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半导体业增长动能持续

相关市场调研报告《2017-2022年中国半导行业竞争态势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进入2月,半导体协会、咨询公司以及可参考的半导体公司预测数据大部分都已放出,基本可以判断出2017年半导体产业的热点和走向。为此,《中国电子报》记者特梳理相关数据,以前瞻新年度中的全球半导体行情。


  回顾2016年,从年初的缓慢起步,到受益于内存市场复苏,年中出现转折性的强劲成长,此后全球半导体的销售一路上冲。截至目前,对于201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总销售额数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于2016年11月做出了3390亿美元总额的秋季预测,另外半导体产业协会(SIA)2017年2月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为3389亿美元,两者差别不大。

 

  2016年所出现的增长销售动能应当能持续到2017年。这也是各分析机构基本认同的观点。在对2017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展望中,较为保守的应当是WSTS,预计增长率为3.3%;Gartner最为乐观,将增长率从原本的4.7%上修至7.2%,预计总市场规模可望达到3641亿美元。同样上修预测数据的还有ICInsights和IBS,分别预测增长5%和4.6%。SemicoResearch、德意志银行和台积电的预测则分别为5.3%、5%和4%。

 

  “我们好像是更乐观些。”Gartner(中国)研究总监盛陵海向《中国电子报》记者解释,“主要是看好内存芯片市场的增长。考虑到内存售价上升,还有智能手机用量增加的因素。其中,iPhone的存储空间升级带动了NAND需求的增长,并由于3DNAND制程良率不高导致缺货和售价上升。”

 

  而分类来看,2017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表现又会如何?在众多半导体产品类别中,哪类的销售额表现最好,哪类产品成长又最快呢?

 

  回顾2016年,根据SIA的数据,逻辑芯片销售额最高,达到915亿美元,占总市场的27%;内存紧跟其后,销售额为768亿美元,约占总市场的22.7%。而增长最快的则是传感器和致动器(actuator),全年销售增长22.7%。

 

  展望未来,ICInsights的数据可供参考。在其对未来五年的预测中,存储器成长最快,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7.3%,模拟芯片为5.2%,微组件为4.4%,逻辑芯片为2.9%。

 

  存储器成市场增长主要动能

 

  2017年的情况,最毫无疑问的是存储器将成为最大亮点。多数分析师都认为存储器将成为今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的主要动能。作为全球半导体市场重要构成部分,存储器2017年的形势仍将延续向好。ICInsights预计2017年全球存储器市场规模将达到创纪录的853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DRAM的增长率为11%,NAND增长率为10%,NORFlash为7%。

 

  去年存储器价格的回升,给了整体市场一剂强心剂,在供给有限而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价格的增长趋势也将延伸到今年。ICinsights预测2017年DRAM价格将会成长5%;集邦科技也预测存储器今年有望延续涨势,2017年第一季度服务器内存模组价格平均增长25%,高容量的增长30%以上,DDR432Gb突破200美元,16GbRDIMM攀升至100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PC、手机等传统半导体销售驱动力成长逐渐走弱(按Gartner的预测,2017年PC、平板、ultramobile与手机的全球总出货量将在23亿台),但智能手机仍然会缓慢上升(按ICInsights的预测,2017年智能手机成长率为5%;台积电Forecastteam也给出5.4%的预测)。这种情况不仅利好存储器市场,导致对DRAM存储的需求增长和对NAND的采购增加,还将刺激传感器、移动处理器等细分产品市场,影响逻辑芯片和微组件的销售额增加。

 

  汽车工业消费电子各有机遇

 

  图像传感器将成为今年成长最快的半导体产品类别。这是盛陵海的看法,他指出主要原因是智能手机双摄像头的普及,以及汽车智能化所带来的持续性高速成长。

 

