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产手机渠道发展分析

中国报告网讯:

更多行业市场情报,详情可参考《2013年中国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国产手机商正在加速推进渠道建设。继联想、小米、华为、酷派之后,康佳手机对渠道策略进行调整,全面布局电商渠道,此外更多的中小国产品牌则通过借力京东、天猫、亚马逊或者自行搭建网络商城的方式加入战团,青橙定制手机与阿里手机系统联合推出的“青云1”于7月10日在天猫预售。依靠单一的运营商渠道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做大市场份额还得靠厂商自己的品牌运营,不过国产手机商拓渠道谋发展,对自身的生存能力也是考验。
    国产手机商依赖运营商成双刃剑
    中国手机厂商在全球市场上的庞大规模已足够与全球一流厂商分庭抗礼。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市场国产手机份额已经超过50%;在全球市场,Gartner今年的数据也显示Q1中国品牌的手机份额从13.2%猛增至29%,全球出货量前10的厂商里,中国手机品牌占了5席,以“中华酷联”为代表的新一代国产品牌,依托其与三大运营商的深度合作和产品定制模式快速抢占市场,这几家手机厂商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均超过2500万部以上。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曾学忠透露,目前中兴手机的社会渠道份额仅占到20%,80%还是运营商渠道。
    运营商渠道在驱动国产手机规模扩大的同时,滋生出了重重问题。目前,运营商这棵大树还在,但运营商开始减弱对终端的补贴,年初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在股东大会上表示,中国电信今年将重点补贴千元或以上价位的大屏智能手机,并将逐年降低集采规模,加大社会公开分销渠道采购力度。当运营商订单“转风向”,部分反应不及时的厂商就容易吃到“抱大腿”的恶果。
    此外,过度依赖运营商的深度定制也严重束缚了自身的良性成长。由于定制机是由运营商严格限定了相关的技术参数和规格,厂家发挥的余地有限。运营商合约机集中在千元机,阻碍了高端机的发展,也减弱了手机厂商产品本身品牌的影响,更为不利的是运营商摊薄了手机厂商的利润。“电信运营商在千元智能机规模集采竞标过程中,压价很低”,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何士友曾在收获了中国联通的定制大单后,连称“不赚钱”;而华为终端董事长余承东也曾表示,与中国联通合作推出定制手机“利润低得可怜”,“全在给电信运营商打工”。
    手机商渠道建设如火如荼
    为此,在竞争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中站稳脚跟,国产手机商加快了渠道建设步伐。中兴高级副总裁增学忠表示,中兴将在未来一年投入1亿来建设渠道,主要集中在线下渠道。目的是在一年之后,与全国各省Top100的手机代理商合作,零售点扩展到3~4000家,包含了合作零售点、体验店、店中店和旗舰店。中兴的目的是从现在80%销量走运营商渠道在2013年后降低到70%走社会渠道,最终实现2015年社会渠道占到50%。华为也在不遗余力拓展传统渠道,据悉,华为采用的渠道拓展模式是4+Top16,即与苏宁、国美、迪信通、乐语+各省Top16的代理商合作。此外,华为中国区总裁王伟军表示:“除了加强运营商和公开市场等传统渠道建设外,我们会大力拓展电子渠道。”王伟军预计,今年华为通过电商渠道的销售量将会有10%至15%的增长。
    酷派也加大了渠道建设的力度,酷派酝酿以久的自有电商网站酷派商城已于五月份正式上线,开始全力打造其网售模式。业内人士指出,酷派等主流国产手机厂商的渠道变革,或将为其迎来下一个市场爆发点。
    除了主流国产手机厂商在扩建线下渠道;自建电商渠道外,一些中小手机上也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渠道暗暗发力。继日前京东联手TCL推出定制手机后,青橙定制手机与阿里手机系统6月25日联合公布了双方战略合作推出的“青云1”于7月10日在天猫预售的消息,引起不少消费者关注。
国产手机需全方位提升自身实力
    渠道多样化让手机厂商都在学着“三条腿走路”,一边与运营商减少定制机;一边与大的电商平台合作销售;同时还忙着建设自己的渠道,包括线下体验的、旗舰店和网上商城等。智能手机产品差异化和多元化的发展之路势在必行,手机渠道扁平化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朗。预计2013年以“中华酷联”为代表的国产品牌电商渠道同比增长将超过100%以上。
    国产厂商采取多轮驱动模式有利于推进自身的建设发展,不过国产厂商自建电商平台在开拓渠道体系的同时也会面临流量、用户体验、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全新考验,在逐渐摆脱对运营商的依赖后也考验着国产手机上的市场生存能力。对此,国产手机商在加强渠道拓展的同时也应注重创新研发力度,加大品牌的塑造,提升产品的软性资本含量,除了拼硬件、拼价格,更需要拼质量、拼体验,全方位提升自身实力。
    为了摆脱国产机等同于低端机的固有印象,就在近期,中兴、联想、酷派等也纷纷发力中高端手机市场。中兴的高端品牌努比亚发布首款旗舰机型Z5,一度售罄。联想携手英特尔发布K900,在业界颇受好评。酷派发布售价超过4000元的双模双待智能手机,直接瞄准高端商务人士。
    无论是产品、服务还是品牌的塑造都绝非一日之功,酷派副总裁苏进坦言,其实国内产品相比国外产品无论是软硬件配置都毫不逊色。但最后想要改变用户使用习惯,可能还需要更加长时间的品牌积累。国产手机能否真正实现与三星、苹果的抗衡,我们拭目以待。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海底数据中心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商业化进程较快 海兰信龙头地位稳固

