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电力行业电源结构及供需情况分析(图)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生产消费也呈现新常态特征。电力供应结构持续优化,电力消费增长同比提高、结构不断调整,电力消费增长主要动力呈现由高耗能产业向新兴产业、服务业和居民生活用电转换,电力供需形势由偏紧转为宽松。

          一、电力消费增速同比提高,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


          受实体经济运行稳中趋好、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转型升级以及气温等因素影响,2016 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呈现增长态势,达到 59,19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比上年提高 4.0 个百分点。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增长最快的是第三产业,其用电 7,961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11.2%,持续保持较高增速,显示服务业消费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作用突出;城乡居民生活用电 8,054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第一产业用电量 1,075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3%;第二产业用电量 42,10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9%。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 2.5%,制造业中的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零增长,而装备制造、新兴技术及大众消费品业增长势头较好,反映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效果继续显现,电力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二、电源结构继续优化,绿色比例上升

          1、装机容量结构情况

          2016 年,全国净增发电装机容量 1.2 亿千瓦、净增装机容量比上年减少 2,186 万千瓦,其中净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 7,200 万千瓦、接近上年水平,而煤电净增规模同比减少 1,154 万千瓦,电力行业控制投资节奏、优化投资结构的效果开始显现。截至 2016 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 16.5 亿千瓦,同比增长 8.2%,其中非化石能源 6.0 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较上年提高 1.7 个百分点。电源结构继续优化,绿色比例上升。

图表:2010-2016 年,我国各类型发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比重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发电量结构情况

          2016 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 59,89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5.2%。其中,水电11,807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6.2%,占全国发电量的 19.7%,比上年增加 0.2 个百分点;火电 42,886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 2.4%,占全国发电量的 71.6%,比上年降低 1.9 个百分点;核电、并网风电和并网太阳能发电量分别是 2,132 亿千瓦时、2,410 亿千瓦时和 662 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 24.4%、30.1%和 71.9%,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 0.55、0.77 和 0.43 个百分点。

图表:2010-2016 年,我国各类型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3、节能减排情况

          2015 年全国 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为 315 克/千瓦时,同比降低 4 克/千瓦时,煤电机组供电煤耗继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全国输电线路损失率 6.62%,同比上升 0.28 个百分点。2016 年,全国 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 312 克/千瓦时,同比降低 3 克/千瓦时;全国电网输电线路损失率 6.47%,同比降低 0.2 个百分点。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电力设备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

          三、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有余,较多地区发电能力阶段性过剩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16 年电力工业统计快报》统计,全国 6,000 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继续下降,2016 年全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 3,785 小时,同比降低 203 小时,是 1964 年以来的 低水平。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 4,165 小时,同比下降 199 小时;并网风电平均利用小时 1,742 小时,同比增加 18 小时,但西北、东北等地区弃风情况仍然突出;并网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小时 1,125 小时,同比下降 99 小时,降幅比上年扩大 88 小时,西北地区部分省份弃光情况较为突出。全国发电设备延续了近年来设备利用小时数逐年下滑的趋势。

图表:2001-2016 年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情况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全国范围看,煤电装机速度与电力需求速度不匹配,是造成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下滑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用电负荷峰谷差加大,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快速上升,使电力系统调峰能力明显不足,煤电调峰也使得其利用小时持续下降。

          2016 年,全国电力供需进一步宽松、部分地区过剩。分区域看,华北区域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华东、华中、南方区域供需总体宽松,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过剩。

          发电能力阶段性过剩有别于钢铁等行业的产能过剩。它是指近期发电能力过剩,通过科学规划并经过一年或几年的调控,随着全社会用电的增长,可以消化过剩的发电能力。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支柱行业,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必然产生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我国中长期电力需求形势依然乐观,电力行业将持续保持较高的景气程度水平。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显示驱动芯片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厂商话语权逐渐增强 AMOLED占比有望提升

显示驱动芯片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厂商话语权逐渐增强 AMOLED占比有望提升

随着市场对高质量显示效果的需求增加,全球显示驱动芯片迎来增长机遇,行业波动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近年顶峰。随着全球显示面板产业链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包括显示驱动芯片在内的相关供应链资源也逐步向中国倾斜。此前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高度依赖进口,随着显示面板产能扩大,中国厂商在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中的话语权也逐渐增强,国产化

2025年04月08日
半导体陶瓷加热器行业:市场被寡头垄断 中国面临“卡脖子”困境

半导体陶瓷加热器行业:市场被寡头垄断 中国面临“卡脖子”困境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高效、节能、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半导体陶瓷加热器市场呈现增长态势。由于陶瓷加热器应用的薄膜沉积设备涉及到高温,氮化铝为陶瓷加热器应用主流。从产品类型来看,8寸是目前氮化铝陶瓷加热器最主要的细分产品。随着技术提高和成本降低,氮化铝陶瓷加热器有望逐步替代传统的加热元件。全球半导体陶瓷加热器生产商以日本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变压器行业分析:老旧电路改造及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市场带来增量需求

我国变压器行业分析:老旧电路改造及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市场带来增量需求

变压器是电力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在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等各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政策发力老旧电路改造,为变压器行业发展带来新增量,并且随着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及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为变压器行业创造巨大市场机遇。

2025年04月07日
技术演进 全球航空电子市场迸发活力 中国表现突出 逐渐打破海外垄断

技术演进 全球航空电子市场迸发活力 中国表现突出 逐渐打破海外垄断

中国作为航空工业主要市场之一,航空电子系统市场表现突出,其中光电系统占比较大。随着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及C919航电系统国产化率提升,中国正逐渐打破海外垄断,未来全球航空电子竞争格局或发生变化。

2025年04月06日
全球IGBT行业:中国IGBT产量增多但国产市占率仍较低 海外厂商主导地位突出

全球IGBT行业:中国IGBT产量增多但国产市占率仍较低 海外厂商主导地位突出

在技术进步及市场需求推动下,全球IGBT市场持续扩大。从国内市场看,近年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IGBT产量快速提升,但整体自给率水平仍相对较低。新能源汽车 IGBT 的价值分布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其成本与车型定位、系统功率需求深度绑定。

2025年04月06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起步晚、发展快 下游智能化需求+端侧AI提速带来巨大增长潜力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起步晚、发展快 下游智能化需求+端侧AI提速带来巨大增长潜力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浪潮兴起,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智能控制器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物件,开始渗透进入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推动市场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约3.42万亿元,五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3%。估计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在3.87万亿元。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射频 SoC 芯片行业应用终端需求强劲 未来市场增量大 低功耗与高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我国射频 SoC 芯片行业应用终端需求强劲 未来市场增量大 低功耗与高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随着AI、5G连接和边缘计算时代逐渐来临,SoC继续演变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和处理要求。AI技术成为SoC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边缘设备提供了更强大的智能处理能力。当下AI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工具,正与各行各业深度结合,赋能产业发展,在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新兴行业中,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是行业智能化的重要推手。而

2025年04月0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应用分析功率半导体行业需求现状 中低端车型提振市场需求

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IGBT市场带来广阔的应用空间。一方面,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产量和销量不断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分别34.4%和35.5%。另外一方面,随着新能源电动智能化趋势不断加深,IGBT作为汽车电控气筒的核心部件,将随着新能源

2025年04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