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目前ISR 系统主要以雷达和卫星为主 其中雷达是信息化战争的“千里眼”

导读:目前ISR 系统主要以雷达和卫星为主  其中雷达是信息化战争的“千里眼”。ISR 系统,主要承担预警探测、情报侦察、导航定位等任务,目前以雷达和卫星为主。

      参考《2017-2022年中国雷达产业竞争现状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ISR 系统,主要承担预警探测、情报侦察、导航定位等任务,目前以雷达和卫星为主。

 

      雷达是信息化战争的“千里眼”。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速度和其他特性的军用电子装备,可以在警戒、引导、武器控制、侦察、航行保障、气象观测、敌我识别等方面获得广泛应用,雷达是信息化战争的“千里眼”,是战场态势信息最重要的来源,也是我国国防军工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方向之一。按照用途,雷达可以分成军用、民用两类,其中军用雷达可进一步分为探索和警戒雷达、引导指挥雷达、火控雷达、制导雷达、战场监视雷达和雷达导航,民用雷达可分为气象、空管、宇航、遥感雷达。军用雷达技术是当前演进和更新最快的军事技术之一,未来雷达将围绕天线技术,成像技术,工作波段,探测距离重点突破,因此相控阵雷达,合成孔径雷达,毫米波雷达,超视距雷达是雷达的发展趋势。

 

       全球军用雷达市场规模稳定增长,机载雷达主导,大公司垄断。

       Marketsandmarkets 数据显示43,2015 年全球军用雷达市场达110.2 亿美元,预计到2020 年将达到130.4 亿美元,年均增长率3.42%。据StrategicDefense Intelligence 发布的《全球军用雷达市场2015-2025》预测,未来十年机载雷达的价值占比35.6%,陆基和海上雷达分别占27.3%和17.2%,声呐和天基雷达占剩余19.8%。《预测国际》预测了未来十年全球雷达制造商前5 位的公司依次是:雷神、诺斯罗普•格鲁曼、MEADS、罗克韦尔•柯林斯、洛克希德•马丁,并且这5 家公司的销售额在2011 年-2020 年约占市场总额的46.5%。

 

        未来十年我国军用雷达总市场规模约3776 亿元。我国军用雷达市场已迈入高速增长阶段,根据前瞻研究院44,2025 年中国军用雷达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7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1.5%。未来十年军用雷达市场总规模将达到3776 亿元,其中海空军主战装备雷达市场规模将达到937.2亿元,占比攀升至24.8%。

        未来十年我国军用雷达市场规模约3776 亿元

 

         整机研制基本被国企垄断,中电科实力最强。军用雷达产品复杂且研发周期长,资金和技术壁垒高,除此之外具有涉密性质,行业壁垒较高,因此军用雷达整机的设计和制造,主要以央企研究所和地方国企等为主,尤以中电科集团的14 所和38 所为代表。除了整机研制,雷达还包括核心部件和原材料,以及仿真测试,在这些领域,也基本以国企内部研究机构配套为主,比如四创电子为其大股东38 所提供雷达电源,另外部分民企凭借在某垂直领域的专长参与进来,如雷科防务提供雷达信号处理机,振芯科技提供数字式频率合成器的T/R 组件,华讯方舟提供天线等。此外,由于雷达的设计和研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测试,因此雷达仿真测试显得较为关键,如航天发展的子公司南京长峰提供室内射频仿真试验系统、有源靶标模拟系统和仿真雷达系统,天银机电的子公司华清瑞达提供雷达干扰信号模拟器和雷达目标回波模拟器等。

 

        全球军用ISR 卫星市场规模可达35 亿美元。自20 世纪50 年代首颗卫星发射以来,人类航天活动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在21 世纪前后的高科技局部战争中,军事卫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被誉为现代信息化作战能力的“倍增器”。目前以侦察卫星、预警卫星、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为代表的卫星可实现卫星覆盖全域,功能包括信息侦察、导弹预警、指挥通信、支持精确作战等。根据报告《The Global Military Satellite Market2015-2025》显示,2025 年全球军用卫星市场将达97 亿美元,相比现在的57 亿美元市场规模提高了70%以上,其中,情报、监视、侦察(ISR)卫星将占整个市场的36%,按此比例,预计到2025 年ISR 类卫星规模达35 亿美元。

