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半导体行业生产环节收入占比及Fabless 模式分析 (图)

          一、芯片制造可以分为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三个环节 

          芯片设计是将系统、逻辑与性能的设计要求转化为具体的物理版图的过程,也是一个把产品从抽象的过程一步步具体化的过程。这一环节输出的是集成电路设计图纸, 晶圆制造的过程是设计成果转化成最终物理产品的过程。通过一定的工艺方式在硅片衬底上制造出电路所需要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器和电容器等元件用,并连接起来,形成具有特定计算能力的芯片(Die,裸片)。 

          封装是指把晶圆制造环节所生产的裸片放在一块起到承载作用的基板上,并把管脚引出来,然后固定包装成一个整体。芯片面积与封装面积比值可以用来衡量封装技术的先进性。 

          测试包括芯片设计中的设计验证、晶圆制造中的晶圆检测(Probe Test)和封装完成后的成品测试(Final Test)。一般将封装后的测试环节与封装环节合称为封装测试。 

          根据 WSTS 统计,2015 年全球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的收入分别约占产业链整体销售收入的 27%、51%和 22%。 

图表:IC 设计、晶圆制造和封装测试三个环节主要工艺节点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图表:晶圆制造环节收入占半导体产业链整体收入的 51%(2015 年)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半导体行业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步专业化分工的过程 

          早期的集成电路企业以 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ing)模式为主,也称为垂直集成模式,即 IC 制造商自行设计、并将自行生产加工、封装、测试后的成品芯片销售。目前这类企业典型包括三星(Samsung)、英特尔(Intel)等。半导体设备行业率先于 1960 年代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公司。此后 EDA(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企业也于 1970 年代分离出来。 

图表:半导体行业发展过程是一个逐步专业化的过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预测

          与半导体工艺技术的进步同步出现的是成本的飙升。 

          1995 年以来,芯片制造工艺经历了从 0.5 微米到目前 28nm、 16/14nm 的发展过程,从 65nm 开始,晶圆制造生产线投资呈几何级数的增长。以芯片制造过程中必须使用的光罩(MASK)为例,55nm 的 MASK 费用约为 400 万人民币,40nm 的 MASK 费用约为 700 万人民币,28nm 的 MASK 费用约为 1,500 万人民币左右,16nm 的 MASK 费用更高达 4,000 万人民币左右。晶圆厂的投资更是水涨船高,以月产 3 万片 12 寸 20nm 制程的晶圆生产线为例,建造成本约为 70 亿美元。台积电披露其最新 7nm 工厂预计投资将达到 5000 亿新台币(约合 170 亿美金)。随着集成电路制程节点的缩小,制造技术难度成倍增加,能跟随工艺发展的制造厂商越来越少。 

          三、投资规模增加催生 Fabless 模式应运而生 

          1987 年台积电(TSMC)成立,开创新提出了 Foundry 模式,专注代工生产,为客户提供芯片生产和测试服务。与台积电 Foundry 模式对应,其客户可以专注于芯片设计开发,而不需要自建工厂生产,被称为 Fabless(无工厂)模式。典型的 Fabless 公司包括 ARM、AMD 和高通等。国内绝大多数芯片企业都采用 Fabless 模式,从而避免投入巨量资金建设工厂。 

          由于 Fabless 模式充分体现了专业化分工的优势,因此被大部分集成电路设计企业采用。这一模式下芯片设计企业( Fabless )、晶圆制造代工企业( Foundry )、封装测试企业
(Package&TestingHouse)分离成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独立一环,因此也被称为垂直分工模式。

          目前虽然全球半导体前 20 大厂商中大部分仍为 IDM 厂商,如三星(Samsung)、英特尔(Intel)等,但由于近年来半导体技术研发成本以及晶圆生产线投资成本呈指数级上扬,更多的 IDM 厂商开始采用轻晶圆制造(Fab-lite)模式,即将晶圆委托晶圆制造代工企业厂商制造,甚至直接变成独立的芯片设计企业,如超微(AMD)、恩智浦(NXP )和瑞萨(Renesas)等,垂直分工已成为半导体行业经营模式的发展方向。 

图表:Fabless 模式充分体现了专业化分工的优势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垂直分工模式下,IC 设计企业( Fabless )只需要完成芯片开发与销售工作即可,晶圆制造代工企业( Foundry )与封装测试企业(Package & Testing House)通过外包的形式完成制造工作。Fabless 模式大大降低了 IC 行业的进入门槛,目前国内 IC 设计公司大多数都采用了 Fabless 模式,典型有海思半导体(HiSilicon)、展讯(SpreadTrum)等。同时一批专业代工企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如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SMIC)、长电科技等。 

图表:Fabless 模式下芯片生产加工流程示意图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投影仪市场增长引擎熄火 “出海”和“上车”能否打开百亿新空间?

