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4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发展态势分析,近年来,CPU、存储器、数字电视芯片、智能手机芯片等各个领域已经形成了国际企业垄断的局面,行业进入的资金、技术、规模壁垒快速攀升。包括移动芯片在内,国内有近8成的集成电路需要进口,高端芯片进口依存度超过90%。
一是政策扶持不断出台,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2013年8月1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提到国家、地方和社会资金要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13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在深圳、杭州、上海调研时强调,加快推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是中央做出的战略决策。据此市场形成了强烈的预期,国务院或将会出台史上最强扶持政策。目前,工信部等相关部委正在积极制定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相关文件。未来针对集成电路制造企业的相关优惠细则也将陆续出台,从而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减轻企业负担。这将完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对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长期健康发展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二是行业发展水平与国际差距逐步加大,主导能力较弱。中国报告网在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市场格局调研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2013-2017)》中提到,近年来,CPU、存储器、数字电视芯片、智能手机芯片等各个领域已经形成了国际企业垄断的局面,行业进入的资金、技术、规模壁垒快速攀升。包括移动芯片在内,国内有近8成的集成电路需要进口,高端芯片进口依存度超过90%。以手机为例,由于国内芯片制造厂商在技术研发能力上与高通存在巨大差距,目前国内3G和4G手机都大量使用高通提供的移动芯片。发展领先的国外大企业通过不断加快先进技术研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方式进一步巩固优势地位,而我国从芯片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专用设备和材料等产业链各个环节都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加上产业投资的不足,我国企业突围和提升的难度进一步增加。
三是产业链联动机制尚未建立,产业生态环境有待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受限制于终端行业的发展,产品主要应用于网络通信与计算机、IC卡及智能标签、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类电子等领域,电子行业的元件、器件都面临着上下游兼容匹配的问题,具有市场先发优势的垄断很难被后来者打破,全球PC产业的CPU都为英特尔和微软的WINTEL联盟所控制,所以集成电路行业不仅是技术的竞争,更面临着产业生态系统建设和产业链的竞争。同时,国内芯片产品主要以中低端为主,CPU、DSP等高端芯片产品主要依靠进口,严重影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国家信息安全的建设。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