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TWS耳机行业面临洗牌格局 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TWS耳机又被称为真无线蓝牙耳机,“TWS”是指“TrueWirelessStereo”(真无线立体声)。由于TWS耳机没有物理线材束缚,左右两个耳机通过蓝牙组成立体声系统,使得用户在听音乐、打电话、佩戴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体验。目前,TWS耳机芯片厂商,国外主要有高通、安森美、赛普拉斯等厂商,国内主要有恒玄、炬芯等厂商。

        与传统的蓝牙耳机相比,TWS耳机完全除去了物理线,在体积、尺寸、功能多样性、使用体验等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这让TWS耳机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TWS耳机的技术痛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如何进一步缩小耳机尺寸且不影响续航力;第二,如何保证长时间佩戴而不影响舒适度;第三,如何保证在干扰强的环境中仍具备良好的无线通讯能力。

        iPhone的手机芯片与AirPods的耳机芯片都由苹果自主研发,与iOS系统高度匹配。AirPods采用双耳同步传送方案,其左、右两边的耳机均可连接手机,人体对于信号的干扰程度小,连接稳定性好。不过该方案的兼容性不强,无法很好地实现跨平台兼容。苹果还在蓝牙低频转发技术上注册了多项专利,给后来者设立了不少研发路障。

        通用芯片厂对蓝牙芯片的研发起步较晚,早期的蓝牙芯片只能满足带线蓝牙耳机的连接需求,无法保证TWS耳机双耳通讯的稳定性。在经典方案中,手机的数据信号用2.4GHz蓝牙信号传送到主耳机,主耳机再将数据信号以同样的方式转发到副耳机。这类方案只需一套射频电路,PCB电路板的体积很小,只是2.4GHz蓝牙信号容易被人体吸收,易受WiFi和其它蓝牙信号干扰。

        在新一代LBRT磁感应转发方案中,数据信号以高频段蓝牙信号传输至主耳机,再通过磁感应转发技术传输至副耳机,以此来增强信号穿透力、避免音质损耗、减少延迟。不过,该方案需要在耳机中增加低频天线。据悉,LBRT磁感应转发方案是除了苹果之外的其它TWS耳机厂商的主流方案。

TWS耳机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耳机头的大小变化不大

        AirPods的外形就像是剪掉线的EarPods。AirPods的ID是在EarPods的基础上设计的,即使是苹果,在TWS耳机上采用这个ID也极具挑战性。AirPods的电池置于底部的“杆子”中,“杆子”的存在还能更好地实现降噪和语音识别。万魔自主品牌的TWS耳机未采用类似的ID,它的形状更像是一个纽扣,其挑战性更大。TWS耳机的尺寸将会更小。从有线耳机,到颈戴式耳机,再到TWS耳机,这些耳机外形的变化都体现了小型化的趋势。在他看来,TWS耳机还不够小,佩戴起来仍会感觉笨重。消费者还希望TWS耳机具备ANC(ActiveNoiseControl,主动降噪)、语音识别等功能,这要求芯片厂商提供更小体积的芯片,电池厂商提供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池。

        楼氏电子主推的动铁喇叭只占1/5的耳机空间,可为其余元器件和电池腾出更多空间,越来越多TWS耳机厂商选择动铁喇叭。TWS耳机的耳机头已经足够小,未来的趋势是在耳机头尺寸不变的基础上集成更多的功能。追求耳机的“轻”和“小”本质上是为了佩戴更舒适。

        同时,TWS耳机的ANC效果还会继续发展。虽然带橡胶套的入耳式耳机的降噪效果更好,但是在佩戴时间一久舒适度会大打折扣。一般在不听音乐或打电话时,大家都会摘掉入耳式耳机,否则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半入耳式耳机不存在这种问题。TWS耳机的尺寸是否会更小,是半入耳式还是入耳式,主要看产品本身的定义。

