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电信运营商大数据业务模式分析

中国报告网讯:

更多行业市场情报,详情可参考《2013年中国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总体来看,电信运营商基于大数据的业务模式,可以有多种分析角度:一是可以从服务对象角度划分,界定为个体消费者、家庭、一般企业、政府、独立第三方机构,以及电信运营商自身等;二是可以从业务内容角度划分,界定为业务优化类、业务创新类、效率提升类等模式;三是依据业务实时性要求进行划分,界定为实时性业务模式和非实时行业务模式。本文将主要从业务内容角度进行阐述。
      1 业务优化类模式
      正如上文述,电信运营商具有天然的数据优势,不但拥有消费者的人口特征数据(如性别、年龄),而且具有详细的消费者行为数据(位置、业务使用)。以这些数据为依据,电信运营商可以极大改进自身的业务流程,进行精细化运营和管理。
      对于个体消费者而言,电信运营商可以以消费者运动行为和业务使用特征数据为依据,同时结合身份数据,形成完整的消费者描述,据此提供更具个性化的服务。如图1所示,以WLAN流量包营销为例,通过对消费者使用习惯和业务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消费者兴趣爱好、行为习惯范畴的知识;通过对消费者套餐选择、资费调整频率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等心理范畴的知识;将这些知识与消费者注册时的个人信息数据相结合,可以得到完整的消费者描述。进一步,将此描述与消费者的位置移动数据进行匹配,分析消费者使用过程中WLAN网络的覆盖程度,从而挑选出网络侧覆盖良好、同时具有较强业务使用倾向的消费者(如价格敏感度高、新业务尤其是大流量业务接受程度高的双高用户)作为营销对象,提升营销的准确度,做到精确深度营销。
      2 业务创新类模式
      业务创新类模式,主要针对非个人用户开展,主要的业务对象包括家庭、一般企业、政府及第三方。
      对于家庭用户,主要开展基于位置的服务,利用电信运营商的网络数据和GPS数据相结合,提供针对特殊群体的定位服务。例如,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定位服务,事先依据老人的活动范围确定好相应的基站边界,如果老人的手机信号接入基站超出了边界范围,则其手机向已绑定手机(如其子女的手机)发送短信,并且主动提升超出边界范围的老人手机的接入优先级,保证子女可以在第一时间联系上老人,有效避免老人走失等老龄化问题。
      这种基于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模式相较基于APP的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首先,大部分老人使用的均为较低端的功能手机,这种服务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更换成本,降低服务提供门槛;第二,运营商提供的服务主要基于基站数据,为用户主动传送数据,保证了数据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对于企业用户,基于大数据的模式创新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将运营商的数据单独使用,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这种方式以国外运营商Telefonica和Verizon为典型,即通过与合作伙伴合作或者单独运作的模式,为特定企业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如特定地点的消费者人口统计学特征,潜在消费者范围调查等),以此提升数据资产带来的价值。
      二是电信运营商将数据与自身的信息传送能力相结合,使数据与电信业务相互促进。例如,电信运营商选择距离广告牌较近的基站开展特定广告的调研和推送业务。电信运营商可以收集相关广告牌附近消费者的信息(包括消费者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数据,消费者使用业务数据,消费者资费数据等),同时为广告主提供相应广告链接推送服务(广告主可以购买相应的API接口)。电信运营商提供经过广告牌的消费者未来一段时间内对于网络广告主网站的访问情况报告,以此作为广告主评价广告效果的依据。同时,对于已经访问广告主网站但是未完成交易的消费者,电信运营商可以进一步提供更高等级的链接推送服务,或者提供由广告主付费的定向流量包,进而形成一个闭环,既提升了电信消费,拓宽了自身收费渠道和对象(后向收费);又可以帮助广告主进行更加精准和持续的营销,对于营销效果也可以做到评价。
      对于政府和第三方,主要提供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和基于业务类型的统计服务。一方面,电信运营商可以积极与政府部门就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等内容进行合作,提供基于SIM卡的路况信息服务,对于拥堵路段提供高优先级的提醒服务;同时与政府共享人员位置流动等数据,帮助政府进行道路规划,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效率。另一方面,电信运营商可以在新的网络监测技术部署的基础上(DPI、PCC等),通过对信令数据的分析(URL解析)等,帮助政府进行舆情监测,对不同业务使用者特征进行统计和报告,以此帮助政府和第三方部门更好地了解市场,为增强政策的准确性提供帮助和支撑。
      3 效率提升类模式
      电信运营商的核心资产是电信网络,每时每秒这些网络中都会产生大量的信令数据,基于这些信令数据,电信运营商可以进行网络的优化。一方面,这些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网络信息(如SGSN IP、GGSN IP、Node B位置、小区名称和位置移动等);另一方面,包含了大量用户使用业务和终端的数据(如IMSI、用户号码、业务类型和访问网站等)。这些数据打通了网络建设与业务发展之间的藩篱,电信运营商可以依据业务使用的情况规划和部署网络,进行网络优化,同时依据不同网络的特点进行业务的分流(例如通过在大量使用流量业务的定点地区部署WLAN分流低价值移动流量)来达到提升网络效率、提升收益的目的。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5G、AI网络演进带动我国光通信行业需求上行 多元化融合创新成未来趋势

