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际通信行业通信标准专利产生过程详情

 导读:国际通信行业通信标准专利产生过程详情。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服务,三流企业做产品。说到标准,当然离不开专利。

参考《2017-2022年中国通信产业行业发展态势及十三五竞争战略分析报告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服务,三流企业做产品。说到标准,当然离不开专利。

        不管是3GPP还是IEEE,ICT领域的国际标准组织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厂家提交技术提案时,都会尽可能将提案下图是大部分国际标准的制定流程与专利捆绑在一起,并希望这些提案被组织接受成为标准,否则,再好的提案不过是做公益事业,这也不利于推动技术进步。

        标准专利之争,或者说将标准体系和专利体系结合起来的初衷,就是为了更好支持和激励技术创新。标准体系旨在合作与共赢,而专利体系则保护了技术贡献者的利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唯有在利益的驱动下,才能激励更多人参与标准制定,相互激化,推动技术进步。

        本文将讲述标准和标准专利的产生过程,让大家了解一下这条道路的艰辛曲折,绝非是几句赞美之词所能形容的。

        1 标准是怎样产生的?

        通常,标准的产生过程分为以下几步:征求提案、提交提案、讨论、投票、草案、复核和标准定稿。

        第一步:征求提案

        有了新的技术需求,比如5G要来了,3GPP标准组就组织新项目,成立工作小组,并向各成员厂家征求技术提案。

        第二步:提交提案

        各厂家将提案提交到标准工作组指定网站上。

        第三步:讨论

        这一步包括发表提案和讨论,每人都有机会上台发表,且必须讨论完所有提案,由于提案太多,经常开会到深更半夜。

        第四步:投票

        这是决胜的关键一步,只有投票赞成超过一定比例,提案才能通过。

        第五步:标准草案

        提案通过了,成为标准草案。但是,这只是草案,后面还可能有变数。

        第六步:复核

        标准组会征求大家是否对草案有意见,如果有意见,可能重新征求提案。

        第七步:标准定稿

        提案正式成为标准。

        下图是大部分国际标准的制定流程。


 

        这张图增加了两个过程:专利标准化和协调。

        协调,是指标准会议前后的多方沟通和协调,以争取更多支持。虽然标准是在会议上通过,但很多内容是在会场外达成一致的,这包括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将提案合并,大家共同推一个技术,争取更多话语权。这个会场外的多方沟通是非常频繁的,由于时差原因,标准制定参与人员不得不经常熬夜和国外的伙伴们交流沟通。

        专利标准化,是标准与专利的结合,指厂家在提交技术提案前,会进行一次专利与技术提案的对比分析,将专利构想隐含于提案之中,并申请专利。一旦提案被标准采纳,同时,隐含于提案中的专利也获授权,那么,这就完成了专利标准化,称为SEP。

        SEP,英文全称Standards-Essential Patents,即标准必要专利。如果厂家提交的技术提案里的专利是不可替代的,或者说在产品根据标准开发时,在技术层面上无法避开,那么,这些专利就被称为SEP。

        拥有SEP的厂家优势非常明显。因为一旦标准形成,各大厂家都会根据统一的标准生产设备,以保证系统的兼容性,这就涉及到了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动辄数以亿计通信设备都属于潜在侵权产品。

        这就是标准之争如此惨烈的原因,一旦专利纳入标准,SEP持有者将获得比标准制定前更广阔的专利技术市场空间,还可得到其它专利技术许可机会。

        2 SEP产生过程

        下面这张图描述了SEP的产生过程。


 

        结合标准的产生过程,我们把SEP的产生过程简单分为3个步骤。

        第一步:申请专利&提交技术提案

        通常是先申请专利,再向标准组织提交技术提案。此时需进行专利和技术文案对比分析,确认专利构想隐含于技术文案中。这一步很关键,如下象棋一样,走一步看几步,因为后续将涉及到专利和标准的修改,要做好预判。

        第二步:申请专利修改&标准修改

        这一步的前提是,提案被标准组织接纳,出现在会议记录或技术报告TR(Technical Report)里,但离标准发布还需要一个过程(通常从标准立项到发布需要至少几个月时间)。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若干次反复讨论和修改,如果内容修改较大,可能原有的专利已经不包含在标准之中。

        比如,3GPP技术规范组设立了研究项目SI和标准化项目WI,其中SI输出研究报告TR(Technical Report),WI输出技术规范TS(Technical Specification),课题通常先经过 SI阶段的研究,然后进入WI阶段的标准化制定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将专利和技术提案对比分析,根据标准内容修改,调整专利申请修改,使专利申请到与标准修改对应,通常称为专利与标准联动。

        此时,比较悲催的是,如果标准内容修改太大,原有专利已不包含在标准之中。更悲催的是,第一步没有准备好,技术提案被标准初步接受了,但发现专利申请不对位,怎么改也无法对应标准。

