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在万物互联、智慧城市等概念的推动下智能控制器已经随着终端产品升级、放量而实现规模扩张

导读:在万物互联、智慧城市等概念的推动下智能控制器已经随着终端产品升级、放量而实现规模扩张。智能控制器作为物联网特别是智能家居的核心控制器件。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智能制器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智能控制器作为物联网特别是智能家居的核心控制器件,在万物互联、智慧城市等概念的推动下已经随着终端产品的升级、放量而实现了规模的扩张。同时,作为上游核心器件的MCU 产业ASP 趋向于稳定,同时32 位MCU 后来居上,在2015 年全球32 位MCU 出货量超过4/8 位MCU 与16 位MCU 出货量总和,而且未来几年应该会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高位的MCU 以及更先进的制造工艺,将在保持能耗比的同时提供更高性能和更多可定制化空间,另外集成通信模块也将为智能控制器的发展注入更大动力和带来更大想象空间。

 

        最早,电子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较为分散,往往依附于某个细分产业,作为整体产品中的一个附属部件而存在。随着智能控制器都在智能控制相关技术以及人们日益增多的智能化、个性化需求的驱动下而实现快速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终端产品厂商倾向于将智能控制部件的研发及制作经行外包给专业的生产厂商。电子控制器行业的产生和发展因此也是专业化分工的结果。例如,国际知名家电、电动工具企业如西门子、TTI 等主要走品牌运作、技术研发和销售渠道路线,并注重专业化分工,选择将智能控制器等配件交给专业厂商如朗科智能生产。专业化分工的生产模式可以通过形成规模效应减少相关终端厂商的研发、制造成本,因此越来越多的终端企业选择将智能控制器的研发制造外包给相关的专业厂商。

        我们认为,电子智能控制器厂商作为家电、电动工具等厂商的外包部门将会继续其相对独立的生产地位,并获得更长远的发展,整机厂商一方面从繁复的控制器件研发调试解放出来从而更为专注整机的性能,另一方面也通过外包实现成本的降低并可获得最新最全面的控制技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特别是在家电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家电制造中心”,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产量均为全球第一,家电行业也成长为我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Euromonitor 发布2016 年全球大型家用电器品牌零售量数据显示,海尔大型家用电器2016 年品牌零售量占全球市场的10.3%,傲视全球。其中冰箱、洗衣机、冰柜、藏酒室等四大件在细分中也拿下全球第一,令人瞩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前出炉的电视机厂商排名,前五是三星、LG 电子、海信、TCL、索尼。

       另一方面,我国也是家电消费大国,根据来自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的信息,2014年我国家用电器行业完成利税总额1,407.3 亿元,利润总额931.6 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9.5%和18.4%。家电业2014 年主营业务收入1.41 万亿元,增幅达到10%。2014 年大家电中冰箱(含冷柜)与洗衣机产量零增长或小幅下降;微波炉的产量实现8%的增长;空调器产量增长11%。除此之外,厨卫及小家电市场增长稳健,而与健康息息相关的两净产品——空气净化器、净水设备,2014年市场更加呈旺盛态势。另外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国内市场对智能家用电器的需求将持续走强,家电智能化升级的步伐将在技术和需求的推动持续向前推进。2010~2015 年间全球的白色家电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到2015 年,电冰箱市场规模达到约1.5 亿台,洗衣机市场规模达到1.2 亿台。近几年来,国内家电市场增长较为平稳,2015 年电冰箱销量超过7,300 万台,洗衣机销量超过5,600 万台。在智能控制方面,目前全球电冰箱市场的电子智能控制率大约维持在40%~50%之间,而日本则几乎达到了100%,我国的全自动洗衣机与全球技术基本保持同步,目前有95%以上采用电子智能控制方式,未来有望全部实现电子智能化。

 

         作为现代家电的控制中心的智能控制器产业早已开始随着设备制造向中国转移,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跨国企业在将生产和销售转移中国的同时也将前端的研发设计和采购中心向中国进行一体化转移,这一发展趋势为国内的智能控制器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另外,在应用领域上,除了家电,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及工业设备也日益成为智能控制器应用的主要领域,这三个领域的智能控制器应用合计占据智能控制器50%左右的市场份额。电子智能控制器主要的下游产业,家电、电动工具、汽车电子等行业,生产规模都居于世界首位,在国际市场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国内电子智能控制器产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周期中,一方面相关产业正随着电子终端相关产业向国内转移;另一方面,国内外随着消费升级而带来的对设备智能化、个性化等需求也在日益增长,推动智能控制器行业加快研发进度,有望带来技术革新。最后,随着智能控制器渗透率的题高、产品性能及附加值的提升以及下游行业行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变化,未来几年智能控制器市场需求将稳步增长。因此,产业链中的优势公司将可凭肩先发优势,尽享发展先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着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持续攀升,智能座舱SoC芯片需求水涨船高。2024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突破70%,到年底已达到73.4%,预计2025年将跨越80%大关。2022-2023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规模由88亿元增长至108亿元,预计2024年、2025年、2026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

2025年08月07日
微泵液冷行业:重构终端散热边界 AI眼镜、智能手机等设备散热市场空间正扩大

微泵液冷行业:重构终端散热边界 AI眼镜、智能手机等设备散热市场空间正扩大

在AI技术不断迭代的驱动下,芯片及电子终端产品的性能瓶颈愈发突出,微泵液冷技术相较于被动式散热在热换系数、耐弯折,技术扩展性等方面效果更好,相比于风冷方案降低90%的功耗,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2025年08月07日
华为、小米、vivo等已相继发布均热板机型 我国均热板(VC)行业市场空间或将打开

华为、小米、vivo等已相继发布均热板机型 我国均热板(VC)行业市场空间或将打开

均热板作为被动式散热中散热效率最高的方案之一,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在消费电子领域。随着产品性能的提升以及设备的轻薄化,均热板已经成为消费电子产品散热解决方案的关键组件,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等出货量增加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均热板行业市场规模为10.89亿美元,同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2024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由霍尔效应传感器主导,市场份额约64%,磁阻技术AMR/GMR/TMR产品分别占约15.6%/6.2%/13.9%。然而,TMR传感器凭借超高灵敏度和低功耗优势,在高端领域逐步替代传统技术,并且随着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TMR传感器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混合信号芯片行业应用前景明朗 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本土厂商逐渐站稳脚跟

我国混合信号芯片行业应用前景明朗 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本土厂商逐渐站稳脚跟

混合信号芯片在多个关键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在消费电子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和智能音箱等产品中。在通信系统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能够处理数字基带信号转换和射频信号处理,尤其适用于5G基站的建设。在汽车制造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被应用于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载娱乐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中,它不仅提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迎AI算力机遇 国产化、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迎AI算力机遇 国产化、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消费电子是我国热界面材料下游第一大应用市场,占比超过45%。在消费电子领域,热界面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投影仪等产品中。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电子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对热界面材料需求强劲。

2025年07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