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手机行业市场发展优劣势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手机电视行业市场监测及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一、优势

       1.本土优势
       随着我国手机各个生产环节技术的集成,国产手机企业在产品研发、设计、配套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进展,手机生产国产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各主要零部件、关键模块、手机芯片等均可实现国产化供应,成本下降,质量提高,用户的需求获得改善。而且与国外手机企业相比,国产手机企业无论在消费者需求方面还是地区文化差异方面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可以更方便、迅速、准确的定位。此外,中华民族与生俱有的爱国热情,对国产手机的忠诚、厚爱,也形成了国产手机企业的本土优势。

       2. 成本优势
       与“洋品牌”手机相比,在国内手机市场上,国产手机有着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首先,劳动力成本低、原料廉价,构成了成本优势的基础;其次,大多数国产手机企业可将手机功能实现集成,在确保成本预算的基础上,在同种配置方面占有性价比优势;第三,由于宣传力度的逐步加强,国产手机的知名度渐人民心,形成了规模化生产,降低了成本,形成了成本竞争优势。

       二、劣势

       1.产品品牌缺失
       国产手机企业的内部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对产品品牌的忠诚度和认知度,之所以在国内市场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是依靠其价格优势而不是靠技术研发和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同时,大多国产手机企业的产品趋于高度同质化,品牌的缺失更使其失去最为关键的竞争武器,导致消费者缺乏对国产手机的认知感和美誉度,这种状况影响到国产手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水平,不同程度的制约了国产手机企业的发展。
       2.产品质量较低。
       国产手机企业在产品质量上普遍存在问题,缺乏研发能力,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国产品牌手机企业的核心技术下降,致使消费者对其缺乏忠诚度。像小米、华为等品牌企业虽然近年来在产品设计和软件研发上都做出了一些成绩,甚至在国际上也属于领先水平,但总体说来,靠“贴牌”发展起来的国产手机企业在产品的整体质量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是很大。再者,发明专利统计数据显示,国产品牌手机企业发明专利数量远远低于国外品牌手机企业的,在射频元器件等零配件的利用上缺乏整合上下游资源的能力等等。企业核心技术的缺失,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国产品牌手机在与国外手机产品竞争中在整体质量和性能上处于更大的弱势。

       3.产品的核心技术水平下降。
       国产手机生产的核心技术已经落后于国外品牌手机,在技术的创新、功能的更新上总是比国外滞后六至九个月,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满意度、忠诚度和认知度明显比国外品牌手机要低,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再者,国产品牌手机无论在产品创新、质量还是在产品品牌、销售渠道等方面都不占有优势,没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且因为国产手机企业核心技术力量不强,不但无法使得服务质量与市场需求一致,而且使得国产手机在产业链的地位显著下降,在商务谈判中没有主动权,无法形成强有力的话语权。此外,作为第三梯队的国产杂牌手机,正紧跟国产品牌手机的发展,它们不仅在价格上处于优势,款式的更新速度较快,而且产品的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能更多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给国产品牌手机企业争夺低端市场 造成很大压力。

       三、机会

       1.通信技术臻于完善,促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3G、4G通信技术的普及,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将手机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通信技术的升级,使手机也可以和电脑一样满足人们的日常用途,手机普及度越来越高。而目前正在研发的5G技术,可以实现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加上网络资费的降低,更加促进了了手机市场规模的壮大。
       2.国家政策的扶持带动了农村手机市场的需求扩大。
       国产品牌手机企业一直得到国家在政策上的扶持、财政上的支持,各类相关政策的出台及落实为国产品牌手机企业发掘、开拓乃至稳固这一市场提供了历史的机遇。企业进人行业的壁垒完全解除,有手机生产能力的企业都可平等进人市场。与此同时,促进了农村手机市场的需求增长。首先,“村村通话”所取得的成效,为农村手机消费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惠农政策的全面贯彻,必将进一步增进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人日的实际收人,从而营造了发展潜力巨大的农村手机市场;再有,“家电下乡”政策的深人落实,国产品牌手机企业在开拓农村市场上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机遇。
       3. 市场潜力巨大。

