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关于中国近年来电动螺丝刀市场“负增长”的思考,陶瓷顶杆、7 槽14片大功率永磁电机、电容型传感器等,还包括7只三极管、2只硅双向开关、18只各种二极管和1只PWM控制器集成电路及大量R、C、L等组成的控制 电路。电路中所用的FEI,、SBs、vA、川等器件,都是较新型的器件。这种高技术产品远远超过一般企业的生产水平,难以仿制。
(l)值得关注的“负增长”。近几年,我国电动工具产量平均每年以41.5%左右增长,同为装配类工具的单相电动板手每年以30%左右的速率递增。相反,低压直流螺丝刀产量每年却以25%左右的速率递减,单相串激螺丝刀产量也波动很大。这种现象不能以国内市场容量萎缩来解释。事实是,几年来家电、仪表、电器等行业在发展,电动螺丝刀的需要量在增长。国产电动螺丝刀的国内市场份额被进口货占有了。
我们把1994一1998年电动工具行业统计年报有关数字摘录并整理如表1。
(2)激烈的价格竞争。我国电动螺丝刀生产厂在价格战中,前期是一些军转民企业,利用设备、资金、税收优惠等方面优势,与原生产企业竞争,使每台产品从约350元降至250元左右,使原生产企业失去大部分利润。
后期是一些乡镇企业、个体企业,利用其廉价劳力,以及灵活的促销手段,把价格降低至每台100元左右,最低者为80元左右,使一些老企业不再生产或减少产量。以最早生产低压电动螺丝刀的天津机械工具厂为例,在80年代初占有国内市场的绝大部分,最高年产达2万多台,至1996年只生产ro20台,占国内产量的12%。商场如战场,价格战本身无可非议。但电动螺丝刀产品过早地投人低档次的价格竞争,使厂商无余力改进工艺质量和开发新品。二十年不变的低档次产品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新一代机电产品及其新标准对螺纹装配的技术要求,致使这些市场为进口货所占领。
(3)技术研究停滞,信息闭塞。我所已多年未参与此类产品的研究,也未积累此类产品的信息。尽管有些企业进口了一些样机,但也无精力组织必要的分析试验,更谈不上研究创新。
(4)高新产品难以开发。新型高精度电动螺丝刀已发展成一种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其技术含量远超过一般电动工具。日立公司生产的一种样机,它包括电机空心轴、塑料行星齿轮、陶瓷顶杆、7槽14片大功率永磁电机、电容型传感器等,还包括7只三极管、2只硅双向开关、18只各种二极管和1只PWM控制器集成电路及大量R、C、L等组成的控制电路。电路中所用的FEI,、SBs、vA、川等器件,都是较新型的器件。这种高技术产品远远超过一般企业的生产水平,难以仿制。
(5)大量组装产品返销国外。近年来由于国外市场需要,有些企业进口或仿制零部件组装后返销国外。例如组装的电池式螺丝刀及电池式电钻一螺丝刀,年产量达几十万台,但国内市场甚少,基本上是出口国外。
相关分析报告:中国电动螺丝刀市场运营格局及发展战略分析报告2013-2017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