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电子级半导体硅片主要的用途是,通过供给晶圆代工厂, 采用各类制程工艺加工为裸芯片,然后经过封装和测试变成模块化的可用芯片,应用到不同的电子终端中,所以晶圆代工厂是电子级半导体硅片的主要客户。
相关报告《2017-2022年中国半导体行业竞争态势及十三五运行态势预测报告》
电子级半导体硅片主要的用途是,通过供给晶圆代工厂, 采用各类制程工艺加工为裸芯片,然后经过封装和测试变成模块化的可用芯片,应用到不同的电子终端中,所以晶圆代工厂是电子级半导体硅片的主要客户。
集成电路完整产业链结构图,晶圆代工厂是电子级硅片的主要客户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晶圆代工产业规模,2004 年为164.15 亿美元,2008 和 2009 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行业规模负增长,2015 年市场规模增长到 488.91 亿美元,2004-2015 年的复合年均增速为 10.4%。
2004-2015 年全球晶圆代工市场规模及增速
近球十年来,全球IC 晶圆代工业务主要由五大厂商掌控,分别是台积电 、 台联电 、德格罗方德(由 AMD芯片代工部门和特许半导体合并而成)、三星和中国大陆的中芯国际,五家企业的份额总和为80%左右。
2004-2015年全球晶圆代工企业市场份额情况
其中,台积电牢牢占据第一的位臵,份额长年在保持在50% 左右,2015 年的市场份额为 54.3%,是全球晶圆代工当之无愧的龙头。台积电2015 年收入 264.39 亿美元,同比增长 5.5%,主要受益于 20nm 制程与 16nm FinFET 制程的推出,满足了先进应用处理器与基频数据机晶片方面的需求。
2015年全球主要晶圆代工企业收入
在具体的晶圆产能方面, 根据发布的 《2016-2020 年全球晶圆产能报告》 ,2015 年为全球电子级晶圆产能为1635 万片/ 月(以200mm 硅片计算),同比增长6% ,如果用 300mm 硅片换算的话(300mm 硅片为面积为200mm 硅片的2.25倍)为726.7 万片/ 月,这个含 数据包含 IC 集成电路 、普通半导体器件。其中,台湾、韩国和日本分列前三位,中国大陆的份额为9.7%。
2015 年12月全球电子级半导体晶圆产能情况(以200mm 硅片计算)
在2011年超过日本后,台湾又于2015年超过韩国,成为产能最大的地区。自2015年12月起,台湾地区的晶圆产能占全球比重将近 22% 。2010年中国大陆首次在晶圆产能上赶超欧洲。
在直径为 6 寸甚至更小的晶片上,日本曾是领头羊,目前主要生产低复杂性制程及商用型产品或特殊组件。
在 8 寸晶圆方面,领先的是台湾和日本。过去的几年中,虽然已经有很多 8 寸的晶圆厂关闭,但台湾却并未发生,这些也助使台湾自 2012 年起,成为 8 寸晶圆产能第一的地区。由于台湾已经变成了集成电路代工产能最大的地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该地区在 8 寸产能上仍会继续扩大。
至于 12 寸晶圆,韩国走在了前面,台湾紧随其后。台湾在 2013 年失去了其作为12 寸晶圆的领头人,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茂德关闭了 12 寸晶圆厂,当然也有部分原因是由于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因存储器和快闪存储器业务需求而持续扩产。
2015 年12月全球主要 IC 制造厂商晶圆产能情况(千片/月)
截止2015年12月 ,IC 产能全球前十大厂商的已安装产能总计为每月 1173.7万片晶圆以 (以200mm 硅片面积折合计算)总占全球总 IC 产能的 72% ,较 2014 年12月每月 1088.5 万片同比增加 7.8%。
以各厂商表现来看,截至 2015 年 12 月,三星是安装晶圆产能最高的半导体业者,每月产能为 250 万片 8 寸晶圆,占全球总产能的 15.5%,其中生产最多的是 DRAM 与FLASH 闪存;排名第二大的是台湾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每月产能为 190 万片晶圆,占全球总产能 11.6%;内存大厂美光的 IC 产能近年持续成长,主要是因为收购了来自尔必达、瑞晶以及华亚科技的产能;第四大厂商为日本东芝,产能为每月 130 万片晶圆,其产能还包括了来自合资伙伴 SanDisk 的闪存产能;第五大厂商也是内存业者──韩国的 SK 海力士,该公司产能水平也在每月 130 万片晶圆以上;英特尔的晶圆产能在 2015年略为下滑,因为该公司位于中国大连的 Fab 68 在由逻辑芯片生产转换为新一代闪存(3D NAND 与 XPoint 内存)生产时曾短暂停工。
2016 年12 月全球晶圆代工企业产能情况预测
根据统计,2014 年12 月和2015 年12 月全球晶圆月度产能分别为 1541 和1635 万片 (以8 寸200mm硅片折算),相当于 12 寸晶圆 685和727万片。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