2、耳机厂商将会两极分化

        如果关注市面上的TWS耳机产品,可以发现它们主要从属于三类厂商。一类是智能手机厂,其耳机产品作为手机的配件推出;一类是传统音频厂,其耳机主要追求音质的优越性;第三类是其他厂商,其中包括了既有ODM业务,又有自主“1MORE”品牌的万魔声学。音频厂的TWS耳机追求音质,普通消费者对音质并不敏感,对功能却有更多要求。手机厂的TWS耳机功能丰富多样,且与手机系统有较好的兼容性,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但手机厂的主力产品是智能手机,很多手机厂,如华为、OPPO、小米都选择与万魔这类有ODM业务的厂商合作。在专业性方面,这类厂商比手机厂和音频厂更有优势。

        蓝牙耳机是作为手机的配件出现,最初主要是用来通话。对老牌音频厂来说,蓝牙耳机的出现并未影响到发烧友对有线耳机的忠诚度,相反还为其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它们吸引了既要求便携又要求音质的一类消费者。未来TWS耳机厂商将可能出现两极分化。手机厂会坚持半入耳式耳机,比如苹果、华为这类带“杆”的耳机。音频厂出于对音质的追求,坚持带橡胶套的封闭式耳机。手机厂对耳机功能的追求让它们更激进,而音频厂在耳机上的功能集成动作会稍慢。手机厂的TWS耳机在出货量方面具有优势,在功能性方面也比较激进。

3、TWS耳机或与智能音箱有竞争

        在智能音箱领域,国外有亚马逊、谷歌,国内有百度、小米、阿里巴巴……随着AI在智能硬件产品上进一步落地,TWS耳机与智能音箱是否将在物联网入口上有竞争?耳机与音箱的受众完全不同。前几年,亚马逊和谷歌带动了智能音箱热潮,在智能语音方面有较好的表现。而手机在智能语音上的占有率最大,蓝牙耳机又与手机紧密相连,且方便携带和佩戴,用它来作物联网入口不但能保护用户的隐私,而且对周围的人干扰也最小。

        对此,在进入物联网时代之前耳机就已经是语音通讯的入口,相信它也能在物联网入口上发挥作用。佩戴TWS耳机时,麦克风与使用者嘴巴的距离非常近,语音唤醒和语音识别准确率更高。不过,TWS耳机语音芯片的要求更高,它需要在低功耗环境下实现语音识别。楼氏电子推出的AISonic系列音频边缘处理器,兼顾功耗和算力可更好地实现语音识别。谢冠宏先生认同TWS耳机作为物联网入口的优势。穿戴设备成为智能语音入口是当下的趋势,以前是功耗和准确率问题没有完全克服,才会用音箱做智能语音入口。

        现在TWS耳机的“唤醒”技术已经有了发展,在低功耗环境下保持随时“唤醒”,需要更多的专利技术积累。除了耳机之外,万魔还对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车载、智能健康四大领域做了布局。实际上,楼氏电子在近期推出的实时监听方案VoiceIQ加入了语音互动功能,用本地语音命令取代了手动操作。比如,想要调整耳机音量,只需口头说“音量加”或“音量减”即可。

        这是目前市面上功耗最低的实时监听方案;此外,为了降低语音唤醒误触发,楼氏电子还计划加入BoneSensor(骨传导传感器),通过检测用户说话时的震动,从而降低误触发率。

        随着苹果新一代TWS耳机的推出,以及Harman等其它大厂支持Googleassistant耳机的上市,智能耳机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开始萌芽。这个产品显著区别于智能音箱,在使用方式上,个人助手的特点将会更加鲜明。类似电影《Her》里面一样,将来耳机会更加贴近个人,更加全天候。智能音箱则更侧重于家庭娱乐和智能家居控制。

4、高低端产品比例将会发生变化

        在市面上不同的蓝牙芯片之间的价格差可高达10倍,最低端的蓝牙芯片卖0.3美元/颗,只给蓝牙耳机带来听音乐、打电话的功能。带AAC(AdvancedAudioCoding,高级音频编码)功能的高端蓝牙芯片的价格超过3美元/颗,具备主动降噪、语音识别等功能。那么,高低端TWS耳机产品之间的价格差是否会有变大的趋势?一般高端产品的价格更高,低端产品的价格更低,但也有品质与性价比兼具的产品。

