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工智能有多种分类方式,主要为按技术架构分类、按功能分类、按应用场景分类,具体情况如下:

人工智能芯片产业链上游主要是为人工智能芯片企业提供算法和IP的行业,如神经网络算法和AI算法;中游主要分为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两个子类;下游为应用场景,主要聚集在云端、自动驾驶、智能手机、无人机、智能、安防等领域。

从我国人工智能芯片融资情况来看,2006-2017年期间融资较少(中间空缺年份没有融资),2018-2019年行业融资热度开始上升,2018年我国融资数量达12起,融资额为27.38亿元,2019年融资6起,融资额为20.75亿元。


2016年我国人工智能芯片规模不足20亿元,到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已高达45亿元,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规模将超70亿元。

全球人工智能的计算力主要是以GPU芯片为主,未来几年,GPU芯片仍处于领导地位。预测2020年我国GPU芯片将占总比值的42.36%,市场规模为38亿美元,2024年将达到51.4%,市场规模达到111亿美元。

从AI芯片类型及企业来看,国内人工智能芯片取得长足的发展。以华为为例,近几年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发展,参与全球AI芯片竞争,并在终端领域取得较好成就。
应用场景 |
功能/场景 |
领导者 |
挑战者 |
云端 |
训练 |
英伟达 |
谷歌、英特尔、AMD以及初创公司(机会较小 |
推断 |
英伟达初创公司(机会小)。 |
谷歌、英特尔、AMD、初创公司(机会较大) |
|
终端 |
智能手机 |
苹果、三星、华为海思、高通、联发科、展锐 |
初创公司(IP 授权模式方面机会较大) |
安防 |
华为海思、安霸、英特尔、英伟达 |
初创公司(机会较小) |
|
汽车 |
英特尔、英伟达 |
初创公司(机会较大) |

《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潜力评估》
《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现状与未来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中国报告网专注于行业分析与产业研究,多年来持续追踪数千个细分行业,是业内领先的资深行业分析报告提供方,曾为数千家企业(包括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数十家国内五百强企业)提供了详实的行业分析报告,并获得了客户认可。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