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惯性导航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及其原因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研制生产高、中、低精度惯性仪表及系统的能力和条件,惯性技术应用产品的规模和需求均快速增长。随着光纤惯性器件及MEMS惯性器件的发展, 惯性技术应用从国防科技领域逐步扩大到石油勘探、智能交通、移动卫星通信、铁路轨道测量、海洋工程等民用领域。我国惯性技术产品民用市场目前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一方面在原有应用领域正呈现不断纵向深化的趋势;另一方面地下管线测绘、室内外无缝导航、移动测量、地质灾害监测、消费电子等新兴应用领域不断涌现,横向扩张趋势明显,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1、国防应用

        惯性导航及控制系统最初主要为航空航天、地面及海上军事用户所应用,是现代国防系统的核心技术产品,被广泛应用于飞机、导弹、舰船、潜艇、坦克等国防领域。惯性技术产品可较好地满足国防领域对导航制导类产品的严格要求,如高精度、高可靠性、低功耗、小体积、长寿命、快速反应、全方位、具有突防能力以及恶劣环境适应能力等。由于惯性技术在军事应用方面的重要性,主要西方国家在技术和产品上均禁止对我国转让和出口, 而信息化是当代军事国防的重要要求,这给我国的惯性技术应用行业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产品的精度、可靠性日渐提升,惯性技术应用产品已在我国国防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市场需求亦稳步提升。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我国国防费保持适度合理增长。国防支出由2007年的3,554.91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8,055.14亿元。
 

        我国2015年国防支出预算为8,868.98亿元3,较2014年增长9.17%。近年来在国防支出中装备费用支出占比均保持稳定,其将随国防支出增加保持同步适度增长。

        在我国国防支出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惯性导航及控制类产品市场规模将以25%的速度快速发展, 2015年用于研发及国防装备的惯性产品市场容量将达到293亿元。惯性技术在无人机上的应用,主要是利用新型惯性器件及捷联惯性导航技术为无人机提供精确的速度、位置、姿态等信息,从而实现其精确的导航定位。未来3-5年国内无人机领域将进入批量采购和应用的阶段,市场规模可望实现年均30%以上的加速增长。据测算,201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容量将达到19亿元,其惯性产品需求将达到4.64亿元。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7-2022年中国导航设备市场运营现状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
        
        2、石油勘探开采

        惯性技术在石油勘探开采领域的应用源自定向钻井的需要, 其核心是采用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惯性及磁传感器来精确测量钻井过程中井斜角、方位角及工具面角等工程参数,从而实现井身轨迹与钻头位置的实时监测。目前惯性测量产品已经在我国石油勘探领域得到了较好的推广和应用。

        近年来,我国探明石油储量不断增长,石油开采设备投资及更新换代也在加速进行,我国石油开采行业2012年至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额稳步增长,至2014年已达3,947.87亿元5。
 
        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能源需求增强,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销量总体呈增长趋势。 但2014年下半年起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并持续在低位徘徊。

2014年1月-2016年2月国际油价情况
 

        随着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2014年、2015年我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企业均降低了国内油田的勘探与开采,通过提高国际原油采购降低自身运营成本,从而减少了对石油勘探开采设备的市场需求。2015年6月以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额同比增长率在0%上下小幅震荡,2016年5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额同比下降16.9%。
 

        3、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图象分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综合运用于交通管理体系,使其能实时、准确、高效地在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智能交通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以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因而,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民用汽车及驾驶员数量快速增加。
 

        4、、铁路轨道测量

        截至2014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2万公里,较上年增长8.4%12;到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其中高铁1.9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位13。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营运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14。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与AI驱动 中国无线充电手机行业迎新机遇 Qi2标准与磁吸技术引领市场迈向新阶段

政策与AI驱动 中国无线充电手机行业迎新机遇 Qi2标准与磁吸技术引领市场迈向新阶段

随着“国补”政策落地与AI手机渗透率快速提升,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迎来复苏。与此同时,为满足AI高算力需求,手机电池容量与充电功率持续攀升,无线充电技术正从高端旗舰向中端市场加速普及。在Qi2新标准与磁吸技术的推动下,无线充电手机市场迎来新的增长契机。

2025年09月28日
微软、谷歌等巨头竞逐新边疆 我国太空算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微软、谷歌等巨头竞逐新边疆 我国太空算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人工智能时代,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而地面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正面临能耗与散热的巨大瓶颈。太空,这一充满想象力的新边疆,提供了破局的终极答案:太空算力。全球科技巨头如英伟达、微软、亚马逊已通过合作发射算力卫星、构建星地协同系统等方式抢先布局。在中国,这一赛道更兼具国家“航天强国”与“数字中国”双重战略的驱动,以及遥感

2025年09月13日
航天测控——卫星市场“生命线” 国内市场活力将被充分激发 民营力量如何应对?

航天测控——卫星市场“生命线” 国内市场活力将被充分激发 民营力量如何应对?

航天测控系统作为航天器的“生命线”,是连接天地与掌控太空的核心基础设施,承担着跟踪测轨、数据遥测与指令遥控的关键职能。随着全球在轨卫星数量爆发式增长与中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营,测控需求正从国家任务向“国家队+商业航天”双轮驱动模式跃迁。商业公司已在市场化赛道开辟广阔天地,推动行业向高效、智能与服务化转型。

2025年09月11日
数据通信需求膨胀及5G基站建设加速 我国通讯连接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数据通信需求膨胀及5G基站建设加速 我国通讯连接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随着5G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和数据量生产量扩大,下游市场存量升级的替换需求和新建设施的增量需求共同为通讯连接器行业带来发展机遇。根据数据显示,2019-2021年,我国通讯连接器市场规模从62.67亿美元增长至8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91%,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95亿美元。

2025年09月05日
我国光通信测试仪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未来将向高速率、大带宽方向发展

我国光通信测试仪器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未来将向高速率、大带宽方向发展

随着数据传输需求增多,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达99亿元,同比增长3.13%;其中以太光模块、连接器、Fibre Channel光模块、电信光模块分别占比59.6%、32.6%、4.7%、3.1%。预计2024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108亿元,同比增长9.09%;2027

2025年08月18日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我国光纤光缆行业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市场变革,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国内光纤接入程度不断升级,由光纤到交换箱、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大楼,最终演化至光纤到户。根据数据,截至2025年3月,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11.8亿个。2018-2025年Q1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数量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比重已由

2025年07月29日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近年来,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最大下游市场——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伴随数据中心传输速率的升级,高速光模块用量大幅提升,配套 16/24 芯 MPO、32/48 芯 MPO 用量增长,预计2029年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超60亿美元。

2025年07月07日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电线电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配套产业,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电线电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线电缆应用于电力、能源、交通、通信、工程建筑等多个行业,其中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缆是最主要的细分领域。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