全球海底数据中心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商业化进程较快 海兰信龙头地位稳固

国内海底数据中心商业化进程较快,主要驱动因素在于:B端随着企业与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以及上云趋势的推动,数据分析、存储和计算需求将急剧攀升,C端数据量在短视频、直播和社交电商等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特别是向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深入渗透背景下持续快速增长。国内数据量爆发式增长,带动数据中心建设加快,耗电量持续增长。但在“

2025年04月04日
技术升级带动全球Wifi芯片行业扩容 下游应用集中于消费电子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技术升级带动全球Wifi芯片行业扩容 下游应用集中于消费电子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Wi-Fi技术具备传输速率高、部署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5G射频穿透性差,下游应用集中在手机及PC等消费电子领域。2023年全球Wifi芯片组市场规模已超200亿美元。信息时代背景下,Wi-Fi持续朝着更快速度、更低延迟、更高数据传输质量等方向演进,Wifi芯片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容,Wi-Fi6、Wi-Fi 6E、W

2025年03月18日
光通信行业快速发展为光放大器打开市场空间 EDFA为目前商用最广泛产品

光通信行业快速发展为光放大器打开市场空间 EDFA为目前商用最广泛产品

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场,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在50%左右。2019-2023年受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的影响,我国光通信行业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从921亿元增长至1345亿元。当前我国光通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未来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估计2024年,我国光通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到1528亿元。而光通信行业的快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光纤传感器市场稳定增长 光纤陀螺占比最大 小型化、多功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光纤传感器市场稳定增长 光纤陀螺占比最大 小型化、多功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近年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不断改进及成熟,其应用领域也随之不断拓展,光纤传感技术在石油石化、交通、电力、汽车及安防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进而推动了我国光纤传感器行业规模的增长。展望未来,随着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的蓬勃发展,光纤传感器市场无疑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5年03月17日
5G、数据中心持续扩容下光通信器件行业需求稳增长 产量则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

5G、数据中心持续扩容下光通信器件行业需求稳增长 产量则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

发展到目前,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场,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在50%左右。2019-2023年受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的影响,我国光通信行业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从921亿元增长至1345亿元。当前我国光通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未来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估计2024年,我国光通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到1528亿元。而光

2025年03月17日
市场持续火爆+上游光纤预制棒国产化 我国特种光纤行业迎发展机遇

市场持续火爆+上游光纤预制棒国产化 我国特种光纤行业迎发展机遇

近年随着低空经济和卫星通信等领域的蓬勃发展,特种光纤市场持续火爆,行业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同时,航空航天、风能、燃料电池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更为特种光纤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 进入2024年以来,我国三大运营商在特种光纤招标需求上有所增加。例如中国移动对特种光纤的招标量达到了720万芯公里,单价达82.6元/芯公里,较普

2025年03月15日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分析:终端应用市场高增长 6G、气象等受益发展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分析:终端应用市场高增长 6G、气象等受益发展

近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终端应用市场高增长,渗透率过半,截至2024年上半年国内北斗终端设备应用超2700万台,同比增长17.4%,渗透率超过50%;重点行业应用超2000万台,智能手机出货量1.39亿部,超过98%支持北斗。不过,随着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和6G融合,推动空间信息产业创新发展,并且北斗卫星导航系

2024年12月23日
我国卫星通信行业分析:多家企业布局相关产业链 手机直连卫星高潮将来袭

我国卫星通信行业分析:多家企业布局相关产业链 手机直连卫星高潮将来袭

近年来,在LEO卫星、5G技术、政策等多重因素驱动,卫星通信行业迎来快速发展,产业链逐渐成熟,吸引多家企业布局,一场围绕卫星通信的全面“竞赛”已经拉开帷幕。同时,随着卫星短报文和卫星通讯的推出、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手机直连卫星的高潮即将到来。

2024年12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