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2017年中国笔记本行业上游市场运营现状

导读: 2016-2017年中国笔记本行业上游市场运营现状。生产总体平稳,增速有所加快。2016年1-10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7.4%。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笔记电脑产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方向分析报告


       笔记本电脑行业上游市场发展情况

       生产总体平稳,增速有所加快。2016110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7.4%。其中10月份增速为9.3%,比9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2%2015年同期为增长0.4%),其中10月份下降1.7%2015年同期为增长3.2%),降幅比9月份扩大0.3个百分点。

       2015-201610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和出口交货值增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110月,生产电子元件30122亿只,同比增长7%。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9%,其中10月份下降0.5%9月份为增长4.6%)。

       2015-201610月电子原件月度产量(亿只)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110月,生产集成电路1063亿块,同比增长19.7%;半导体分立器件5175亿只,增长9.9%。光伏电池6148万千瓦,同比增长18%。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9%,其中10月份下降1.8%

       2015-201610月集成电路月度产量(亿块)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6110月,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2%;实现利润增长13.6%。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4.46%,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20.6%,同比收窄1.9个百分点。10月末,全行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16.0%,高于110月主营业务收入增幅8.8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增长0.7%,低于主营业务收入增幅6.5个百分点。

       2015-201610月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海关统计,110月,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9796亿美元,同比下降6.7%,其中,出口5769亿美元,下降7.9%,降幅同比扩大6.9个百分点;进口4027亿美元,下降4.9%,降幅同比扩大2.3个百分点。10月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5.7%,其中出口下降8.2%,降幅比9月份扩大0.6个百分点;进口下降1.6%9月份为增长2.4%)。

       2015-201610月电子信息制造产品出口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5-201610月电子信息制造产品进口增速情况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计算机行业出口降幅收窄,电子器件行业进口增速由正转负。出口方面,各分行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110月,通信设备行业出口1584亿美元,同比下降6.4%,其中10月份下降8.1%,降幅比9月份扩大7.5个百分点;计算机行业出口1403亿美元,下降11.0%,其中10月份下降6.9%,降幅比9月份收窄5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手机出口878亿美元,下降8.7%;笔记本电脑出口460亿美元,下降14.0%。进口方面,除电子仪器设备、电子材料和广播电视设备行业呈正增长以外,其他行业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电子器件行业进口2289亿美元,下降4.4%10月份当月下降1.6%9月份为增长4.4%)。集成电路进口1814亿美元,下降0.9%

       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明显,占比有所下降。110月,出口方面,一般贸易出口1665亿美元,同比增长4.0%,所占比重为28.9%,同比提高3.3个百分点。加工贸易出口3371亿美元,下降12.6%,所占比重为58.4%,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进口方面,一般贸易进口1189亿美元,增长8.7%,所占比重为29.5%,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口1872亿美元,下降11.2%,所占比重为46.5%,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增长,三资企业进出口降幅较大。110月,内资企业出口1876亿美元,同比下降1.2%,其中,民营企业出口1404亿美元,增长1.2%,占出口总额比重为24.3%,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出口3893亿美元,下降10.9%,其中,外商独资企业出口2926亿美元,下降10.8%,占出口总额比重为50.7%,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中外合资企业出口945亿美元,下降10.8%。进口方面,内资企业进口1332亿美元,增长6.1%。其中,民营企业进口1074亿美元,增长5.8%,占进口总额比重为26.7%,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三资企业进口2693亿美元,下降9.6%,其中,外商独资企业进口2013亿美元,下降9.2%,占进口总额比重为50.0%,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中外合资企业进口676亿美元,下降10.5%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SK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先进封装等领域发力 我国DAF胶膜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先进封装等领域发力 我国DAF胶膜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国产替代任重道远

DAF胶膜作为半导体封装关键材料,凭借厚度精准、无溢胶等优势,适用于先进封装、存储芯片、小型化/薄型化芯片封装领域。近年来我国DAF胶膜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规模不断扩容,2024年已突破12亿元。但目前行业发展仍面临双重挑战:一是DAF胶膜整体渗透率依旧处于低位;二是市场被国际巨头垄断,2024年国产化率不足5%。

2025年11月05日
高壁垒下我国行星滚柱丝杠国产替代提速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高壁垒下我国行星滚柱丝杠国产替代提速 人形机器人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曲线

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行星滚柱丝杠行业注入强劲动能。其中,工业机器人对高性能传动部件需求迫切,行星滚柱丝杠凭借优异综合性能成为重要组件,广泛应用于机械手臂直线运动模块、末端执行器精准驱动等关键环节。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为行星滚柱丝杠带来了持续的需求增量。

2025年11月04日
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市场规模回暖 本土企业国产替代加速

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市场规模回暖 本土企业国产替代加速

我国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市场,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半导体探针卡市场规模从1.35亿美元跃升至2.9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21.83%,接近全球同期复合增长率(11.9%)的两倍。

2025年11月03日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固态变压器远非传统变压器的简单升级,而是一场基于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的革命。它集电能变换、智能控制与多能接入于一体,以其高度可控、体积小巧、功能多元的绝对优势,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智能电力枢纽”。

2025年11月01日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半导体硅外延片作为制造高性能芯片的关键基础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和工业自动化等下游市场爆发的强劲拉动下,行业正迎来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已构建起从材料、设备到制造、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但在上游高品质衬底片和核心外延设备领域,仍面临进口依赖的挑战。

2025年11月01日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当前,半导体硅片行业正呈现出“大尺寸化”这一明确的技术主轴:12英寸硅片凭借其显著的成本与效率优势,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绝对主导,并持续驱动出货面积增长。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按应用领域划分,光刻胶主要包括PCB光刻胶、LCD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三大类,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近年来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10亿元以上。但行业国产化水平较低,2024年总体国产化率约25%,技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胶自给率仅 8%。不过,在政策、技术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凭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已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市场,产品远销海外并呈现显著的外向型特征。面对全球市场的增长机遇,开创电气、格力博、东成等多家电动工具本土企业积极推动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同时在技术与需求驱动下,行业持续向无绳化、锂电化、智能化等方向转型。值得一提的是,锂电类电动工具渗

2025年10月3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