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6-2017年中国显示器行业上游市场运营现状

导读: 2016-2017年中国显示器行业上游市场运营现状。随着近几年国内液晶面板企业的持续建线,国内液晶材料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在2020年之前,国内液晶材料市场将保持连年增长的趋势。2015年国内TFT液晶材料市场约190吨。

参考《2016-2022年中国平板显示产业现状分析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显示器行业上游市场发展情况

1液晶材料

随着近几年国内液晶面板企业的持续建线,国内液晶材料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在2020年之前,国内液晶材料市场将保持连年增长的趋势。2015年国内TFT液晶材料市场约190吨。

2016年,国内将新增的面板产能有京东方福州8.5代、武汉华星光电6代、武汉天马6代、友达昆山6代以及三星苏州8.5代扩产、LGD广州8.5代扩产等。考虑新增面板产能的需求,预计2016年国内TFT液晶材料需求总量将接近250吨,国内市场将占全球市场的约29%。随着更多在建产线的产能持续开出,预计至2020年国内TFT液晶材料将达470多吨的市场规模,全球占比近44%。随着国内面板企业国产化原材料采购率的提升,也将给国产液晶材料企业带来更多机会。

目前虽然国内从事液晶材料生产的企业众多,但真正形成TFT液晶材料供应的只有石家庄诚志永华、江苏和成、北京八亿液晶、南京晶美晟等几家。2015年国内TFT液晶材料企业出货约有27吨。若不考虑出口因素,2015年国内TFT液晶材料自给率为14%

根据各家材料企业新厂的建线规划,数家国内材料企业都将会形成年产100吨的产能规模。目前诚志永华和江苏和成出货量都形成出货规模,北京八亿液晶和南京晶美晟未来成长动能可期。

乐观估计,至2020年国内TFT材料企业年出货量可接近100吨。未来几年,预计国内企业的竞争格局会发生重大变化,兼并重组的可能性很高,市场排名也会呈现戏剧性变化。

当前,国内TFT液晶材料企业规模最大的两家是石家庄诚志永华和江苏和成。在营业收入方面,2015年,诚志永华收入2.9亿元,净利润4140万元;江苏和成收入2.2亿元,净利润4240万元,其中TFT液晶材料收入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5.32%

近年来,国内液晶材料企业供货产品结构有了较大突破,从以往主要以TN型为主,发展到IPSVA型比重逐步扩大。但由于下游面板产品结构提升速度不断加快,对液晶的性能要求也在逐年提升,如:更高分辨率面板要求使用高穿透率VA型液晶,提升黑色画质所采用的负性液晶等。因此,未来国内液晶产业要做大做强的关键还在于产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而这需要持续积极的研发投入和与下游面板客户的紧密合作来推动。

液晶材料在整个液晶面板中所占成本虽不高,而其重要性却极高,材料性能和稳定性极大影响面板显示性能和产品品质。基于此,液晶面板企业对液晶材料企业的要求很高、近乎苛刻,因材料更替会造成性能和良率的波动,也使得面板企业更换材料的意愿不强。

各家材料企业在发展历程中,都是经过了漫长的成长过程,在不断的失败中摸爬滚打才能取得现在的成就。不止是国内材料企业,国际巨头也是在不断的产品事故中一路走来的。

任何一家液晶材料企业的供货出现问题,都是给竞争对手带来新的机会。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看,液晶材料企业就是在比拼谁走的更稳、不出错。

此外,大量供货之后,还要面对国际巨头的专利诉讼问题。所以唯有产品品质无恙、专利无忧、面板厂采用、各批次稳定供应才能保证液晶材料企业的稳步前行。

总体来看,经过近30余年的技术储备和工业化生产后,国内液晶材料产业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离大规模占据市场已不远。

2、玻璃

回顾2016年上半年我国玻璃行业的走势,较年初相对谨慎的情绪有比较大幅度的改善。年初大部分行业人士普遍抱有悲观情绪,认为市场需求很难有出色表现,价格下行压力比较大。在房地产行业上半年一路走强的带动下,玻璃行业的供需矛盾有所缓和,整体呈现价涨量稳的趋势。生产企业经济效益增加,目前保持较低的库存水平。同时在较好的市场预期作用下,5月份下旬以来生产企业新建生产线点火和冷修复产速度明显加快。2016年上半年玻璃行业总体可概括为价涨量稳、库存降低、效益转好、复产加快

20161~4月我国浮法玻璃出口总量405686.282吨,同比去年增加7.56%;出口总金额113527862美元,同比去年减少12.52%。从2007年以后浮法玻璃原片出口有了比较大幅度的减少。一方面是国家出口退税制度的调整;另一方面是国际市场需求增量有限,建筑施工的环比增长远小于国内市场需求。再者就是随着国内加工市场的逐渐成熟,玻璃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玻璃加工制品的出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截至2016630日,我国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352条,总产能12.56亿重箱。其中在产玻璃生产线226条,在产产能8.86亿重箱;冷修停产生产线126条,停产产能3.70亿重箱。

和其他行业相同,玻璃行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僵尸企业,同时也有部分生产线退城近郊搬迁或者由于生产经营稳定而长时间停产,经过初步统计,这类生产线共有80条,产能为2.18亿重箱。因此将长时间停产、退城近郊以及其他原因形成的僵尸企业剔除后,形成统计如图。

