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3D NAND存储芯片应用需求大增 存储大厂纷纷扩产

       导读: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越来越强大,用户需要更大的存储容量存应用程序和资料,再加上用户对电影、照片等超高清画质的要求,目前的手机存储空间依然不够用。

       相关报告《2017-2022年中国IC芯片产业竞争现状调研及十三五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越来越强大,用户需要更大的存储容量存应用程序和资料,再加上用户对电影、照片等超高清画质的要求,目前的手机存储空间依然不够用。为了给用户、专业级玩家提供超大容量的存储空间,高分辨率摄影和 4K 视频录制,以及满足图形处理密集型的多媒体虚拟现实和游戏任务,2016 年已有很多旗舰机增加 128GB 容量选择,比如:iPhone 7、Galaxy S7、乐视 Max Pro、小米 5、vivo Xplay 5、OPPO R9Plus 等。
  同时,笔记本电脑已经开始由 HDD(机械式硬盘)向 SSD(固态硬盘)迁移,原因在于 SSD 具有低耗电、耐震、稳定性高、耐低温等优点。SSD 利用 NAND Flash 特性,以区块写入和抹除的方式来作读写的功能,因此在读写的效率上,非常依赖闪存技术的发展。
                                   iPhone 7 采用 128G的 NAND flash 芯片



                            随机读写以及开机速度是 HDD 永远追不上 SSD的地方



  现有的2D NAND FLASH 闪存技术始终无法突破 128G 的瓶颈, 主要是受到存储颗粒规格、手机内部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所以3D NAND FLASH 应运而生 , 彻底解决2D 平面型闪存的缺陷,使用更先进的制程,增加存储密度,同时避免各级之间相互干扰的问题。 基于更加先进制造工艺的3D NAND 需要更高质量的大硅片为物理基础。
                                   3D NAND 与2D NAND 的区别



                                   主流厂商的的3D NAND 工艺节点



  三星是 3D NAND 技术领导者,三星 2016 年扩大 48 层 3D NAND 量产,并计划在年底实现 64 层 TLC V-NAND 量产,而基于 48 层 3D NAND 技术,NAND Flash 容量可提高至 256Gb。基于 3D NAND 容量和高性能优势,三星已全面将 V-NAND 应用到 SSD中,如今正在加快导入到嵌入式产品 UFS 和闪存卡中应用。
  东芝的 3D 技术也采用的是 48 层,除了改建的 Fab 2 将在 2016 年投产外,还计划在 2016-2018 年期间投资 70 亿美元,在三重县四日市买地建新厂 Fab 6,专门作 3DNAND;SanDisk 也开始进行 3D NAND Flash 初期小量试产,它的 M14 厂第 2 阶段将从 2016 年下半年加入生产行列,满足 3D NAND Flash 市场需求;美光目前已将 3DNAND 的样本送往客户进行测试,新建的 Fab 10x 工厂预计将在 2016 下半年开始投产新一代的 3D NAND;英特尔的大连厂将投资 55 亿美元,把原先的 12 英寸逻辑电路生产线改造后量产 3D NAND,时间在 2016 Q4;日经新闻报导,SK 海力士于 2016 年 2 月宣布将砸 15.5 兆韩元(125 亿美元),再盖一座新存储器工厂,新厂预计将在 2018 年正式动工、2019 年投产。
  另有国内方面,武汉新芯计划投资 240 亿美元,加入 3D NAND 制造,预期 2018年实施量产。它的研发工作己经准备了两年,并与 Spansion、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等合作,目前己完成 8 层 NAND 芯片。
                                          三星 3D NAND 技术节点



                                          3D NAND 芯片技术难度大



  国际存储大厂纷纷投入3D NAND 晶圆的怀抱, 领先者如三星继续扩大晶圆制造的规模,追随者如东芝、美光、英特尔等也加大投资力度 ,奋力追赶。3D NAND 的投资热潮将刺激 300mm 大硅片的需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品升级带动平板显示掩膜版行业增长 市场向海外头部集中 国产竞争力待提升