5G、AI网络演进带动我国光通信行业需求上行 多元化融合创新成未来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光通信市场规模约为1311亿元,预计2023年将突破1400亿元。从我国光通信市场结构情况来看,光纤光缆、网络运营服务及光网络设备占据了我国光通信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占比累计超过90%。其中,光纤光缆市场占比达37%;其次为网络运营服务,占比达29%;再次为光网络设备,占比达26%。

2024年06月28日
我国生成式AI手机行业现状分析:出货量持续上升 12/16GB成主流内存容量

我国生成式AI手机行业现状分析:出货量持续上升 12/16GB成主流内存容量

随着各大手机品牌将生成式AI能力作为中高端产品升级的突破点,再加上智能手机产业链上下游从软硬件等方面提供支持,加速生成式AI手机市场渗透,行业将进入快速增长赛道。其中,旗舰机型将成为AI手机发展初期的重要增长动力,预计2027年AI手机市场渗透率超过50%,达1.5亿台。

2024年06月13日
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我国量子通信行业保密技术实际应用走在国际前列

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我国量子通信行业保密技术实际应用走在国际前列

随着国防、政务等下游需求不断释放,全球量子通信市场规模稳定扩大,预计2030年将达到196.8亿美元。而我国量子通信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百亿级别,截止2022年为70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72%。

2024年04月08日
我国二手手机行业:供需两端 “吃饱”  交易量额翻倍增长 2024年规模有望超8000万台

我国二手手机行业:供需两端 “吃饱” 交易量额翻倍增长 2024年规模有望超8000万台

手机回收指对功能存在问题或成色老化但没有完全损坏的手机进行回收再利用的过程。手机回收的主要去向包括再销售及环保降解两类。按成色划分,回收的二手手机可分为99新手机、95新手机、9成新手机、8成新手机、7成新手机及其他。

2024年04月05日
切走iPhone蛋糕 我国手机行业出货量恢复增长 华为、VIVO等品牌宣战AI时代

切走iPhone蛋糕 我国手机行业出货量恢复增长 华为、VIVO等品牌宣战AI时代

目前,我国手机行业竞争仍然较为激烈,国产厂商实施的每一个措施、创新每一个技术或产品,都会影响其自身的市场份额。近几年,国产厂商在现有的手机维度框架内卷,在影像、屏幕、电池等差异化空间“卷”了个遍。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尤其是在手机性能溢出的背景下,各大手机品牌均出现过“出货量增长乏力”的局面。

2024年03月29日
多个规划相继公布 中国低轨卫星行业发展潜力大 未来或达数万颗

多个规划相继公布 中国低轨卫星行业发展潜力大 未来或达数万颗

从轨道卫星布局来看,截止2022年,美国制造及拥有的近地轨道卫星4731颗,占比65%,处于主导地位;从卫星参数来看,美国Starlink计划在卫星数目、投资规模等参数上均远远优于其他国家。

2024年03月21日
普缆集采价格有所下降 数字经济拉动光纤光缆行业规模扩容与技术迭代

普缆集采价格有所下降 数字经济拉动光纤光缆行业规模扩容与技术迭代

在中国市场,随着厂商逐步自主研发相关制备技术、双千兆网络建设持续推进以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持续深化,我国光纤光缆产业迅速发展,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408亿元。

2024年03月02日
进军高端市场 我国折叠屏手机行业进入“百家争鸣”时代 价格下探已成趋势

进军高端市场 我国折叠屏手机行业进入“百家争鸣”时代 价格下探已成趋势

自2019年首款产品上市以来,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连续4年同比增速超过100%。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00.7万台,同比增长114.5%;在第四季度,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77.1万台,

2024年02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