  在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热的直接影响下,汽车电子近年来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这一态势将在2017年得到保持。IHS指出,美国汽车电子的复合增长率已达10.4%,欧洲也达到了9.4%。德意志银行分析师RossSeymore预测全球汽车应用市场在2017年将有9%的成长率。汽车电子的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利好不仅作用于传感器,还有MCU、处理器、无线通讯芯片等,主要有利于微组件、模拟芯片和逻辑芯片的销售额增长。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工业市场,其增长应当主要集中在物联网相关领域。按照德意志银行的说法,工业应用市场预期有约4%的成长。这同样为传感器、MCU、无线通讯芯片、电源管理IC等带来利好。按照ICInsights预测,32位MCU市场将成为物联网市场绝对主流,在2017年增长12%,汽车用模拟芯片增长11%,工业应用模拟芯片增长9%,讯号转换器增长8%。

 

  物联网、服务器等市场有可能在2017年保持过去的增长态势。按照Gartner的预测,2017年全球服务器市场有望增长5.6%;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到84亿,增长31%。在这几大领域中,需要注意的是NB-IoT将在2017年启动商用,并可能成为低功耗、广覆盖物联网的全球统一标准,将为相关领域带来增长。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着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持续攀升,智能座舱SoC芯片需求水涨船高。2024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突破70%,到年底已达到73.4%,预计2025年将跨越80%大关。2022-2023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规模由88亿元增长至108亿元,预计2024年、2025年、2026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

2025年08月07日
微泵液冷行业:重构终端散热边界 AI眼镜、智能手机等设备散热市场空间正扩大

微泵液冷行业:重构终端散热边界 AI眼镜、智能手机等设备散热市场空间正扩大

在AI技术不断迭代的驱动下,芯片及电子终端产品的性能瓶颈愈发突出,微泵液冷技术相较于被动式散热在热换系数、耐弯折,技术扩展性等方面效果更好,相比于风冷方案降低90%的功耗,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2025年08月07日
华为、小米、vivo等已相继发布均热板机型 我国均热板(VC)行业市场空间或将打开

华为、小米、vivo等已相继发布均热板机型 我国均热板(VC)行业市场空间或将打开

均热板作为被动式散热中散热效率最高的方案之一,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在消费电子领域。随着产品性能的提升以及设备的轻薄化,均热板已经成为消费电子产品散热解决方案的关键组件,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等出货量增加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均热板行业市场规模为10.89亿美元,同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2024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由霍尔效应传感器主导,市场份额约64%,磁阻技术AMR/GMR/TMR产品分别占约15.6%/6.2%/13.9%。然而,TMR传感器凭借超高灵敏度和低功耗优势,在高端领域逐步替代传统技术,并且随着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TMR传感器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混合信号芯片行业应用前景明朗 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本土厂商逐渐站稳脚跟

我国混合信号芯片行业应用前景明朗 市场增速快于全球 本土厂商逐渐站稳脚跟

混合信号芯片在多个关键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在消费电子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穿戴设备、智能手机和智能音箱等产品中。在通信系统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能够处理数字基带信号转换和射频信号处理,尤其适用于5G基站的建设。在汽车制造领域,混合信号芯片被应用于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载娱乐系统和电池管理系统中,它不仅提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迎AI算力机遇 国产化、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热界面材料行业迎AI算力机遇 国产化、高端化仍是未来发展方向

目前,消费电子是我国热界面材料下游第一大应用市场,占比超过45%。在消费电子领域,热界面材料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投影仪等产品中。我国作为全球最大消费电子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对热界面材料需求强劲。

2025年07月31日
全球TWS耳机行业出货量增多 印度等注入新活力 “头部主导、多元并存”格局凸显

全球TWS耳机行业出货量增多 印度等注入新活力 “头部主导、多元并存”格局凸显

2016 年之前,耳机市场以有线耳机为主,2016 年下半年,随着苹果发布 Airpods,蓝牙耳机进入“TWS”时代。TWS耳机即真无线立体声耳机,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创新产物,TWS耳机凭借彻底摆脱线缆束缚的便携性、智能化交互体验及持续优化的音质表现,已成为全球个人智能音频设备市场核心增长点。

2025年07月26日
我国超快激光器行业:皮秒激光器为主流品种 国产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我国超快激光器行业:皮秒激光器为主流品种 国产产品销量快速增长

我国超快激光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内企业于2012年前后才陆续进入该领域,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但近年来行业发展迅猛,截至2023年,国内从事超快激光器研发与生产的企业已超过50家。以华日激光、英诺激光、卓镭激光、凯普林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5年07月2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