       国产手机发展迅速,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国产手机对国内市场更为熟悉,近几年来虽用户增势强劲,但目前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还较低,使得国产品牌手机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产品服务竞争越来越激烈,再加上移动通信网络的逐步完善,手机价格的连续下调,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市场内需逐步扩大,再加上每年几千万的出日量,发展空间巨大。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最近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1.5亿左右的移动电话购买需求,其中新增用户在6千万到8千万之间,更换手机用户将近8千万。虽然国内发达地区手机市场已经接近饱和状态,但贫困山区手机市场正在开发,发展潜力很大。

       四、威胁

       1.竞争激烈

       首先,国产手机企业库存压力很大,年产能接近全球总产能的50%,产能过剩远远超过国内市场对于手机的需求量,这种供过于求的现象,使得国产手机的良性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其次,手机技术快速的升级,致使手机生命周期缩短,在一年内,前两个季度推出的手机在后两个季度就有可能过时,对手机制造商压力极大。第三,“洋品牌”新产品手机进人国内市场速度较快。国外品牌手机企业借助其强大的技术力量,新产品的推出明显加快。

       2.元器件供应出现瓶颈困

       目前,手机主要零部件的生产被少数供应商所控制,包括晶体振荡器、液晶显示屏、LED的控制器和连接器在内的关键元器件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紧张局势,甚至部分还不得不实行配给制。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供应商受利润的驱使,首先考虑苹果、三星等国外品牌手机的需要,使得国产手机制造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主要元器件稀缺,新产品难以按时推出,生产计划无法及时实现等,导致市场份额逐渐下降。

       3.消费者偏好的改变

       伴随着手机技术和功能的日益进步,消费热点逐渐转向高端手机市场,而国产手机一直把持着中低端手机市场,消费者的这种“移情别恋”,致使国产手机潜在的客户源正在流失。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转载请注明出处。(FS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着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持续攀升,智能座舱SoC芯片需求水涨船高。2024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突破70%,到年底已达到73.4%,预计2025年将跨越80%大关。2022-2023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规模由88亿元增长至108亿元,预计2024年、2025年、2026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

2025年08月07日
微泵液冷行业:重构终端散热边界 AI眼镜、智能手机等设备散热市场空间正扩大

微泵液冷行业:重构终端散热边界 AI眼镜、智能手机等设备散热市场空间正扩大

在AI技术不断迭代的驱动下,芯片及电子终端产品的性能瓶颈愈发突出,微泵液冷技术相较于被动式散热在热换系数、耐弯折,技术扩展性等方面效果更好,相比于风冷方案降低90%的功耗,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2025年08月07日
华为、小米、vivo等已相继发布均热板机型 我国均热板(VC)行业市场空间或将打开

华为、小米、vivo等已相继发布均热板机型 我国均热板(VC)行业市场空间或将打开

均热板作为被动式散热中散热效率最高的方案之一,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在消费电子领域。随着产品性能的提升以及设备的轻薄化,均热板已经成为消费电子产品散热解决方案的关键组件,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等出货量增加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均热板行业市场规模为10.89亿美元,同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2024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由霍尔效应传感器主导,市场份额约64%,磁阻技术AMR/GMR/TMR产品分别占约15.6%/6.2%/13.9%。然而,TMR传感器凭借超高灵敏度和低功耗优势,在高端领域逐步替代传统技术,并且随着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TMR传感器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混合信号芯片行业应用前景明朗 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本土厂商逐渐站稳脚跟

我国混合信号芯片行业应用前景明朗 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本土厂商逐渐站稳脚跟

混合信号芯片在多个关键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在消费电子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和智能音箱等产品中。在通信系统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能够处理数字基带信号转换和射频信号处理,尤其适用于5G基站的建设。在汽车制造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被应用于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载娱乐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中,它不仅提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迎AI算力机遇 国产化、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迎AI算力机遇 国产化、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消费电子是我国热界面材料下游第一大应用市场,占比超过45%。在消费电子领域,热界面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投影仪等产品中。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电子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对热界面材料需求强劲。

2025年07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