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薄膜可变电容器产品分析

导读:薄膜可变电容器产品分析,所谓薄膜可变电容器是指在Si电路板上通过薄膜法形成电介质,树脂封装。而电介质薄膜材料则采用了高介电常数系列的陶瓷材料钛酸钡(BaTiO3:以下简称BT)系列材料。陶瓷电容器中使用的强电介质材料包含了BT系列材料等,因此当向电介质施加电场的时候,它具有相对介电常数变化(减少)的直流偏置特性。

      近年来利用13.56MHz左右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FieldCommunication:以下简称NFC),以代表性的智能手机等小型移动设备为契机,逐渐向平板和PC市场以及可穿戴设备等延展开来。

      可是,由于不同用途和不同地域的关系NFC通信规格的上升趋势导致每个规格的最佳共振频率范围不同。此外,根据NFC功能(卡模拟功能、读写功能等)的不同最佳共振频率范围也不同。另外也不得不考虑NFC天线电感值的变化。因此,为了相对简单地具备NFC的功能,共振频率匹配装置的必要性正在逐渐提高。

      村田制作所通过特有的电容器技术和薄膜微细加工技术,利用控制电压达到控制静电容量的效果,将薄膜可变电容器产品化。

      本产品是NFC的一种,使用于FeliCa应用中,不仅可以调整NFC/FeliCa的频率还可以作为静电容量可变素子用于各种应用。

      何为薄膜可变电容器?

      所谓薄膜可变电容器是指在Si电路板上通过薄膜法形成电介质,树脂封装。而电介质薄膜材料则采用了高介电常数系列的陶瓷材料钛酸钡(BaTiO3:以下简称BT)系列材料。陶瓷电容器中使用的强电介质材料包含了BT系列材料等,因此当向电介质施加电场的时候,它具有相对介电常数变化(减少)的直流偏置特性。

      薄膜可变电容器活用了直流偏置特性,是一种可以通过控制电压来调整静电容量的功能性设备。此外,通过薄膜法将电介质层变薄,从而提升了施加于电介质的电场强度,实现了通过低电压获得相对较大的静电容量变化率的目标。

      另外,由于使用了高介电常数系列材料,可以通过反复施加电压来最佳地控制电介质的组成,例如像静电容量值的偏差(直流偏置老化特性)、静电容量变化的迟滞特性这样的课题。在NFC的场合下,通过调整共振频率的应用确保零问题使用。

      薄膜可变电容器的优势

      以下将对NFC中共振频率调整应用的代表示例进行说明。NFC是将天线跟电容器并联的,将共振频率调整在13.56MHz左右从而实现了良好的通信距离。在并联的电容器部分中通过使用薄膜可变电容器达到以下3个优点。

      1.Finetuning

      不管天线的电感值如何变化,都可以调整每个终端的最佳频率。(现在大多是在FeliCa终端进行)

      2.Dynamicmatching

      随时控制电压,自由变化的特点,不管是NFC通信规格还是NFC功能(卡模拟功能、读写功能等),都可以调整到最佳匹配状态。

      3.Standardizationofmatchingcircuit

      由于使用了薄膜可变电容器可将终端和天线每个不同的匹配电路标准化(共通)。

      薄膜可变电容器的使用方法

      以下介绍在NFC的匹配电路中用薄膜可变电容器调整共振频率的3个可行方法。

      第一,如图2(a)所示,利用能控制电压生成的电压输出DA转换器(DAC)调整静电容量。

      第二,如图2(b)所示,从NFC用IC等GPIO端口生成控制电压来调整静电容量。GPIO是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的简称,是IC芯片提供的输出端子的一种。特定用途和信号尚未明确,但可以根据软件指令进行任意的输出变化。比如说,软件指示为输入“0”的话则为0V,指示为输入“1”的话则有可能会执行输出3V的操作。如果利用GPIO的输出端子的话,如果收到的是0V、3V这两个值的输出信号,那么执行的操作就是通过2n的电子元件的组合来实现合成2n的阻抗电压。

      第三,如图2(c)所示,利用脉搏波的电压通过调整脉搏幅度(PulseWidthModulation:以下简称PWM)生成控制电压,调整静电容量。和例2一样,利用了NFC用IC的GPIO端口,在0V/3V2个值的信号下形成脉搏波形。

