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滤光片行业市场规模及市场份额分析 (图)

          滤光片是用来选取所需辐射波段的光学器件。摄像头中加入滤光片可改善图像质量。滤光片基片多为白玻璃、有色玻璃、石英、塑料等。通常滤光片安装在摄像头镜头之后,接近图像传感器表面。 


          滤光片按通过光谱所处波段可以分为:紫外(180~400nm)、可见光(400~700nm)、近红外(700~3000nm)、红外(3000nm~10um 以上)滤光片等。按光谱特性可分为带通、短波截止、长波截止滤光片。带通指特定波段的光通过。按带宽分为窄带和宽带,通常按带宽与中心波长的比值来区分,小于 5%为窄带,大于 5%为宽带。 
          
          光学低通滤波器(OLPF,Optical Low Pass Filter)是利用双折射晶体或者相位光栅的分光效应,形成频率域的梳状滤波器,与前端光学系统及后端图像传感器相匹配,对图像的空间高频部分信号进行衰减,能够很好的消除由于混频引入的莫尔条纹,起到低通滤波的作用。OLPF 在数码相机、监控摄像头等数字影像系统中被广泛使用。 摄像头常使用红外截至滤光片(IRCF,Infra-Red Cut Filter),工作原理是利用精密光学镀膜技术在光学基片上交替镀上高低折射率的光学膜,实现可见光区(400~630nm)高透,近红外(700~1100nm)截止,主要作用是阻止红光/红外线进入图像传感器,从而减少色偏。不同的图像传感器对红外截止滤光片的要求不同,因此各厂商红外截止滤光片产品膜系的构成也有差异,通常膜系六层到十几层,层数较多的效果较好。 

图表:无 IRCF 镜透光率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含 IRCF 镜头透光率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按照基板材质不同,红外截止滤光片可分为白玻璃和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两类。白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是在普通光学玻璃上镀膜,用于中低像素摄像头。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是在蓝玻璃上镀膜来滤除红外线(蓝玻璃吸收红外线,镀层反射红外线),能有效消除伪色,主要用于 8M 像素以上的摄像头。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具有更高的单价。随着高像素和双摄的渗透,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市场有望快速增长。 

          全球红外截止滤光片市场规模约 40~50 亿元。2015 年 IRCF 滤光片各公司市场份额分别为欧菲光 27%、水晶光电 21%、哈威特 12%、田中技研 9%、晶极光电 7%、其他24%。前五厂商占据 76%的市场份额,国内厂商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 

          iPhone X 搭载了 Face ID 功能,3D 感测摄像头需要使用窄带滤光片。3D 感测系统发射端用红外 LED 或激光器(主要是 VCSEL)对被拍摄物体发射红外光信号,如:VCSEL发射波长 940nm 的近红外光,窄带滤光片将被拍摄物体反射回的红外光信号先进行过滤,将 940nm 以外的环境光信号除去,让接收端的红外图像传感器只接收到 940nm 的近红外光信号,信号经过处理之后就获得被拍摄物体的空间信息。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6-2022年中国彩色滤光片产业专项调查与盈利战略分析报告

          红外光接收模组包含近红外图像传感器、窄带滤光片、镜头。窄带滤光片置于 3D摄像头的镜头和近红外图像传感器之间,允许近红外光通过的同时过滤环境光。窄带滤光片主要采用干涉原理,需要几十层光学镀膜构成,相比普通的 RGB 吸收型滤光片具有更高的技术难度和产品价格,这也造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窄带滤光片还可用于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手势识别、近距离传感等。 

          窄带滤光片厂商主要有 VIAVI(美国)、水晶光电(中国),此外还有布勒莱宝(Buhler)、美题龙精密光学(Materion)、波长科技(Wavelength)等。 

图表:普通 IRCF 和蓝玻璃 IRCF 滤光方式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窄带滤光片滤光方式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显示驱动芯片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厂商话语权逐渐增强 AMOLED占比有望提升

显示驱动芯片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厂商话语权逐渐增强 AMOLED占比有望提升

随着市场对高质量显示效果的需求增加,全球显示驱动芯片迎来增长机遇,行业波动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近年顶峰。随着全球显示面板产业链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包括显示驱动芯片在内的相关供应链资源也逐步向中国倾斜。此前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高度依赖进口,随着显示面板产能扩大,中国厂商在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中的话语权也逐渐增强,国产化

2025年04月08日
半导体陶瓷加热器行业:市场被寡头垄断 中国面临“卡脖子”困境

半导体陶瓷加热器行业:市场被寡头垄断 中国面临“卡脖子”困境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高效、节能、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半导体陶瓷加热器市场呈现增长态势。由于陶瓷加热器应用的薄膜沉积设备涉及到高温,氮化铝为陶瓷加热器应用主流。从产品类型来看,8寸是目前氮化铝陶瓷加热器最主要的细分产品。随着技术提高和成本降低,氮化铝陶瓷加热器有望逐步替代传统的加热元件。全球半导体陶瓷加热器生产商以日本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变压器行业分析:老旧电路改造及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市场带来增量需求

我国变压器行业分析:老旧电路改造及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市场带来增量需求

变压器是电力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在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等各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政策发力老旧电路改造,为变压器行业发展带来新增量,并且随着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及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为变压器行业创造巨大市场机遇。

2025年04月07日
技术演进 全球航空电子市场迸发活力 中国表现突出 逐渐打破海外垄断

技术演进 全球航空电子市场迸发活力 中国表现突出 逐渐打破海外垄断

中国作为航空工业主要市场之一,航空电子系统市场表现突出,其中光电系统占比较大。随着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及C919航电系统国产化率提升,中国正逐渐打破海外垄断,未来全球航空电子竞争格局或发生变化。

2025年04月06日
全球IGBT行业:中国IGBT产量增多但国产市占率仍较低 海外厂商主导地位突出

全球IGBT行业:中国IGBT产量增多但国产市占率仍较低 海外厂商主导地位突出

在技术进步及市场需求推动下,全球IGBT市场持续扩大。从国内市场看,近年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IGBT产量快速提升,但整体自给率水平仍相对较低。新能源汽车 IGBT 的价值分布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其成本与车型定位、系统功率需求深度绑定。

2025年04月06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起步晚、发展快 下游智能化需求+端侧AI提速带来巨大增长潜力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起步晚、发展快 下游智能化需求+端侧AI提速带来巨大增长潜力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浪潮兴起,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智能控制器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物件,开始渗透进入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推动市场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约3.42万亿元,五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3%。估计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在3.87万亿元。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射频 SoC 芯片行业应用终端需求强劲 未来市场增量大 低功耗与高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我国射频 SoC 芯片行业应用终端需求强劲 未来市场增量大 低功耗与高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随着AI、5G连接和边缘计算时代逐渐来临,SoC继续演变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和处理要求。AI技术成为SoC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边缘设备提供了更强大的智能处理能力。当下AI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工具,正与各行各业深度结合,赋能产业发展,在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新兴行业中,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是行业智能化的重要推手。而

2025年04月0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IGBT市场带来广阔的应用空间。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34.4%和35.5%。另外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电动智能化趋势不断加深,IGBT作为汽车电控气筒的核心部件,将随着新能源

2025年04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