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触摸屏市场将迎来调整阶段,,2012年虽然价格战的苗头开始显现,但由下游需求巨大,企业的业务仍然保持良性增长。去年下半年,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已经在60%左右,按理说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即将画上句号。但由于PAD市场持续走强,行业应用新领域不断出现,业内对触摸屏的前景依然十分爆棚。
被资本市场热捧的触摸屏概念渐渐遭到冷遇。业内人士指出,企业竞争加剧、技术路径方向
未明、市场低于预期等因素是导致触摸屏行业转冷的主要原因。从财务数据看,上市公司的高增长今年已基本终结,业绩增速放缓使得市场难以给出更高的估值。
下半年以来,触摸屏市场频现利空。触摸屏技术先行者牧东选择退出、业内龙头台湾TPK将部分产能关停。在A股市场,大量并购重组和借壳案例出现。业内人士指出,这是行业处于底部整合的重要信号。
高增长终结
2007年横空出世的iPhone使得触摸屏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尽管苹果的体量有限,手机产业借此步入触摸屏时代,大量的更新换代需求使得行业的成长速度屡屡超过预期。在2011年之后,国产手机以低价战略异军突起,最大一块存量市场需求被激活。
财务数据显示,2012年大部分触摸屏企业仍处于高增长阶段。欧菲光、万顺股份的年收入增长超过150%,长信科技、汇冠股份年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净利润方面,欧菲光扣非净利润增幅高达2790%,万顺股份、长信科技净利润增幅分别为57%和22%。
中国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触摸屏市场行情动态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13-2017)》提到,2012年虽然价格战的苗头开始显现,但由下游需求巨大,企业的业务仍然保持良性增长。去年下半年,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已经在60%左右,按理说行业的爆发式增长即将画上句号。但由于PAD市场持续走强,行业应用新领域不断出现,业内对触摸屏的前景依然十分爆棚。
由Wintel主推的超极本即是鲜明一例。英特尔方面推动Hasewell架构的处理器研发,使得笔记本更轻薄省电,微软则推出win8操作系统从软件上予以完善。由于两大巨头对产品推广不遗余力,当时业内普遍认为2013年超极本市场将媲美前期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
但进入2013年下半年以来,业内对超极本的预期彻底落空。一位供应链人士在10月份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由于之前的库存居高不下,Hasewell架构的超极本出货今年将低于预期。而可穿戴市场今年多集中于概念炒作,被业内拭目以待的三星智能手表GEAR在推出后也被市场认为无新意。
上述分析师表示,价格战仍是行业的主旋律,且短期不会改变。而下游应用市场成长趋缓,也使得企业“薄利多销”的战略落空。三季报显示,欧菲光、万顺股份今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为134%和47%,虽然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77%和21%,但成长性下降趋势明显。而处于困境中的莱宝高科前三季度收入实现同比57%的增长,但扣非净利润依然同比下降62%,可谓增收不增利。产业整合加剧“外围困境非企业所能控制,触摸屏企业赖以生存更多要靠业内整合。”信利光电产品总监陈学彬表示。
近期触摸屏行业内部调整的信息频出。显示触控领域先行者牧东光电宣布苏州生产基地以5100万美元价格出售,借此退出触摸屏行业;台湾触控龙头TPK宣布厦门威鸿光学停产;另一家台湾触控厂商洋华为了控制成本,将大陆部分产能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越南转移。大陆企业方面,长信科技宣布收购模组厂深圳德普特光电;星星科技宣布收购深圳深越光电;欧菲光则在年初完成接近15亿元的融资后,三季度又宣布40亿元的定增计划。
对比之下不难发现,大陆触摸屏企业正处于替代台湾的过程之中,而各家选择的方向不尽相同。长信科技整合上下游降低产业链成本,星星科技为了寻找产能出海口,欧菲光则继续全产业链高举高打以稳固行业地位。
陈学彬表示,在2011年时触摸屏行业产能就非常分散,由于下游危机还没显现,行业整合进度有所放缓。目前整个行业到了非“整”不可的时候,长期来看触摸屏行业强者愈强的趋势已不可逆转。对于信利光电的策略,陈学彬表示明年同样会继续加大产能,这是大企业要走的方向。
技术方向雾里看花
关于技术的争论迟迟没有进展,也是触摸屏行业所面临的一大问题。分析人士认为,电子行业对技术的替代十分敏感,当前技术发展路径尚不明确,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也较大。上一次触摸屏技术的更新换代曾使得部分企业受到严重影响。自苹果推出iPhone之后,双层玻璃结构的(GG)触摸屏被业内视为主流,但成本高居不下。2010年前后,薄膜式(GF)触控屏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触摸屏的成本,给终端市场带来了深厚的影响,欧菲光和万顺股份即是这一轮技术更新换代的大赢家。欧菲光押宝GF大获全胜,使得其在中低端市场占有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并成为三星的供应商。万顺股份则主要做GF触摸屏必须使用的ITO导电薄膜,成为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然而,当前触摸屏的技术路径却让人业内高呼看不懂,无论是OGS、MetalMesh、oncell、incell均呈割局态势。“未来一定会有标准成为主流,但这次技术进化有点慢。”上述分析师表示。
上市公司方面,莱宝高科倾向于OGS,欧菲光则是GF和MetalMesh并举,深天马的incell产品已经成型。也有不少厂商选择观望,仍以做GF、PF等中低端产品为主。也有部分大厂选择尽介入更多的领域,信利光电即在GF、OGS、MetalMesh上都有涉足。陈学彬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技术替代是大势所趋,但GF方案短期内不会被完全取代。且中国企业多是技术跟随者,
走一步看一步多是不少企业目前的想法。对于明年的触摸屏市场,陈学彬认为几大领域值得关注,首先是大企业经过一轮资源整合后明年的成果究竟如何;第二是超极本、可穿戴等蓝海市场能否达到预期;第三是看谁能够抢到国际巨头和台湾企业的优质订单。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