国内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272条,总生产能力10.38亿重箱;其中在产生产线226条,在产产能8.86亿重箱;冷修停产生产线46条,停产产能1.52亿重箱。调整之前产能利用率为70.56%;调整之后为85.40%,提高的幅度比例比较大。从这些已经不具备生产能力的生产线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北、华南和东北等地区。华中、西南和西北等地区则比较少。

产能方面,受到市场需求转好和经济效益增加的影响,今年以来新建生产线和冷修复产生产线数量明显增加,而冷修停产生产线的数量明显放缓。

据了解,对于后期市场看好和出于竞争发展的需要,还有一定数量的生产线要冷修复产和停产冷修。

3、塑料

截至2015年数据统计来看,我国合成树脂及共聚物产量达7691万吨,同比增长10.5%

2005-2015年我国合成树脂产量走势图


资料来源:行业协会

2015年合成树脂产量统计(万吨)


资料来源:行业协会

五大通用塑料中PVC产量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PVC企业淘汰落后或闲置产能的步调加速,2015PVC产能达2216万吨,产能增长率为-9.7%2015PVC粉仅新增20万吨,PVC糊新增7万吨,而2014-2015年两年时间内长期停车及淘汰的PVC产能多达268万吨。从长远角度来看,伴随市场优胜劣汰的选择以及产业门槛不断提高的政策引导下,落后产能淘汰加速,供应结构转型将更有利行业长远发展。但综合来看,我国塑料原料行业规模2015年整体依然处在扩张状态,较其他大宗商品市场表现相对乐观。

塑料代表产品盈利水平变化统计(元/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通过对以上品种盈利情况来看,聚烯烃表现较为突出,上表数据为油制聚烯烃盈利情况,因国内石化生产企业以石脑油为源头进行裂解,自产乙烯直供聚乙烯生产,因此原油价格的下跌直接利好聚乙烯行业,虽然2015年以来,成本和出厂价不断创出近年来的低位,但年内统计来看,伦敦洲际交易所布伦特原油期货累计跌幅达到46%,而PE市场仅跌21%,成本跌幅明显大于价格跌幅,加之石化销售策略随时变化,使得石化整体盈利水平在2015年有所走高。

相比聚烯烃生产企业盈利水平提升,硬胶与PVC受成本下行红利却不明显,主要因其直接成本上游影响不同,通过简易流程图发现,PS/ABS受苯乙烯影响更为直接,而PVC电石法工艺路线是我国PVC行业重要的一个分支,占我国PVC产能80%左右,因此受原油直接下行影响减弱。

产品与主要原料价格变化对比(元/吨)


资料来源:行业协会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SK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市场规模回暖 本土企业国产替代加速

全球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市场规模回暖 本土企业国产替代加速

我国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市场,半导体探针卡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数据显示,2018-2022年,我国半导体探针卡市场规模从1.35亿美元跃升至2.97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21.83%,接近全球同期复合增长率(11.9%)的两倍。

2025年11月03日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政策、需求与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固态变压器行业迎爆发前夜

固态变压器远非传统变压器的简单升级,而是一场基于先进电力电子技术的革命。它集电能变换、智能控制与多能接入于一体,以其高度可控、体积小巧、功能多元的绝对优势,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智能电力枢纽”。

2025年11月01日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百亿市场迎风而起 我国半导体硅外延片行业产业链日趋完备 高端突破正当时

半导体硅外延片作为制造高性能芯片的关键基础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和工业自动化等下游市场爆发的强劲拉动下,行业正迎来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已构建起从材料、设备到制造、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但在上游高品质衬底片和核心外延设备领域,仍面临进口依赖的挑战。

2025年11月01日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12英寸成增长核心引擎 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下滑 AI算力将驱动高端需求

当前,半导体硅片行业正呈现出“大尺寸化”这一明确的技术主轴:12英寸硅片凭借其显著的成本与效率优势,已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绝对主导,并持续驱动出货面积增长。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我国光刻胶行业:晶圆产能扩张注入强劲动力 多维度协同加速国产替代

按应用领域划分,光刻胶主要包括PCB光刻胶、LCD光刻胶和半导体光刻胶三大类,其中半导体光刻胶技术壁垒最高。近年来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3年突破百亿元大关,2024年进一步增长至110亿元以上。但行业国产化水平较低,2024年总体国产化率约25%,技术难度最大的半导体光刻胶自给率仅 8%。不过,在政策、技术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外向型特征显著 锂电类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至主导地位

我国电动工具行业凭借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已发展成为全球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市场,产品远销海外并呈现显著的外向型特征。面对全球市场的增长机遇,开创电气、格力博、东成等多家电动工具本土企业积极推动国际化布局,持续拓展海外业务。同时在技术与需求驱动下,行业持续向无绳化、锂电化、智能化等方向转型。值得一提的是,锂电类电动工具渗

2025年10月31日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随着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无可争议的未来,其“核心执行器官”——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需求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这一决定模块效能与寿命的关键部件,在汽车电动化、800V高压快充平台普及以及碳化硅半导体技术革命的三重驱动下,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技术升级窗口。

2025年10月30日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智能传感器已成为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时代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之一,下游应用持续拓展并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0-2024年,受益于智能化转型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利好及应用领域拓宽,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在传感器市场的占比与重要性同步提升。

2025年10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