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云游戏行业发展前景可观 游戏厂商、互联网巨头等加速布局

       云游戏是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游戏方式,在云游戏的运行模式下,所有游戏都在服务器端运行,并将渲染完毕后的游戏画面压缩后通过网络传送给用户。在客户端,用户的游戏设备不需要任何高端处理器和显卡,只需要基本的视频解压能力。

云游戏和传统游戏对比

对比维度

传统游戏

云游戏

终端设备硬件要求

要用户下载文件至本地终端,且需要终端的硬件支持来运行游戏,游戏的画质、清晰度、流幅度的体现取决于终端 设备的硬件配置

在云端服务器中运行,并由云端服务器将游戏场景渲染为视频音频流,通过网络传输给用户的终端设备,即使是硬件配置较低的终端设备,也可以运行对终端硬件配置要求较高的游戏,使用户获得流畅杨的高品质游戏体验

游戏加载

需要用户下载、更新游戏文件,有些重度游戏还会要求用户在游戏下载完包体之后,继续要求用户下载文件,从下载到开始游戏的时间较长,增加了用户的等待时间

本地的终端设备仅需视频加码,用户无需提前下载游戏包体,避免了用户的等待时间

网络宽带和网速

对网络通信带宽和网络通信延迟要求较低

对网络通信带宽和网络通信延迟要求较高

终端设备

按终端设备划分游戏,难以实现同款游戏多终端运行

打通了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界限,一款游戏可以在多端运行,手机、PC和电视大屏等,同时手游、端游以及主机游戏都可以即点即玩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国内的云游戏技术方案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于X86架构,主要解决的是PC端游戏云化;第二类是基于ARM架构,主要解决移动端游戏的云化,两类方案各有优点。

两类云游戏技术方案对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云游戏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与投资商机研究》显示,云游戏是技术型产业,云游戏的迅速发展离不开GPU服务器、虚拟化技术、音视频编解码加速技术、5G技术以及边缘节点计算技术的支撑,这些技术主要是帮助云游戏改善图像品质、减少延迟,同时提高云游戏效率。

支撑云游戏体验的五项核心技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云游戏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不断增长,其中, 2019年的同比增幅超过80%。

2008-2020年我国云游戏技术相关专利数量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社会和用户对云游戏的关注及认知程度逐步提升,我国云游戏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正逐步增长,尤其随着5G商用进程的加速,具备了技术、政策和需求等基础的云游戏也有望成为最先普及并获益的5G应用之一,云游戏或将进入大规模应用和增长阶段。据预测,2025年我国云游戏市场规模有望接近700亿元,用户规模将突破2.8亿,并且表现出稳定的增长态势。

2021-2025年我国云游戏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1-2025年我国云游戏用户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正是接近百亿市场空间的云游戏赛道,吸引众多游戏厂商、互联网巨头持续入局,并加大研发投入。

云游戏相关厂商布局情况

时间

云游戏布局事件

20201

海马云与顺网科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探索全平台云游戏解决方案

20203

顺网科技发布云游戏新品一顺网云玩,是软硬件一体的云游戏系统,可为玩家提供大屏云游戏服务

20203

华为云发布“5G云游戏解决方案2.0”,宣布将从5个方面进行升级

20203

云鹭科技携手华为云首推云游戏互动直播,并在斗鱼直播平台上线体验

20203

腾讯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联合构建GameMatrix云游戏平台

20204

三七互娱发布公告,拟募资16.5亿元用于5G云游戏平台建设

20205

中国电信发布天翼云游戏飞云平台,向游戏产业就合作伙伴提供各类生态服务

20205

网易云游戏已实现PC/移动端/TV多终端鹿鼻

20206

百度并购云游戏厂商红手指

20208

抖音内测云游戏功能,可直接从短视频界面进入游戏

20209

斗鱼直播+云游戏互动玩法拟上线

20209

微软云游戏服务XboxGamePassUltimate上线:包月15美元,首月只收1美元

20209

《迷你世界》研发商迷你玩科技与快手内测新版本,内测的官方账号新增了云游戏栏目.

