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平板显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与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平板显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未来前景分析报告

       一、现有企业的竞争
       现有竞争企业间的竞争往往是五种竞争力量内最重要的一种,只有在那些比竞争公司对手的战略更能带来竞争优势的战略才算是成功的战略。竞争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一个或多个竞争者感觉来自别的企业的压力或看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机会。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要求企业不仅要面临国内同行的竞争,而且也要去迎接国外同行的挑战。当前的 TFT-LCD产业,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三足鼎立,形成了以夏普、三星、LG、奇美和友达为代表的产业巨头,几乎垄断了液晶面板产业所有的核心技术和绝大部分出货量。PDP生产厂家主要有:松下、LG、三星、富士通、长虹等。
平板显示企业的竞争已不是一、两条生产线的比拼,而是各个巨头之间综合实力的较量。目前全85%的产能集中在5家企业,分别为中国台湾的奇美和友达、韩国的三星和LG、日本的夏普。
       二、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行业新进入者会带来新的竞争能力,他们希望获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并拥有足够的资源。新进入者的威胁大小取决于进入壁垒和现有竞争者的反应,当进入壁垒很高,并且新进入者预期现有企业会坚决予以反击的时候,进入的威胁就小。相对于国内企业,面临的进入者威胁主要是外资企业。

       三、供应商议价能力
       供应商议价能力会影响产业的竞争程度。目前国内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最大挑战在于 平板显示的相关基础产业薄弱,因为国外面板企业大都实行垂直整合的产业发展模式,生产出的面板必须先保证自己使用,多于的才会出售给国内的企业。而中国平板企业所需的生产设备及上游原材料多数需从国外进口,面板关键零组件彩色滤光片与偏光板需外购,玻璃也垄断在康宁和日本两家企业手上,背光模组中的主要材料,包括光学膜片等都来自日、韩,采购基本没有多少议价能力,并且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在价格和供给方面,国内完全处于劣势。产品利润几乎完全控制在上游原材料供应商手中,而国内平板显示企业则沦为国外原材料和面板厂商的分销商。国内以长虹为代表的主要面板制造企业在生产显示屏的同时还要背负发展、完善整个产业链的责任,也就是说这些先进入者必须在自己发展的同时,还要搭建一个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公共利益平台,这也是最先进入面板、自主生产企业的产业责任和使命,从而摆脱国外面板厂商的价格制约,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四、客户议价能力
买方谈判能力主要是由买方的集中程度,产品的歧异性及买方产品中的相对重要程度,买方的信息掌握程度与后向整合的威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视听享受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平板显示产品平均价格的进一步降低,城市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将越来越大,成为消费购买的最大群体。由于该部分人群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且消费态度相对谨慎,价格将成为是否购买的重要但非决定性因素,因此客户议价能力较强。
       五、替代品的威胁
       现行显示器的替代品有OLED、SED显示器,具有耗电量较小、建厂费用比现行显示器少等特点,目前已经有少量产品上市,价格较高,未来会对现行显示器有替代作用。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转载请注明出处。(FS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主动散热材料行业分析:热流密度激增 液冷成为市场发展新方向

我国主动散热材料行业分析:热流密度激增 液冷成为市场发展新方向

近年来,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不断增加,散热问题逐渐成为制约设备性能的瓶颈。根据相关资料,电子元器件故障发生率随工作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长,温度每升高10°C,系统可靠性降低50%,若电子元器件工作热量未能及时疏导,将发生发烫、卡顿、死机等情形。

2025年08月08日
旺盛需求、资本涌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 我国陪伴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

旺盛需求、资本涌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 我国陪伴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

随着大语言模型的突破与迭代,现其已经具备进行多轮高质量对话的能力,而这也推动陪伴机器人从“功能执行”迈向“情感共鸣”的新阶段,相较于人形机器人,陪伴机器人落地更加简单,更有望率先进入家庭场景。

2025年08月08日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着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持续攀升,智能座舱SoC芯片需求水涨船高。2024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突破70%,到年底已达到73.4%,预计2025年将跨越80%大关。2022-2023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规模由88亿元增长至108亿元,预计2024年、2025年、2026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

2025年08月07日
微泵液冷行业:重构终端散热边界 AI眼镜、智能手机等设备散热市场空间正扩大

微泵液冷行业:重构终端散热边界 AI眼镜、智能手机等设备散热市场空间正扩大

在AI技术不断迭代的驱动下,芯片及电子终端产品的性能瓶颈愈发突出,微泵液冷技术相较于被动式散热在热换系数、耐弯折,技术扩展性等方面效果更好,相比于风冷方案降低90%的功耗,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2025年08月07日
华为、小米、vivo等已相继发布均热板机型 我国均热板(VC)行业市场空间或将打开

华为、小米、vivo等已相继发布均热板机型 我国均热板(VC)行业市场空间或将打开

均热板作为被动式散热中散热效率最高的方案之一,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在消费电子领域。随着产品性能的提升以及设备的轻薄化,均热板已经成为消费电子产品散热解决方案的关键组件,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等出货量增加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均热板行业市场规模为10.89亿美元,同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2024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由霍尔效应传感器主导,市场份额约64%,磁阻技术AMR/GMR/TMR产品分别占约15.6%/6.2%/13.9%。然而,TMR传感器凭借超高灵敏度和低功耗优势,在高端领域逐步替代传统技术,并且随着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TMR传感器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混合信号芯片行业应用前景明朗 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本土厂商逐渐站稳脚跟

我国混合信号芯片行业应用前景明朗 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本土厂商逐渐站稳脚跟

混合信号芯片在多个关键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在消费电子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和智能音箱等产品中。在通信系统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能够处理数字基带信号转换和射频信号处理,尤其适用于5G基站的建设。在汽车制造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被应用于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载娱乐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中,它不仅提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迎AI算力机遇 国产化、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迎AI算力机遇 国产化、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消费电子是我国热界面材料下游第一大应用市场,占比超过45%。在消费电子领域,热界面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投影仪等产品中。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电子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对热界面材料需求强劲。

2025年07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