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影响我国多方通信服务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

 导读: 影响我国多方通信服务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因素。国务院 2010 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电信网络市场发展态势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国务院 2010 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促进国家信息化产业发展,保障 IT 系统稳定、可靠、安全的运行,我国把信息产业列为鼓励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将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2012 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快建设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促进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 

        2012 年工信部发布的《通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通信业要着力突破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关键技术,加强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三网融合、云技术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将从技术上、资费上对多方通信行业带来巨大深远的影响,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将持续推动行业增长。 

        2)通信网络建设、通信技术发展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2013 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正式发放了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即 4G 牌照),标志着中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了4G 时代。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指的是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集 3G WLAN 于一体,并能够快速、高质量的传输数据、音频、视频和图像等。此外,4G 可以在 DSL 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通信技术水平向 4G 标准的提升和三大运营商合作趋势的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会进一步加快。多方通信会议对于快速、高质量的传输数据、音频、视频和图像等的要求将得到进一步满足,这将持续改善用户的会议体验,提升服务的渗透率。 

        3)企业的管理扁平化与异地办公,催生行业市场需求 

        大量国内企业从金字塔型管理结构逐步过渡为扁平化管理结构,企业内部跨部门、职级的直接多方沟通日益频繁,通信会议需求大量增加。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跨地域乃至跨国经营大量涌现,跨地域管理和协作成为这些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课题,多方通信服务是其实现跨地域管理与协作的重要手段。可以预见,在未来较长期间,行业的市场需求都将呈旺盛态势。 

        4)通信会议在成本与节能环保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受到广泛认同 

        通信会议能够为企业提供非常便利的多方远程沟通服务。采用通信会议可以大量减少不必要的差旅安排,节约企业的费用开支并降低员工工作强度。同时,随着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及低碳、节能、环保的观念逐渐普及,使用通信会议将减少员工出行和交通工具的使用,进而减少碳排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因此,未来企业内部员工、企业内部与外部人员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会议将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将是通信会议这种经济实惠的方式。 

        2、不利因素 

        1)国内部分企业管理水平较低,通信会议服务认知不高 

        目前,很多国内企业对于语音会议和网络会议的认知度较低,与国外企业相比,使用频率也相对较低。由于缺乏主导力量去推动市场的发展,通信会议市场普及率较低。 

        国内很多企业现在采取的命令式、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造成企业内部沟通模式的僵化。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的交流沟通模式是金字塔单向沟通的方式,而不是交互开放式的沟通方式,在管理方式未改变的情形下,企业对通信会议服务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使用量少。 

        2)国内多方通信服务行业低端产品、服务竞争愈发激烈 

        随着我国基础通信设施建设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方通信技术与应用大量涌现,行业内低端市场进入者逐步增多,低端服务的竞争愈发激烈。另一方面,诸如 QQ、微信等市场占有率较高的社交网络软件都包含简单的多方(小规模)通信功能,可以免费满足用户部分基础多方通信需求。这都将进一步加大国内低端多方通信服务市场的竞争程度。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手机行业市场回暖 技术创新仍将是关键 AI正在打开新一轮厂商竞速窗口期

我国手机行业市场回暖 技术创新仍将是关键 AI正在打开新一轮厂商竞速窗口期

在经历连续下滑后,2024年手机市场回暖,出货量迎来了反弹。全球方面:2024年全球手机市场迎来了反弹,销量同比增长7.1%,结束了2023年创下的十年来最低点。

2025年04月09日
全球海底数据中心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商业化进程较快 海兰信龙头地位稳固

全球海底数据中心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商业化进程较快 海兰信龙头地位稳固

国内海底数据中心商业化进程较快,主要驱动因素在于:B端随着企业与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以及上云趋势的推动,数据分析、存储和计算需求将急剧攀升,C端数据量在短视频、直播和社交电商等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特别是向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深入渗透背景下持续快速增长。国内数据量爆发式增长,带动数据中心建设加快,耗电量持续增长。但在“

2025年04月04日
技术升级带动全球Wifi芯片行业扩容 下游应用集中于消费电子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技术升级带动全球Wifi芯片行业扩容 下游应用集中于消费电子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Wi-Fi技术具备传输速率高、部署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5G射频穿透性差,下游应用集中在手机及PC等消费电子领域。2023年全球Wifi芯片组市场规模已超200亿美元。信息时代背景下,Wi-Fi持续朝着更快速度、更低延迟、更高数据传输质量等方向演进,Wifi芯片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容,Wi-Fi6、Wi-Fi 6E、W

2025年03月18日
光通信行业快速发展为光放大器打开市场空间 EDFA为目前商用最广泛产品

光通信行业快速发展为光放大器打开市场空间 EDFA为目前商用最广泛产品

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场,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在50%左右。2019-2023年受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的影响,我国光通信行业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从921亿元增长至1345亿元。当前我国光通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未来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估计2024年,我国光通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到1528亿元。而光通信行业的快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光纤传感器市场稳定增长 光纤陀螺占比最大 小型化、多功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光纤传感器市场稳定增长 光纤陀螺占比最大 小型化、多功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近年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不断改进及成熟,其应用领域也随之不断拓展,光纤传感技术在石油石化、交通、电力、汽车及安防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进而推动了我国光纤传感器行业规模的增长。展望未来,随着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的蓬勃发展,光纤传感器市场无疑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5年03月17日
5G、数据中心持续扩容下光通信器件行业需求稳增长 产量则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

5G、数据中心持续扩容下光通信器件行业需求稳增长 产量则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

发展到目前,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场,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在50%左右。2019-2023年受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的影响,我国光通信行业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从921亿元增长至1345亿元。当前我国光通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未来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估计2024年,我国光通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到1528亿元。而光

2025年03月17日
市场持续火爆+上游光纤预制棒国产化 我国特种光纤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持续火爆+上游光纤预制棒国产化 我国特种光纤行业迎发展机遇

近年随着低空经济和卫星通信等领域的蓬勃发展,特种光纤市场持续火爆,行业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同时,航空航天、风能、燃料电池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更为特种光纤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进入2024年以来,我国三大运营商在特种光纤招标需求上有所增加。例如中国移动对特种光纤的招标量达到了720万芯公里,单价达82.6元/芯公里,较普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分析:终端应用市场高增长 6G、气象等受益发展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分析:终端应用市场高增长 6G、气象等受益发展

近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终端应用市场高增长,渗透率过半,截至2024年上半年国内北斗终端设备应用超2700万台,同比增长17.4%,渗透率超过50%;重点行业应用超2000万台,智能手机出货量1.39亿部,超过98%支持北斗。不过,随着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和6G融合,推动空间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并且北斗卫星导航系

2024年12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