        我国军用ISR 类卫星未来重点方向:高分辨率的侦察预警卫星。近几年,我国军用卫星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提升飞快,根据《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现有“尖兵”系列侦察卫星以及“前哨”系列红外预警卫星45。我国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发展至第三代,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发展至第二代合成孔径雷达,但是与美国差距依旧很大,美国多年前的光学成像侦察卫星“KH-11”已达到最高0.1 米的分辨率,早在20 多年前其雷达成像侦察卫星"长曲棍球"上就使用X 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实现了最高0.3 米的分辨率。预警卫星方面,美国已建成第三代天基红外系统,我国差距仍较明显,预计未来侦察和预警卫星是我国重点发展方向。

        航天五院垄断卫星设备,民营企业参与终端设备竞争。军用卫星主要包括太空的卫星设备和地面的终端设备,其中,卫星设备因其涉密性高,技术门槛极高,被航天五院所垄断,据报道称,五院占据我国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研制市场份额85%以上46;终端设备中,可分成芯片及模块化产品、软件类产品以及终端集成产品,较多民营企业涉足该领域,以振芯科技、北斗星通和海格通信为代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关节轴承行业空间广阔 人形机器人等带来新增点 龙溪股份国际竞争力较强

中国关节轴承行业空间广阔 人形机器人等带来新增点 龙溪股份国际竞争力较强

得益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工业生产的扩张,关节轴承整体需求稳健,全球市场空间为100亿元左右。中国关节轴承市场空间约为 10-15 亿元,其中,航空航天领域对关节轴承的需求最大,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关节轴承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如机械设备、人形机器人等,将为关节轴承市场需求带来新增长点。目前,关节轴承在国内轴承市场中占比仍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单列圆锥滚子轴承(TRB)行业分析: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需求规模超万只

我国单列圆锥滚子轴承(TRB)行业分析: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需求规模超万只

2025年作为“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大基地、海风项目的集中并网,并且风电产业链“内卷”缓解,单列圆锥滚子轴承(TRB)市场有望量价齐升。此外,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明显,TRB主轴需求爆发,预计2025年有望超过一万只。

2025年04月17日
晶圆级封装(WLCSP)行业分析:全球供给有限 车规CIS成市场需求扩张新引擎

晶圆级封装(WLCSP)行业分析:全球供给有限 车规CIS成市场需求扩张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L3及以上乘用车实施政策和法规,智能驾驶加速渗透,对车用影像传感芯片市场的需求不断上升,所以车规CIS成WLCSP行业需求扩张新引擎。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汽车CIS出货量为354百万颗,同比增长10,预计2029年出货量将达到755百万颗,同比增长约为16%。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但国产化率较低 晶圆厂自建厂占主要市场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但国产化率较低 晶圆厂自建厂占主要市场

半导体掩膜版为掩膜版最大细分市场,占比远高于LCD、OLED、PCB掩膜版。掩膜版是半导体晶圆制造的关键的材料,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芯片制程微型化、特色工艺多样化、晶圆厂扩产催生半导体掩模版需求,国内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增速已快于全球。

2025年04月15日
智能手机电子硬件代工行业:IDH和ODM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市场呈三强争霸格局

智能手机电子硬件代工行业:IDH和ODM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市场呈三强争霸格局

在发展初期,我国电子硬件代工以IDH 模式为主,随着IDH领域竞争愈发激烈以及品牌厂商要求提高,一些同时具备研发设计能力、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的产品设计生产服务商逐渐从 IDH 模式转型为 ODM 模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应用拉动全球NOR Flash行业复苏 产品趋向大容量 市场被寡头垄断并向中国企业倾斜

新型应用拉动全球NOR Flash行业复苏 产品趋向大容量 市场被寡头垄断并向中国企业倾斜

随着智能手机持续取代功能机,其更多使用容量更大、成本更具优势的NAND Flash,导致2006-2016年全球NOR Flash市场规模持续萎缩。2017 年以来,TWS耳机、AMOLED、物联网等新型应用逐渐拉动市场需求,NOR Flash行业复苏。随着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以及工业4.0的快速发展,大容量存储已成

2025年04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