        据了解,作为中国的原创耳机品牌,万魔的耳机产品已经面向全球出货。在2018~2019年CES展期间,1MORE万魔耳机连续两年获得美国CES官方颁发的6个CES创新奖,是有史以来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耳机品牌。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低端和高端TWS耳机产品的价格差不会越来越大。现在TWS耳机用户主趋于年轻化,主要以90后和00后为主,这类人对品质的要求更高。随着工厂加工技术的成熟,未来高端耳机的出货量会逐步增加,价格会维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上。(CJ)


          欲了解更多内容,请参阅我们的行业分析报告:
        《2021年中国TWS耳机市场分析报告-市场发展现状与运营商机前瞻
        《2020年中国TWS耳机市场调研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未来趋势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IGBT市场带来广阔的应用空间。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34.4%和35.5%。另外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电动智能化趋势不断加深,IGBT作为汽车电控气筒的核心部件,将随着新能源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5G卫星手机等带来新增量机遇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整体扩大 5G卫星手机等带来新增量机遇

随着通信制式不断演进,智能手机需同时兼容2G、3G、4G和5G,手机需要支持的通信频段增多,可同时通信的信道增多,带宽变大,手机射频器件用量大幅提升。根据数据,2022年,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177亿美元,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将到247亿美元,2022-2028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

2025年03月31日
AI快速发展加速液冷时代来临 我国液冷服务器拥有强大增长势能与巨大发展前景

AI快速发展加速液冷时代来临 我国液冷服务器拥有强大增长势能与巨大发展前景

液冷技术的爆发,还带动了液冷服务器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同比大增52.6%,市场规模达到15.5亿美元,预计2023-2028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5.8%,到2028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美元。多位行业人士认为,2024年可谓液冷元年,2025年有望成为液冷散热正式起

2025年03月31日
AI算力规模扩大带动我国AI芯片行业高增  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

AI算力规模扩大带动我国AI芯片行业高增 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

AI浪潮下互联网和智算中心算力需求持续旺盛,带动国内AI 芯片市场快速增长。AI芯片中GPU的高效并行处理能力使其成为AI芯片首选,但随着计算繁重化及特定化,FPGA及ASIC将成市场关注重点。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加码推动AI芯片国产化进程,行业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

2025年03月28日
我国偏光片行业供应分析:正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我国偏光片行业供应分析:正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从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来看,住友化学以26%的市场份额占据市场首位,日东电工以24%的份额位居第二,这两家公司均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确立市场的领导地位。同时,我国偏光片生产企业正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和开始跻身第一梯队,杉杉股份以1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5年03月28日
5G等新兴领域有望成电极箔行业需求增长主推动力 当前市场规模以化成箔为主体

5G等新兴领域有望成电极箔行业需求增长主推动力 当前市场规模以化成箔为主体

铝电解电容器是一种采用铝箔作为正负极板的电容器,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是电子电路中最常用的被动元件之一。近年来,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规划部署,能源结构加速演变,我国大力推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等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带动了铝电解电容器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铝电解电容

2025年03月28日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AI、5G等快速发展带来机会 市场整体处充分竞争状态

电子元器件分销行业:AI、5G等快速发展带来机会 市场整体处充分竞争状态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重塑全球科技产业格局,市场规模正在爆发式增长,在2023年该市场规模达了30802亿元,同比增长28.87%。到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35137亿元,国内规模预计达4015亿元。对此,作为电子信息产业基础的电子元器件行业由此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025年03月26日
全球集成电路制造干法刻蚀设备行业规模整体扩大 中国市场国产化有待提高

全球集成电路制造干法刻蚀设备行业规模整体扩大 中国市场国产化有待提高

近年来,全球及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尤其是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推动下,集成电路在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之一,其销售额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2025年03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