20209

亚马逊宣布推出Luna云游戏服务:与微软和谷歌竞争

202010

Facebook为其平台加入免费云游戏功能

202010

腾讯START云游戏开启macOS/Windows平台不限量测试

202011

谷歌宣布Stadia云游戏服务将以网页应用形式登录iOS

202011

《咪咕快游》登顶游戏平台买量榜首

202012

微软宣布Xbox云游戏将于2021年春季登陆iOSPC平台

202012

腾讯START云游戏TV版正式上线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云游戏头部厂商聚焦自身优势,积极参与云游戏行业的竞争。以腾讯为代表的全能型玩家,基本覆盖全产业链;以华为云、金山云为代表的技术型玩家,通过自研锻造技术壁垒;以网易游戏、盛趣游戏为代表的内容型玩家,老游戏上云和原生云游戏研发并行;以咪咕快游、天翼云游戏为代表的网络型玩家充分利用运营商技术和网络优势,积极布局云游戏生态。

云游戏头部厂商竞争策略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T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当前,我国滚珠丝杠下游应用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已覆盖机床、物流、医疗、包装、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其中,2023年机床领域以45%的占比稳居滚珠丝杠第一大应用市场,展现出绝对领先优势。同期,物流、医疗、包装等领域虽然各自占比不足10%,但发展潜力大,为行业增长提供了多元化支撑。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随着政策推动,我国激光器国产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目前我国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低、中、高端均已超过半数。从细分市场结构看,国产低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国产100W及以下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国产化率99.01%,已经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2025年08月13日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不断鼓励并推进以电力设备、工业电机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电磁线行业作为工业产品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规模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目前我国电磁线年生产能力超过百万吨,约占全球电磁线生产总量的 50%。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核电机组行业:核准节奏加快 在建、商运规模持续增长

我国核电机组行业:核准节奏加快 在建、商运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核电产业的不断重视,我国核电机组在建数量和装机容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并且均持续保持世界第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7台,总装机容量3230.9万千瓦,高于在建核电机组数量排名世界第二位的印度和并列排名第三位的俄罗斯、土耳其和埃及,连续第18年位居全球第一位(印度在建7台核电机组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智能眼镜市场增长势头迅猛 多方跨界玩家积极布局 产品密集发布

我国智能眼镜市场增长势头迅猛 多方跨界玩家积极布局 产品密集发布

自2024年起,我国智能眼镜市场增长势头迅猛,且增速显著领先全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智能眼镜出货量突破130万台,2025年第一季度达49.4万台,同比激增116.1%,较全球同期增速(82.3%)高出33.8个百分点。市场热度在“618”期间进一步显现:京东平台AI眼镜的成交量同比增长7倍,AR眼镜用户数增长7

2025年08月11日
我国主动散热材料行业分析:热流密度激增 液冷成为市场发展新方向

我国主动散热材料行业分析:热流密度激增 液冷成为市场发展新方向

近年来,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不断增加,散热问题逐渐成为制约设备性能的瓶颈。根据相关资料,电子元器件故障发生率随工作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长,温度每升高10°C,系统可靠性降低50%,若电子元器件工作热量未能及时疏导,将发生发烫、卡顿、死机等情形。

2025年08月08日
旺盛需求、资本涌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 我国陪伴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

旺盛需求、资本涌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 我国陪伴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

随着大语言模型的突破与迭代,现其已经具备进行多轮高质量对话的能力,而这也推动陪伴机器人从“功能执行”迈向“情感共鸣”的新阶段,相较于人形机器人,陪伴机器人落地更加简单,更有望率先进入家庭场景。

2025年08月08日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着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持续攀升,智能座舱SoC芯片需求水涨船高。2024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突破70%,到年底已达到73.4%,预计2025年将跨越80%大关。2022-2023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规模由88亿元增长至108亿元,预计2024年、2025年、2026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

2025年08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