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5年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政策及环境分析

  报告网摘要:仅仅是一个最普通的蛋白质,我国各项食品安全标准里就有20多种检测方法。

  仅仅是一个最普通的蛋白质,我国各项食品安全标准里就有20多种检测方法。在现有的约5000项食品安全标准里,类似的交叉、重复和矛盾并不鲜见。今年底,食品安全标准将完成整合,缩减到约1000项。

  检测蛋白质有二十多种方法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王竹天介绍说,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约有5000个,在数量上位居世界首位。但是,我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内容,存在交叉、重复和矛盾的问题。

  据中国食品安全检测仪器市场发展态势及未来五年发展动向预测报告统计,在这5000项标准中,45%涉及理化检验方法,如果把微生物检验算上的话,仅检验方法就占到了一半以上。王竹天认为,这样的比例不是很合理。“光是蛋白质的检测方法,就有20多个不同的领域有标准规定,但其实大同小异。”王竹天表示,2013年以来,重点开展了对近5000项食品相关标准的清理工作,2014年又全面启动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整合工作,清理整合后应该有1061项标准,相当于原来的五分之一,其中食品添加剂标准有601项,占最大比例。这项整合工作将于今年底完成,基本解决交叉、重复和矛盾问题。目前,食品安全标准整合已经完成过半。

  新非法添加物黑名单下月公布

  记者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了解到,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覆盖面进一步扩展。截至目前,共设置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点2489个,覆盖了全国86%的县级行政区域。2014年以来,会同有关部门共监测食品样品49万份,食品相关产品1.3万份,进出口食品1.9万份,涵盖种养殖、粮食收贮、生产和加工、销售和餐饮服务、进出口等各环节。此外,全国共设置主动监测哨点医院3482家,已覆盖全部县级行政区域。

  在加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方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织部分省份开展中国居民食品消费量调查和总膳食研究,努力构建我国食物消费量数据库。根据监管工作需要和风险监测发现的问题,组织开展优先风险评估,会同有关部门及时修订食品中非法添加物“黑名单”及其配套检验方法。据透露,今年7月,新修订的非法添加物“黑名单”将对外公布。

  热点问题回应

  ●我国缺乏儿童食品标准体系?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三部副主任韩军花表示,即使在发达国家,目前也都没有专门的儿童食品标准。她介绍说,我国有多项食品安全标准可以保证三岁以下的婴幼儿安全,而三岁以上的孩子,其他发达国家也是通过对广告或食品标签的限制来进行管理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王竹天则表示,食品安全组织给出了一个健康指导值,单位是mg/kg,已经完全考虑到了成人和儿童的不同,体重低限量就低,因此没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儿童食品标准。

  ●国标被大企业绑架?

  王竹天明确表示,国标的制定程序非常严谨,“从程序上保证任何企业都不可能绑架一个标准。”他介绍说,在标准形成过程中,要公开公正,除了风险评估之外,还要经过专家委员会讨论,征求行业协会、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的意见,“所有标准都是在政府指导下公开透明、安全健康地制定的。”

  ●我国为什么不禁用反式脂肪酸

  韩军花澄清说,FDA公告中禁用的并不是反式脂肪酸,而是禁止使用部分氢化油脂,它们是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反式脂肪酸是一种营养成分而不是一种原料,没有办法禁止使用。”她介绍说,这一措施与美国国内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居民营养状况相关。评估显示,美国本国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占到膳食总能量的比例超过5%,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限量值为1%,如果不禁止氢化油脂过度使用的话,每年至少有3000人可能会因为摄入过量而导致疾病发生甚至死亡。而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仅仅占到总量的0.18%,远远低于这一数值。

  ●为韩国泡菜放宽卫生标准?

  此前有报道称,国家卫计委修改酱腌菜的食品卫生标准,是为进口韩国泡菜降低标准。现行卫生标准规定,每100克腌渍蔬菜的大肠菌群不得超过30只,而征求意见稿将此规定更改为每克10只以下。对此,王竹天表示,这不是降低标准,而是更加科学合理地制定标准。“从技术层面上说,韩式泡菜和我国的传统泡菜工艺并不一样,”他表示,制定标准既要考虑工艺,又要很好地控制风险。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起步晚、发展快 下游智能化需求+端侧AI提速带来巨大增长潜力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起步晚、发展快 下游智能化需求+端侧AI提速带来巨大增长潜力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浪潮兴起,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智能控制器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物件,开始渗透进入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推动市场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约3.42万亿元,五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3%。估计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在3.87万亿元。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射频 SoC 芯片行业应用终端需求强劲 未来市场增量大 低功耗与高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我国射频 SoC 芯片行业应用终端需求强劲 未来市场增量大 低功耗与高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随着AI、5G连接和边缘计算时代逐渐来临,SoC继续演变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和处理要求。AI技术成为SoC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边缘设备提供了更强大的智能处理能力。当下AI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工具,正与各行各业深度结合,赋能产业发展,在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新兴行业中,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是行业智能化的重要推手。而

2025年04月0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IGBT市场带来广阔的应用空间。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34.4%和35.5%。另外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电动智能化趋势不断加深,IGBT作为汽车电控气筒的核心部件,将随着新能源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5G卫星手机等带来新增量机遇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5G卫星手机等带来新增量机遇

随着通信制式不断演进,智能手机需同时兼容2G、3G、4G和5G,手机需要支持的通信频段增多,可同时通信的信道增多,带宽变大,手机射频器件用量大幅提升。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177亿美元,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到247亿美元,2022-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

2025年03月31日
AI快速发展加速液冷时代来临 我国液冷服务器拥有强大增长势能与巨大发展前景

AI快速发展加速液冷时代来临 我国液冷服务器拥有强大增长势能与巨大发展前景

液冷技术的爆发,还带动了液冷服务器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同比大增52.6%,市场规模达到15.5亿美元,预计2023-2028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5.8%,到2028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美元。多位行业人士认为,2024年可谓液冷元年,2025年有望成为液冷散热正式起

2025年03月31日
AI算力规模扩大带动我国AI芯片行业高增  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

AI算力规模扩大带动我国AI芯片行业高增 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

AI浪潮下互联网和智算中心算力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国内AI 芯片市场快速增长。AI芯片中GPU的高效并行处理能力使其成为AI芯片首选,但随着计算繁重化及特定化,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加码推动AI芯片国产化进程,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偏光片行业供应分析:正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我国偏光片行业供应分析:正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从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来看,住友化学以26%的市场份额占据市场首位,日东电工以24%的份额位居第二,这两家公司均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确立市场的领导地位。同时,我国偏光片生产企业正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和开始跻身第一梯队,杉杉股份以1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5年03月28日
5G等新兴领域有望成电极箔行业需求增长主推动力 当前市场规模以化成箔为主体

5G等新兴领域有望成电极箔行业需求增长主推动力 当前市场规模以化成箔为主体

铝电解电容器是一种采用铝箔作为正负极板的电容器,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是电子电路中最常用的被动元件之一。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规划部署,能源结构加速演变,我国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带动了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铝电解电容

2025年03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