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制程工艺及主流技术路线分析 (图)

          自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开始以来,在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的双重作用下,IC 芯片技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考究过去五十年间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基本符合“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 18-24 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近年来随着芯片制程逐步逼近物理极限,摩尔定律出现放缓的迹象,但新技术的不断推出仍使得这一规律大致有效。

          1、制程工艺不断进步,领先水平已达到 7nm 

          制程工艺是指在生产集成电路过程中所采用的线路的宽度。线路越窄,则在相同尺寸的晶圆上可以容纳更多的电子元件,从而增加芯片的运算效率,并降低耗电量。芯片制造工艺从 1970 年代开始不断精进,从 10 微米(um)提升到当前的 10 纳米(nm)。目前国际领先的 IC 厂商均已实现 10nm 工艺的量产,代工巨头台积电(TSMC)更是领先一步,即将实现 7 纳米量产。但随着物理极限的逼近,芯片制程提升的周期在拉长,同时成本也在指数级提升,经济性变差,这都为后来者的追赶创造了机会。 

图表:台积电领先一步,率先实现 7nm 量产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 晶圆尺寸的大小决定了生产效率,12 英寸仍是主流路线 

          为了降低芯片成本,需要不断的提高生产的效率,一方面是提高产品的良率,另一方面是改进工艺,不断变大的晶圆尺寸就是发展趋势之一。芯片(chip)生产过程第一步是在圆形晶圆(Wafer)上制造出一个个集成电路,再切割成一个个长方形晶片(die),在切割的过程中必须切掉边缘部分不完整的电路。因此晶片越大,容纳的电路越多,废弃的比例越少,同时也降低了成本,但其要求的材料技术和生产技术也更高。 

图表:晶片的边缘无法使用,增大尺寸可以降低废弃比例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半导体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

          从 1970 年代至今晶圆尺寸逐步由 100mm(4 英寸)发展至当前的主流路线 300mm(12 英寸)。根据 IC Insight 统计,2016 年全球晶圆出货量为 10,738MSI(百万平方英寸),其中 300mm 晶圆占全球晶圆产能的 63.6%,预计到 2021 年,全球将有 123 家 12 英寸晶圆厂,产能占比将达到 71.2%。18 英寸晶圆技术尚未成熟,且成本高昂,需求不足,目前尚未达到量产阶段。未来几年内 300mm(12 英寸)晶圆仍将是主流技术路线。 

图表:12 英寸晶圆是未来几年的的主流技术路线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主动散热材料行业分析:热流密度激增 液冷成为市场发展新方向

我国主动散热材料行业分析:热流密度激增 液冷成为市场发展新方向

近年来,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不断增加,散热问题逐渐成为制约设备性能的瓶颈。根据相关资料,电子元器件故障发生率随工作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长,温度每升高10°C,系统可靠性降低50%,若电子元器件工作热量未能及时疏导,将发生发烫、卡顿、死机等情形。

2025年08月08日
旺盛需求、资本涌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 我国陪伴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

旺盛需求、资本涌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 我国陪伴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

随着大语言模型的突破与迭代,现其已经具备进行多轮高质量对话的能力,而这也推动陪伴机器人从“功能执行”迈向“情感共鸣”的新阶段,相较于人形机器人,陪伴机器人落地更加简单,更有望率先进入家庭场景。

2025年08月08日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智能座舱SoC芯片行业需求水涨船高 国产紧抓新技术机遇 外资巨头地位松动

着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持续攀升,智能座舱SoC芯片需求水涨船高。2024年上半年我国乘用车前装智能座舱搭载率突破70%,到年底已达到73.4%,预计2025年将跨越80%大关。2022-2023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片市场规模由88亿元增长至108亿元,预计2024年、2025年、2026年我国智能座舱SoC芯

2025年08月07日
微泵液冷行业:重构终端散热边界 AI眼镜、智能手机等设备散热市场空间正扩大

微泵液冷行业:重构终端散热边界 AI眼镜、智能手机等设备散热市场空间正扩大

在AI技术不断迭代的驱动下,芯片及电子终端产品的性能瓶颈愈发突出,微泵液冷技术相较于被动式散热在热换系数、耐弯折,技术扩展性等方面效果更好,相比于风冷方案降低90%的功耗,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2025年08月07日
华为、小米、vivo等已相继发布均热板机型 我国均热板(VC)行业市场空间或将打开

华为、小米、vivo等已相继发布均热板机型 我国均热板(VC)行业市场空间或将打开

均热板作为被动式散热中散热效率最高的方案之一,在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尤其是在消费电子领域。随着产品性能的提升以及设备的轻薄化,均热板已经成为消费电子产品散热解决方案的关键组件,并且随着智能手机等出货量增加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均热板行业市场规模为10.89亿美元,同

2025年08月06日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我国磁传感器行业技术发展路线清晰 人形机器人、汽车等催生广阔需求市场

2024年,全球磁传感器市场由霍尔效应传感器主导,市场份额约64%,磁阻技术AMR/GMR/TMR产品分别占约15.6%/6.2%/13.9%。然而,TMR传感器凭借超高灵敏度和低功耗优势,在高端领域逐步替代传统技术,并且随着技术进步与成本下降,TMR传感器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品类。

2025年08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