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小众数字阅读APP字节社,为什么会烂尾

   导读:小众数字阅读APP字节社,为什么会烂尾,工匠精神是一种烧钱的游戏,有一帮土豪朋友的老罗只有融来了1000万才有资本“两年磨一锤”。而字节社想要把已经amazing的体验再上层楼,把bug一个个消灭干净,校正每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边际成本无疑将直线飙升。

     中国电子阅读行业现状调研及未来五年投资价值分析

  哪些中文阅读应用占据了你的手机第一屏?可能是书库丰富的多看阅读,可能是具有社交基因的拇指阅读,也可能是小清新的豆瓣阅读......多少人还转有一个名叫“字节社”的APP?这是一款颇具情怀的中文阅读类软件,由“唐茶计划”的数字出版计划而催生。该应用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在排版和字体设计上极具洁癖,而起第一批知名书目就有KevinKelly著名的《失控》、《科技想要什么》等。然而,字节社目前似乎已经淡出了阅读类APP的竞争阵地,钛媒体作者“做书君”的评述推荐阅读:

  在过去200天时间里,IT公论(由李如一、李楠和Rio主持的播客电台)以平均3天一期的速度推出了72期,每一期的时长基本都在一个小时之上,而李如一在此期间用在字节社上的总时间可能都不超过一个小时。

  这个被人奉为“人如其名,言行如一”的字节社创始人很像是一个玩票上瘾,荒废了正业的尝鲜者,或许,对于字节社他早已萌生了悄(shuai)悄(shou)退(bu)出(guan)、转移阵地的心思。

  在数字阅读这个人人奋力百米冲刺的赛道上,现在几乎已经看不到字节社的身影——至今未能支持iOS7,最后一次更新日期(永远地?)停留在一年之前,上一次新书上架还是在20天前,字节志打响第一枪《虹膜》之后随即哑火至今……在知乎、微博等平台上,投诉无门的用户们已经自发开辟了一块块“反字节社阵地”,甚至喊出了“无信誉的商家就该死”这样怒不可遏的口号。

  《唐诗三百首》烂尾、单行本闪退、标点错误、文字错漏……每一处Bug都是打在“中文世界最好的电子书城”脸上的一记响亮耳光。

  烂尾的产品千千万,人们之所以对字节社忿忿不平,无非是“爱之深、责之切“而已。

  “我开始讨厌字节社了,因为它家把屏显字体、排版、App的UI做到了一个非常养眼的程度,然后「太监」了。你让我怎么去用某看,用Kindle?!”这代表了大部分吐槽者的心声。

  想当初,惊艳亮相的字节社仿佛射进这个混沌行业的一束光,精致人性的UI、量身定制的信黑体、扎实细密的排版功夫,如同初恋,中文世界的读者第一次感受到了精品阅读的魅力,他们愿意为这样的“超预期体验”支付溢价,为工匠情怀付费。

  可惜的是,在业内开创多个先河(首创单行本模式、下拉书签、内置字体)的字节社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问题的核心:至尊“用户体验”,李如一错了吗?

  除非持续精进,否则用户体验无法构成一条足够宽阔的“护城河”。当字节社三年如一,连姿势也不换地打着排版、脚注、字体这些已经残破的旗帜时,多看、豆瓣阅读等后来者已经经历了几十次的迭代更新,不仅在阅读体验上追而上来而且继续绝尘而去。阅读体验不只是排版与字体这么简单,试读、书摘、分享、读者论坛……这些超越纸书的体验才是电子书作为新媒介的价值所在。对此,字节社一概欠奉。

  虽然在知乎上嘲讽技能全开,金句不断,但不开微博的李如一无疑是一个“反社交”的人,在他看来,书摘、分享、书友圈都会对用户沉浸式体验构成干扰,可以称其为“阅读体验原教旨主义者”。当然,如果他能坚持言行如一,将字节社打造成一款无懈可击的“神作”,也可以收获一大批忠实信徒。然而,字节社在引以为豪的细节层面总会时不时地“掉链子”。

  工匠精神是一种烧钱的游戏,有一帮土豪朋友的老罗只有融来了1000万才有资本“两年磨一锤”。而字节社想要把已经amazing的体验再上层楼,把bug一个个消灭干净,校正每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边际成本无疑将直线飙升。

  多看阅读为了实现“精品阅读”这四个字的承诺,曾经用10万元制作一本电子书(打水漂无疑),身后没有靠山的字节社只能望bug而兴叹。这或许可以解释字节社连《三国演义》这样的公版书也要收费。