        另一个风险是专利修改后与标准不再对应。专利申请也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临时申请、正式申请、专利答辩和专利获认。也可能出现专利申请在答辩审查过程中修改得面目全非,与标准不再对应。还可能遇到专利申请被驳回的情况。

        第三步:专利授权&标准发布

        此乃功德圆满之时,经过多轮折腾,标准定稿了,专利也获授权了,厂家就会向标准组织宣告自己拥有的专利与标准技术规范之间的对应关系,主张权利,告诉这个标准里面有多少自己的专利,这叫标准必要专利声明。自此,江湖不再有纷争。

        但是,江湖没有纷争是不可能的。

        因为厂家在声明标准必要专利时,基本上属于自娱自乐,只进行登记披露,标准组织是不会审查你所提交的专利是否为相关标准所必不可少的,甚至不会调查专利是否有效。如果你不拿这些专利去收钱,其它厂家也懒得理你,让你玩去吧。

        但是,一旦你要专利收费,江湖又会重起纷争。因为总有些人不服,或者想赖账,你说是你的标准专利,有证据吗?于是,一言不合,就告上法庭。

        3 标准之争是一场消耗战

        名词解释:消耗战

        消耗战是一种军事战略,交战方会以人力与物资使另一方的军事力量达到崩溃,进而赢得战争。此战略常伴随着巨大的伤亡与损失,并往往是物资量较多者得胜,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西线战场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消耗战之一,协约国也因此以物资优势压倒了同盟国。

        这场消耗战比的就是技术底蕴和雄厚的资金支持。

        技术底蕴是前提,首先这决定了说话的分量,否则,连登上擂台的机会的没有。在标准制定会场上,经常唇枪舌战、针锋相对,面对质疑,每一个问题必须在极短的时间里给出答案回击。这要求对技术和系统有绝对深入的了解,没有深厚的技术积累,没有后方团队无数次的模拟验证,是万万不可能说服别人的。

        雄厚的资金支持决定了这场标准消耗战能打多久。标准比的就是总体技术强度,前期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是要消耗大笔大笔资金的。同时,标准制定是长达数年的过程,这期间大量的专利发表和申请,以及大量工程师全世界到处跑,这一切比的都是后勤补给。

        总之,标准专利的产生过程是一个非常曲折艰辛的过程,而标准要走进通信技术最核心的部分,比如编码、调制,其背后付出的心血和汗水,知道的人并不多,常人也无法想象。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我国光纤光缆行业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市场变革,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国内光纤接入程度不断升级,由光纤到交换箱、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大楼,最终演化至光纤到户。根据数据,截至2025年3月,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11.8亿个。2018-2025年Q1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数量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比重已由

2025年07月29日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近年来,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最大下游市场——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伴随数据中心传输速率的升级,高速光模块用量大幅提升,配套 16/24 芯 MPO、32/48 芯 MPO 用量增长,预计2029年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超60亿美元。

2025年07月07日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电线电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配套产业,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电线电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线电缆应用于电力、能源、交通、通信、工程建筑等多个行业,其中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缆是最主要的细分领域。

2025年06月27日
数据流量爆发推动我国超导电缆行业规模化应用 国家高度重视 市场迎来较大机遇

数据流量爆发推动我国超导电缆行业规模化应用 国家高度重视 市场迎来较大机遇

在目前全球AI技术产业化加速推进、国内数字经济政策加速落地等多重因素催化下,数据流量以及电能消耗加速上升,作为数据流量的管道光纤光缆以及输电通道的电缆建设将同步加速,推动超导电缆规模化产业应用。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信关站行业分析:低轨卫星加速组网释放大量需求 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我国信关站行业分析:低轨卫星加速组网释放大量需求 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我国通信卫星星座均提出大规模的卫星发射计划。目前,国内卫星通信星座主要包括由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主导的星网(GW)星座,和由上海垣信卫星科技公司主导的千帆星座(G60)。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光纤激光器行业: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国产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我国光纤激光器行业: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国产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得益于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应用潜力的不断挖掘,我国光纤激光器的下游应用呈现“多点开花”的繁荣态势,并持续向新兴领域拓展。近年来,我国光纤激光器行业发展总体呈现增长态势,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58亿元,预计2015年达到190亿元。

2025年06月11日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高精度定位正泛在化发展 北斗与低空经济融合带来机遇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高精度定位正泛在化发展 北斗与低空经济融合带来机遇

进入2024年以来,随着国家加快推进北斗优先应用和北斗产品国产化替代,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同比增长7.3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

2025年05月22日
我国空天信息行业分析:政策+遥感卫星产业带来旺盛需求及发展机遇

我国空天信息行业分析:政策+遥感卫星产业带来旺盛需求及发展机遇

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地球行业发展的顶层规划日益完备。而《“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数据要素与12个重点领域相结合,促进空天信息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2025年05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