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结构件的生产技术主要集中在模具设计和制造、注塑成型、金属成型、表面处理、装配及新材料应用等环节,每个环节的技术水平高低都将对结构件产品的质量构成直接影响。
1、模具设计和制造
现代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短,同质化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制造成本压力过大,大部分品牌产品的更新换代主要依靠产品设计的功能、结构、外观差异化和快速地求新求变,在技术工艺方面,模具设计和制造需紧跟产品超薄化、高强度和外观质量发展要求,对模具创新技术设计能力以及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和少维护的工艺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行业内模具技术需要在原有基础上优化模具设计结构,不断地尝试模具新材料、新加工工艺的运用;为保证产品高质量的外观和差异化,为此模具上也有呈现超镜面抛光或其它纹理等特殊要求;在精密制造尺寸控制上,升级加工设备精度,采用先进的测量软件与设备进行适时控制;因产品的更新换代快速,在技术管理方面需要压缩模具制造周期,降低传统模具的制造成本,快速实现软模、过渡工程模具和批量复制模具的制造,“一次加工成功率与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是目前行业模具技术的目标。
为提高模具制造效率以及生产效率,目前在主流运用了CAD/CAE/CAM 技术的基础上,模具技术正向着一模多穴、模具精准快速复制以及与生产自动化对接等方向发展,未来将向着可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快速、创新和高效的精密模具将得到广泛应用。
2、注塑、金属成型
行业内,产品成型工艺主要有塑胶注塑成型、金属CNC 成型及其它,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有塑胶材料和金属材料,随着现代经济、科学技术和消费理念的发展,用户对于塑胶、金属制品的使用体验、精细化要求以及环保意识愈来愈高,塑胶和金属成型技术依然有广阔消费市场和发展前景。
对于塑胶成型应用,除普通注塑成型技术能满足一次成型外形和内腔复杂制件的特点之外,还发展应用了金属嵌件注塑、特殊材料嵌件注塑、纳米注塑、双色注塑、可塑性弹性体软胶注塑、高速注塑和IMD/IML 模内装饰成型等技术广泛应用到了消费类电子产品和其它领域。
消费电子产品的大屏化、轻薄化的趋势对产品外壳的材质强度、刚度、厚度以及硬件配置提升对散热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通常应用的注塑成型产品不能完全满足,而金属材料由于具有散热性好、强度高、质感触感好等特点,能够较好契合智能终端的发展需要;以金属手机为例,为了加强结构件的外观体验、强度和精度的要求,广泛使用金属结构与塑胶相结合的技术,金属结构件的成型工艺通常需要采用CNC 数控加工和其它工艺技术,金属结构件在智能终端的需求量和市场渗透率在迅速上升,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CNC 加工成型技术已经得到行业内的广泛应用。
3、表面处理技术
对消费电子产品结构件进行表面处理工艺的主要目的是使产品具有保护性和装饰性,且能满足防腐蚀性、耐磨性、环保或其他特殊功能要求。表面处理工艺能够使产品呈现出丰富的视觉体验效果和不同的外观质感,表面处理是产品的差异化和精细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既能促进消费购买力,又能增加产品附加值,已经得到行业内的广泛应用。
因为行业的特点,较多运用了丝印、移印、激光镭雕、喷涂、NCVM、PVD、表面加硬、化成、电镀、阳极氧化、电泳等表面处理工艺及预先处理工艺,表面处理技术方法繁多,大多是传统的使用在其它行业的工艺而被本行业引用、集成和优化,因此,行业内的表面处理提高了业界工艺水平和精细化程度;由于产品外观定义要求不同以及新材料性能和工艺能力提高,单一工艺又被集成成多种组合工艺,加上通过机械加工和产品结构的技术方法,目前行业内的表面处理工艺能实现更多更新的外观效果和功能,如:防菌抗菌喷涂技术、可自动修复喷涂技术、仿肌肤喷涂技术、防指纹AF 镀膜技术、仿阳极氧化效果的NCVM 处理技术、阳极氧化喷涂组合技术、双色和渐变色表面处理技术等。
随着表面处理的材料性能、工艺水平不断提高,未来表面处理技术将会不断推陈出新,向着更加环保更多效果的方向发展。
4、新材料应用
面对着日益更新的新技术,消费类电子产品尤其是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终端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致使企业追求新材料和新工艺已成为热点,而大众化手机都出现了趋同时代,企业打破这种模式的关键因素,就是要从产品的颜色、材料和工艺的差异化实现突破,因此给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消费者对产品个性化的需求将日益增加,品牌厂商根据产品的高低端定位不同,造型不同,结构不同,用途不同,材料的选择也将不同。
目前,大部分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结构件选用的塑胶材料有PC+ABS 或PC,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大屏化、轻薄化的趋势对产品外壳的材质强度、刚度、厚度以及硬件配置提升对散热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塑胶材料选择有聚碳酸酯、尼龙、PBT 和PPS 等加玻纤材料,金属材料选择有镁铝合金、铝合金、不锈钢和钛合金等材料;为满足消费者的新体验要求,智能终端也对材料应用提出新的要求,比如曲面屏、可穿戴设备等对新材料柔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特种复合纤维材料(玻纤、碳纤、凯夫拉)、概念应用材料(竹、木、皮革等)、高散热性材料、高硬度材料(玻璃、蓝宝石、陶瓷等)、石墨烯等材料可能会有更多运用前景。
5、智能化、自动化运用
塑胶精密结构件生产一般需要经过模具、注塑、表面处理和装配等多个生产工序,金属结构件生产一般需要经过冲压、CNC、纳米注塑、阳极氧化等生产工序,大多属于劳动密集性工序,随着社会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严重影响行业的盈利能力,而且人为不可控制的因素导致任何一个工序上的瑕疵都会影响到最终合格产品的数量,从而严重影响企业盈利水平,由此要求生产厂家必须保证每个生产环节的高良品率,对于行业内企业在生产设备、人员培训、产线技术创新、品质规划管理等技术方面均具有较高的要求。采用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实现无人为不良产生,提高效率,是各个公司都非常重视的一项技术投资。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