 年的总体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 300 亿元,未来的平均增速预测将达到 22%,在技术与政策的引领支持之下,智能仪表行业已经步入快车道,随之而来的将是较大市场空间的释放。 
        3、智能水表 
        智能水表可实现集中抄读、远程抄读和实时抄读,数据客观、准确,既可实时读取、实时监控表具的运行状况,又可加载水质、水压等监测,方便水务公司进行数据分析和加强用水管理,还可以提供智能收费等管理和服务,融入智慧城市建设,解决了非智能水表人工抄读效率低、抄录数据误差大、自来水公司长期垫资运营等状况。 

        根据中国计量协会数据,当前我国智能水表渗透率约 20%,年产销量 1500 万台,对应市场规模仅为 50 亿元,低于智能电表和智能燃气表,而且智能水表发展态势等存在滞后的情形。随着智能水表相关产业政策的推进以及应用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通讯技术的物联网水表量产,预计智能水表将以 28%的增速发展,预计未来五年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将超过 400 亿元,2020 年规模将超过 170 亿,成长性较好。 

        根据水电气热网发布的《2016 年智能仪表行业专题研究报告》,2015 年我国水表产量 7000 万台,其中智能水表 1500 万台,出口水表约 1000 万台,国内销售的 6000 万台 主要应用于房地产市场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智慧城市的演进,预计未来智能水表行业将稳步发展。 

        近几年,智能水表产量保持较快速度增长,预计新一代的物联网以及基于蜂窝的窄带物联网智能水表将于三年内实现批量生产。预计,我国智能水表的市场规模将稳步提升,到 2020 年智能水表的渗透率将接近 45%,年出货量 4500 万台。 
        4、 智能热量表 
        量表是一种常用的计量仪表,其原理是通过测量容器当中流动的水或空气的流量和温差,而得出流过的热量。智能热量表主要用于居民住宅和公共建筑采暖热耗量的计量,具有性能稳定、使用灵活、可靠性高、维护简便等优点。智能热量表作为一种以微处理器和高精度传感器为主要配件的机电一体化计量器具,与现在已普遍使用的户用计量表——水表、电表和煤气表相比,有较复杂的设计和更高的技术含量。2014 年,全球智能热量表 70%的收入来自于德国、中国、俄罗斯和土耳其。其中,超声波热量表以其计量精度高、使用寿命长、产品稳定可靠等特点,预计未来将成为了热量表市场的主导产品。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数据,2016年热量表的全球出货量将达到590万台,中国约占超过全球出货量 40%;预计,至 2021 年全球出货量将达到 800万台左右,2016 年至 2021 年复合增长率是 6.28%。未来,热量表市场容量较大,公司的超声波流量传感器业务将持续受益。 
安防通讯行业
        1、全球安防行业概况 
        通常,安全防护,简称“安防”,是指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根据目的和适用场合的不同,安全系统主要分为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社区安全防范系统、防爆安全检查器材、人体安全防护装备、防盗门锁柜及防盗运钞车和车辆防盗防劫联网报警系统等几大类。安防行业主要包括安防产品及设备、安防工程和安防运行服务维护。 

        全球安防产品市场 2010 年产值为 187 亿美元,以年均复合增长率 7.24%持续增长,至 2016 年该市场产值为 284 亿美元。全球安防产品市场的持续增长主要来源于市场对智能化安防设备的需求持续增加,如智能防盗报警器、视频监控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报警系统、保安人员巡更报警系统、GPS 车辆报警管理系统和报警联网传输系统等。 
        2、中国安防行业概况 
        近十年我国安防行业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2007 年我国安防行业的市场规模约 1453 亿元,2016 年我国的安防行业总产值达到 5400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15.70%。随着“平安城市”的推行,安防产业有望加速向三、四线城市渗透,市场空间将较快增长。作为安防设备重要组成部分的报警发声器和警报器市场也将相应增长。 

        其中,公司产品主要涉及的报警发声器、警报器被广泛使用在各类烟雾报警器、防盗报警器等产品。 
        传感器市场供给情况 
        从传感器全球供给来看,全世界目前约有四十个国家从事传感器的研制、生产和应用开发,研发机构六千余家。其中美、日、德等国家实力较强,产品门类繁多,各种产品累计二万余种,基本能满足全球存量市场需求。 

        目前,我国的传感器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已有一千多家传感器公司,已经形成从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到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共有十大类四十小类六千多种传感器产品,中低档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其中高新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较为不足。目前,国内中高端传感器产品供给不足,主要依赖进口。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固态变压器远非传统变压器的简单升级,而是一场基于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的革命。它集电能变换、智能控制与多能接入于一体,以其高度可控、体积小巧、功能多元的绝对优势,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智能电力枢纽”。

2025年11月01日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半导体硅外延片作为制造高性能芯片的关键基础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和工业自动化等下游市场爆发的强劲拉动下,行业正迎来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已构建起从材料、设备到制造、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但在上游高品质衬底片和核心外延设备领域,仍面临进口依赖的挑战。

2025年11月01日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当前,半导体硅片行业正呈现出“大尺寸化”这一明确的技术主轴:12英寸硅片凭借其显著的成本与效率优势,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绝对主导,并持续驱动出货面积增长。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按应用领域划分,光刻胶主要包括PCB光刻胶、LCD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三大类,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近年来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10亿元以上。但行业国产化水平较低,2024年总体国产化率约25%,技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胶自给率仅 8%。不过,在政策、技术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凭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已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市场,产品远销海外并呈现显著的外向型特征。面对全球市场的增长机遇,开创电气、格力博、东成等多家电动工具本土企业积极推动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同时在技术与需求驱动下,行业持续向无绳化、锂电化、智能化等方向转型。值得一提的是,锂电类电动工具渗

2025年10月31日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随着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无可争议的未来,其“核心执行器官”——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需求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这一决定模块效能与寿命的关键部件,在汽车电动化、800V高压快充平台普及以及碳化硅半导体技术革命的三重驱动下,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技术升级窗口。

2025年10月30日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智能传感器已成为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时代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之一,下游应用持续拓展并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0-2024年,受益于智能化转型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利好及应用领域拓宽,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在传感器市场的占比与重要性同步提升。

2025年10月29日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近年来,乘新能源汽车东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迎来发展黄金期,进入发展快车道,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装机量快速攀升。在驱动电机品类中,永磁同步电机凭借突出优势,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当前,市场已形成以弗迪动力为“一超”、多家企业竞逐的“多强”格局。与此同时,下游需求持续推动驱动电机技术迭代,扁线电机、油冷技术等成为核心升

2025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