我国投影仪市场增长引擎熄火 “出海”和“上车”能否打开百亿新空间?

中国投影仪市场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调整周期。一方面,电视厂商大屏化与价格下探的“降维打击”持续挤压其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行业自身也面临技术路线抉择与同质化竞争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出货量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危机之中亦蕴藏着转机。头部品牌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开启了一场全方位的“突围战”:或扬帆出海,将成熟的智能产品与商业

2025年09月18日
我国智能水表头部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行业未来增长动力足、潜力显著

我国智能水表头部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行业未来增长动力足、潜力显著

在持续的政策与市场需求推动下,我国智能水表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70亿元迅速增长至2024年的166.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85%。行业渗透率也显著提升,由2019年的33.4%上升至2024年的约53%,反映出智能水表在水务系统中正不断普及。

2025年09月18日
我国IC设计行业需求增多 长三角和珠三角引领发展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仍有待增强

我国IC设计行业需求增多 长三角和珠三角引领发展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仍有待增强

IC设计是半导体产业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了芯片的性能、功耗、成本和可靠性。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IC设计需求激增。根据数据,2020-2024年我国IC设计销售收入由3819.2亿元增长至6460.4亿元,CAGR达14.0%;预计2025年我国IC设计销售收入达

2025年09月17日
突破硅基极限 我国氮化镓(GaN)行业需求爆发 数据中心、机器人、汽车接力成长

突破硅基极限 我国氮化镓(GaN)行业需求爆发 数据中心、机器人、汽车接力成长

随着传统硅基半导体技术逐渐逼近物理极限,GaN不仅在消费电子快充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更在AI数据中心、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工业能源等高端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该行业仍面临成本控制、可靠性验证与人才短缺等挑战。未来,具备核心技术、规模化生产能力及生态合作优势的企业,将更有机会在全球第三代半导体竞争中占据主导

2025年09月16日
破局算力瓶颈 我国光路交换机(OCS)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破局算力瓶颈 我国光路交换机(OCS)行业发展前景明朗

随着“东数西算”国家工程的全面启动和人工智能驱动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长,传统数据中心网络在带宽、功耗和成本上面临严峻瓶颈。光路交换机(Optical Circuit Switch, OCS)作为一种在物理光层直接实现信号切换的革命性技术,以其超低延迟、极高带宽和绿色低耗的显著优势,正成为破局的关键。

2025年09月15日
新能源、数据中心赋能超级电容器行业 锂离子超级电容成焦点 国内龙头向顶端冲刺

新能源、数据中心赋能超级电容器行业 锂离子超级电容成焦点 国内龙头向顶端冲刺

超级电容器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轨道交通、工业、电网和消费电子等领域。2023 年我国超级电容器市场规模达 38.25 亿元,其中交通运输领域占比38.2%,工业领域占比30.8%,新能源领域占比21.8%,装备等其他领域占比9.2%。基于对我国新能源领域,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预计2029年我国超级电容器市场

2025年09月14日
AI浪潮下高端PCB铜箔行业需求激增 日韩垄断市场 中国企业有望引领新潮流

AI浪潮下高端PCB铜箔行业需求激增 日韩垄断市场 中国企业有望引领新潮流

AI服务器与分布式算力集群推动PCB产业高端化进程,高端PCB铜箔迎来发展机遇。在AI服务器领域,AI服务器对HVLP铜箔需求激增(单台用量为传统服务器的8倍),英伟达新一代Rubin平台明确采用HVLP5代铜箔配套PTFE基板,推动价值量提升。在高端封装与HD领域,极薄可剥离铜箔用于芯片封装载板,支撑先进封装技术(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抗溢胶特种膜行业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 新广益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我国抗溢胶特种膜行业重要性正在日益凸显 新广益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电子科技时代,电子产品正朝着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以及多功能的方向不断演进。在这一进程中,柔性电路板(FPC)作为一项关键技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FPC凭借其独特的性能和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成为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年09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