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9年中国RFID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潜力评估》
我国RFID行业发展起步较晚,从时间上规划,中国的RFID产业发展大致需要经过四个阶段。目前进入突破关键技术阶段,主要在芯片设计封装以及RFID标准的建立。随着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对RFID的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为RFID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未来我国RFID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两千亿。
中国RFID产业已形成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主要由四个板块构成:标签及封装、读写器具、系统集成以及软件。目前在RFID产业四大板块中,从各环节的产值占比情况来看,比重最大的是标签及封装板块,约为33.10%;其次是系统集成板块,占比约为31.80%;读写器具和软件的产值占比分别约为22.90%和12.20%。

随着RFID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我国政府意识到应用RFID技术会给众多行业的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加快了制定相关政策、推动RFID产业发展的步伐。近年来,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对RFID的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为RFID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我国RFID的应用从政府主导项目逐步向各行各业扩散。
根据中国RFID产业联盟,自2010年中国物联网发展被正式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后,中国RFID及物联网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11-2017年,中国RFID行业的市场规模呈不断上涨趋势,且增速保持较快。2017年,中国RFID行业市场规模为662亿元。预计2018年我国RFID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840亿。

从国内不同频段RFID所占市场份额来看,高频在中国RFID产业链中占据着绝对优势,比例高达72.80%,随着新零售和传统服装零售的大规模应用,超高频需求不断上升,占比升至15.90%。
为应对下游需求,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物联网“十三五”规划,强调未来我国将重点发展超高频RFID,超高频RFID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RFID在金融支付、物流、零售、制造业、服装业、医疗、身份识别、防伪、资产管理、交通、食品、动物识别、图书馆、汽车、航空、军事等其他领域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RFID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市场占比情况,可以看出,目前金融支付是其目前应用最大的市场,占到18%;其次是零售和交通管理,分别为15%和13%。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