      产品一览

      薄膜可变电容器的产品阵容如表1所示。1.3×0.9mm尺寸的LXRW19V系列、1.95×1.4mm尺寸的LXRWJFV系列已经产品化。

      静电容量可变特性如图3所示,当施加控制电压为0~3V时,配备了60~39pF范围、30~20pF范围的2个类型。

      此外,LXRWJFV系列还搭载了从NFC天线端口等到NFC用IC侵入的静电放电(ESD)的保护功能。

      今后的展望

      手机/智能手机中电池占据空间的扩大以及多功能化导致了搭载元器件的增加,NFC功能的搭载可以促进电路板面积的缩小。因此,能够形成相对节省空间的匹配电路的薄膜可变电容器就进一步地解决了小型化的课题。

      此外,由于各种NFC用IC,NFC天线条件使得匹配电路的种类繁多,可以在最佳条件下应对各种case,扩大了静电容量的可变范围,同时也扩充了静电容量值的阵容。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美国“对等关税”措施简析我国半导体行业现状——国内自主可控已有一定基础

从美国“对等关税”措施简析我国半导体行业现状——国内自主可控已有一定基础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日本、韩国分别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4%、25%。白宫表示,基准关税税率将于4月5日凌晨生效,对等关税

2025年04月09日
显示驱动芯片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厂商话语权逐渐增强 AMOLED占比有望提升

显示驱动芯片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厂商话语权逐渐增强 AMOLED占比有望提升

随着市场对高质量显示效果的需求增加,全球显示驱动芯片迎来增长机遇,行业波动增长,2021年市场规模达近年顶峰。随着全球显示面板产业链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包括显示驱动芯片在内的相关供应链资源也逐步向中国倾斜。此前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高度依赖进口,随着显示面板产能扩大,中国厂商在显示驱动芯片市场中的话语权也逐渐增强,国产化

2025年04月08日
半导体陶瓷加热器行业:市场被寡头垄断 中国面临“卡脖子”困境

半导体陶瓷加热器行业:市场被寡头垄断 中国面临“卡脖子”困境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高效、节能、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半导体陶瓷加热器市场呈现增长态势。由于陶瓷加热器应用的薄膜沉积设备涉及到高温,氮化铝为陶瓷加热器应用主流。从产品类型来看,8寸是目前氮化铝陶瓷加热器最主要的细分产品。随着技术提高和成本降低,氮化铝陶瓷加热器有望逐步替代传统的加热元件。全球半导体陶瓷加热器生产商以日本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变压器行业分析:老旧电路改造及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市场带来增量需求

我国变压器行业分析:老旧电路改造及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市场带来增量需求

变压器是电力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有电压变换、电流变换、阻抗变换、隔离、稳压(磁饱和变压器)等,在发电、输电、配电、电能转换等各个环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政策发力老旧电路改造,为变压器行业发展带来新增量,并且随着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及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为变压器行业创造巨大市场机遇。

2025年04月07日
技术演进 全球航空电子市场迸发活力 中国表现突出 逐渐打破海外垄断

技术演进 全球航空电子市场迸发活力 中国表现突出 逐渐打破海外垄断

中国作为航空工业主要市场之一,航空电子系统市场表现突出,其中光电系统占比较大。随着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及C919航电系统国产化率提升,中国正逐渐打破海外垄断,未来全球航空电子竞争格局或发生变化。

2025年04月06日
全球IGBT行业:中国IGBT产量增多但国产市占率仍较低 海外厂商主导地位突出

全球IGBT行业:中国IGBT产量增多但国产市占率仍较低 海外厂商主导地位突出

在技术进步及市场需求推动下,全球IGBT市场持续扩大。从国内市场看,近年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我国IGBT产量快速提升,但整体自给率水平仍相对较低。新能源汽车 IGBT 的价值分布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其成本与车型定位、系统功率需求深度绑定。

2025年04月06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起步晚、发展快 下游智能化需求+端侧AI提速带来巨大增长潜力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起步晚、发展快 下游智能化需求+端侧AI提速带来巨大增长潜力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浪潮兴起,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智能控制器作为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物件,开始渗透进入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推动市场不断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约3.42万亿元,五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3%。估计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在3.87万亿元。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射频 SoC 芯片行业应用终端需求强劲 未来市场增量大 低功耗与高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我国射频 SoC 芯片行业应用终端需求强劲 未来市场增量大 低功耗与高性能要求不断提升

随着AI、5G连接和边缘计算时代逐渐来临,SoC继续演变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和处理要求。AI技术成为SoC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边缘设备提供了更强大的智能处理能力。当下AI作为重要的生产力工具,正与各行各业深度结合,赋能产业发展,在自动驾驶、智能家居等新兴行业中,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是行业智能化的重要推手。而

2025年04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