  李如一放出过“用户的终极体验是内容”这样的话,然而,内容却是字节社补了三年也没补上的一块短板。抢得独家授权的《乔布斯传》只是一颗倏忽而过的流星,并不能掩盖其他时间的黯淡无光。以阅读外文书籍为主的李如一可能觉得国内中文世界并没有太多值得精工细作的书,自命艺术家的他也不喜欢软磨硬泡地与出版商打交道,斤斤计较于一份份合作条款(Don'twantbefucked?)。

  所以,今年以来,字节社上架的新书就只剩下译言古登堡计划(两者同属东西网)和《虹膜》了。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可能仅仅是人手不够。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曾经通过知乎、微博、邮件等各种途径联系李如一,希望他用“谁说我们不行了”这样义正严辞的反驳将这篇“黑文”扼杀在子宫之中。然而,正如知乎上@LawrenceLi的一个个问题一样,答案在风中飘扬,而那人从不回头。

  也许李如一是心中有着不便公开的难言之隐吧。字节社只要还活着,或许终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只是希望这一天在大家的吐槽声消失之前到来。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迎AI算力机遇 国产化、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迎AI算力机遇 国产化、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消费电子是我国热界面材料下游第一大应用市场,占比超过45%。在消费电子领域,热界面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投影仪等产品中。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电子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对热界面材料需求强劲。

2025年07月31日
全球TWS耳机行业出货量增多 印度等注入新活力 “头部主导、多元并存”格局凸显

全球TWS耳机行业出货量增多 印度等注入新活力 “头部主导、多元并存”格局凸显

2016 年之前,耳机市场以有线耳机为主,2016 年下半年,随着苹果发布 Airpods,蓝牙耳机进入“TWS”时代。TWS耳机即真无线立体声耳机,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创新产物,TWS耳机凭借彻底摆脱线缆束缚的便携性、智能化交互体验及持续优化的音质表现,已成为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市场核心增长点。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超快激光器行业:皮秒激光器为主流品种 国产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我国超快激光器行业:皮秒激光器为主流品种 国产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我国超快激光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内企业于2012年前后才陆续进入该领域,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但近年来行业发展迅猛,截至2023年,国内从事超快激光器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已超过50家。以华日激光、英诺激光、卓镭激光、凯普林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年07月25日
全球探针台行业长期向好 中国成长为消费大国 国内市场国产龙头市占率攀升

全球探针台行业长期向好 中国成长为消费大国 国内市场国产龙头市占率攀升

中国大陆在半导体专用设备行业国家战略地位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探针台进入快速增长通道,目前已成为全球主要消费市场之一。根据数据,2013-2023年中国大陆探针台销售额由0.44 亿美元增长至3.27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2.28%;占全球总销售额的比重由10.7%提升至33.2%。2025 年中国大陆探针台销售额有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固体激光器行业:政策利好+下游需求强劲下市场稳步扩张 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

我国固体激光器行业:政策利好+下游需求强劲下市场稳步扩张 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

近年来我国固体激光器市场规模整体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数据显示,截止到2024年,我国固体激光器市场规模已达到了232.8亿元左右。预计随着材料科学、制造工艺和激光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固体激光器的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包括降低噪声、提高输出功率、优化光束质量等,并推动行业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2025年07月24日
MCU行业“内卷”正细分化 ST、TI、兆易创新等厂商开展技术与市场激烈角逐

MCU行业“内卷”正细分化 ST、TI、兆易创新等厂商开展技术与市场激烈角逐

随着AI技术不断演进,智能终端愈发复杂。而MCU作为连接感知与执行、实现终端智能化的核心元件,也正“卷”的细分化。目前,各家厂商在体积、功耗、存储技术、AI算力、先进工艺以及架构创新(尤其是RISC-V)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内卷”,试图在快速演变的嵌入式市场中抢占先机,这也是厂商对未来技术与市场的战略博弈。

2025年07月22日
我国光掩膜行业:原材料与生产设备亟待国产化 下游半导体和LCD为主要应用

我国光掩膜行业:原材料与生产设备亟待国产化 下游半导体和LCD为主要应用

近年来得益于半导体、显示面板等下游需求不断增长,我国光掩模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9-2023年我国光掩模行业市场规模从74.12亿元增长到了124.36亿元。

2025年07月18日
我国移动智慧屏(闺蜜机)均价下降 行业零售规模激增 百度龙头地位受到挑战

我国移动智慧屏(闺蜜机)均价下降 行业零售规模激增 百度龙头地位受到挑战

近年来国内移动智慧屏行业参与者持续增多,市场逐渐形成规模效应,推动成本降低、产品品质提升,从而带动消费者对移动智慧屏需求量上升。移动智慧屏从小众产品逐渐发展为市场热点,全渠道零售规模激增。

2025年07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