产品升级带动平板显示掩膜版行业增长 市场向海外头部集中 国产竞争力待提升

平板显示仅次于半导体,为掩膜版第二大下游市场。掩膜版作为平板显示关键核心材料,市场增长受益于全球显示产业向中国转移,以及产品精细化升级,目前我国平板显示掩膜版市占率已经超过了韩国成为全球第一。

2025年04月20日
中国关节轴承行业空间广阔 人形机器人等带来新增点 龙溪股份国际竞争力较强

中国关节轴承行业空间广阔 人形机器人等带来新增点 龙溪股份国际竞争力较强

得益于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工业生产的扩张,关节轴承整体需求稳健,全球市场空间为100亿元左右。中国关节轴承市场空间约为 10-15 亿元,其中,航空航天领域对关节轴承的需求最大,随着新兴产业的崛起,关节轴承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如机械设备、人形机器人等,将为关节轴承市场需求带来新增长点。目前,关节轴承在国内轴承市场中占比仍

2025年04月18日
我国单列圆锥滚子轴承(TRB)行业分析: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需求规模超万只

我国单列圆锥滚子轴承(TRB)行业分析:市场有望量价齐升 需求规模超万只

2025年作为“十四五”的收官之年,大基地、海风项目的集中并网,并且风电产业链“内卷”缓解,单列圆锥滚子轴承(TRB)市场有望量价齐升。此外,风电机组大型化趋势明显,TRB主轴需求爆发,预计2025年有望超过一万只。

2025年04月17日
晶圆级封装(WLCSP)行业分析:全球供给有限 车规CIS成市场需求扩张新引擎

晶圆级封装(WLCSP)行业分析:全球供给有限 车规CIS成市场需求扩张新引擎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L3及以上乘用车实施政策和法规,智能驾驶加速渗透,对车用影像传感芯片市场的需求不断上升,所以车规CIS成WLCSP行业需求扩张新引擎。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汽车CIS出货量为354百万颗,同比增长10,预计2029年出货量将达到755百万颗,同比增长约为16%。

2025年04月16日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但国产化率较低 晶圆厂自建厂占主要市场

我国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但国产化率较低 晶圆厂自建厂占主要市场

半导体掩膜版为掩膜版最大细分市场,占比远高于LCD、OLED、PCB掩膜版。掩膜版是半导体晶圆制造的关键的材料,随着全球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芯片制程微型化、特色工艺多样化、晶圆厂扩产催生半导体掩模版需求,国内半导体掩膜版市场规模增速已快于全球。

2025年04月15日
智能手机电子硬件代工行业:IDH和ODM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市场呈三强争霸格局

智能手机电子硬件代工行业:IDH和ODM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市场呈三强争霸格局

在发展初期,我国电子硬件代工以IDH 模式为主,随着IDH领域竞争愈发激烈以及品牌厂商要求提高,一些同时具备研发设计能力、生产能力、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的产品设计生产服务商逐渐从 IDH 模式转型为 ODM 模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应用拉动全球NOR Flash行业复苏 产品趋向大容量 市场被寡头垄断并向中国企业倾斜

新型应用拉动全球NOR Flash行业复苏 产品趋向大容量 市场被寡头垄断并向中国企业倾斜

随着智能手机持续取代功能机,其更多使用容量更大、成本更具优势的NAND Flash,导致2006-2016年全球NOR Flash市场规模持续萎缩。2017 年以来,TWS耳机、AMOLED、物联网等新型应用逐渐拉动市场需求,NOR Flash行业复苏。随着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以及工业4.0的快速发展,大容量存储已成

2025年04月11日
多晶硅行业: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统治地位持续强化 市场需求旺盛但价格承压下行

多晶硅行业: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统治地位持续强化 市场需求旺盛但价格承压下行

在光伏行业快速发展驱动下,近年来我国多晶硅产能和产量快速增长;同时我国在全球多晶硅供应链中的统治地位持续强化,产能和产量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受市场供需错配加剧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多晶硅价格承压下行,同比下降39.5%。我国多晶硅行业虽维持较高集中度格局,但自2022年起,随着新玩家产能释放,其集中度逐渐下

2025年04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