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量子通信产业链分析(图)

         量子通信系统的简化模型包括量子信源,量子信道和量子信宿三个主要部分。量子信源产生消息并发送出去;量子调制将原始消息转换成量子态形式,产生量子信号;量子信宿是消息的接收者,量子解调将量子态的消息恢复成原始消息;其余都属于量子信道范畴。另外通常还有辅助信道,是指除了传输信道以外的附加信道,如经典信道,主要用于密钥协商等。

图:量子通信系统组成



         量子通信系统的主要设备包含:通信网络主设备(含核心器件)、终端设备,还包括配套的科学仪器以及系统性的管控和应用软件等。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量子通信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 

         当前可应用的量子通信技术主要是基于弱相干激光的单光子协议,典型的技术有BB84协议和DPS协议等。其中基于诱骗态的BB84协议由于其克服了PNS攻击,是目前实际采用的量子通信技术。总体方案是尽量采用现有光纤量子通信线路,在其上面添加核心量子设备,建立QKD中心。网络部分应当分为量子通信网与经典通信网两种网络独立建设,两者通过QKD终端连接,最终生成密钥通过该终端输出至经典通信网。

         许多人将量子通信与经典通信隔离开是不正确的,二者是相互连接的。不管是量子密钥分发,还是量子隐形传态,从二者的设计方案可知,它们均未脱离经典通信的方式。量子密钥分发只是负责产生和分发通信需要的密钥,而真正的信息经由加密生成的密文,必须通过经典信道进行传输。在量子隐形传态中,同样也要用经典信道将测量的信息传送出去,经典信息与量子信息联合起来才能实现量子隐形传态。

图:一种典型的量子通信组网结构


         目前采用诱骗态方法的最远实验距离是260-300km,基于经典相干态光源的诱骗态方法很难直接完成全球化量子通信任务。远程量子通信的最终实现将依赖于量子中继:在空间建立许多站点,以量子纠缠分发技术先在各相邻站点间建立共享纠缠对,以量子存储技术将纠缠对储存,采用远距离自由空间传输技术实现量子纠缠转换,即增长量子纠缠对的空间分隔距离。如果预先将纠缠对布臵在各相邻站点,纠缠转换操作后便可实现次近邻站点间的共享纠缠,继续操作下去,原则上可以实现在很远的两个站点间建立共享纠缠。即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因此,墨子号量子卫星的发射及科学成本十分具有意义,能解决诱骗态方法通信距离较近的局限性,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

图:量子中继实现通信示意图


         量子中继与经典中继(俗称“可信中继”)在安全性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可信中继是通过中继把形成的密码“接力”下去,它要求所有中继站都是安全的,在通信双方跨越的中继站中只要有一个不安全,则通信内容完全不安全。而量子中继的中继站只转换纠缠却看不到密码,即便所有中继站都不安全,两个通信终端间形成的密钥及以此为基础的通信仍然绝对安全。

         根据量子通信系统的结构,参考产业化的可能路径,分析得出量子通信产业链结构如下:

:量子通信产业链组成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T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补贴加码消费需求 我国手机电池行业迎政策红利 产业链有望量利齐升

补贴加码消费需求 我国手机电池行业迎政策红利 产业链有望量利齐升

得益于技术创新驱动消费者换机需求的释放、市场复苏趋势、折叠屏市场的爆发等因素影响,2024年我国手机出货量增长态势显著。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手机出货量3.14亿部,同比增长8.7%;智能手机出货量2.94亿部,同比增长6.5%,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3.6%。

2025年04月17日
下游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受益于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发展我国高精度导航市场快速增长

下游应用市场空间广阔 受益于卫星导航系统产业发展我国高精度导航市场快速增长

受益于卫星导航系统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我国高精度导航市场也整体保持了快速增长,市场规模呈现不断增长态势。根据数据显示,2012-2023年我国高精度导航市场规模从23.0 亿元增长至214 亿元。

2025年04月17日
我国手机行业市场回暖 技术创新仍将是关键 AI正在打开新一轮厂商竞速窗口期

我国手机行业市场回暖 技术创新仍将是关键 AI正在打开新一轮厂商竞速窗口期

在经历连续下滑后,2024年手机市场回暖,出货量迎来了反弹。全球方面:2024年全球手机市场迎来了反弹,销量同比增长7.1%,结束了2023年创下的十年来最低点。

2025年04月09日
全球海底数据中心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商业化进程较快 海兰信龙头地位稳固

全球海底数据中心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商业化进程较快 海兰信龙头地位稳固

国内海底数据中心商业化进程较快,主要驱动因素在于:B端随着企业与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以及上云趋势的推动,数据分析、存储和计算需求将急剧攀升,C端数据量在短视频、直播和社交电商等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特别是向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深入渗透背景下持续快速增长。国内数据量爆发式增长,带动数据中心建设加快,耗电量持续增长。但在“

2025年04月04日
技术升级带动全球Wifi芯片行业扩容 下游应用集中于消费电子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技术升级带动全球Wifi芯片行业扩容 下游应用集中于消费电子 市场呈寡头垄断格局

Wi-Fi技术具备传输速率高、部署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5G射频穿透性差,下游应用集中在手机及PC等消费电子领域。2023年全球Wifi芯片组市场规模已超200亿美元。信息时代背景下,Wi-Fi持续朝着更快速度、更低延迟、更高数据传输质量等方向演进,Wifi芯片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容,Wi-Fi6、Wi-Fi 6E、W

2025年03月18日
光通信行业快速发展为光放大器打开市场空间 EDFA为目前商用最广泛产品

光通信行业快速发展为光放大器打开市场空间 EDFA为目前商用最广泛产品

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场,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在50%左右。2019-2023年受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的影响,我国光通信行业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从921亿元增长至1345亿元。当前我国光通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未来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估计2024年,我国光通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到1528亿元。而光通信行业的快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光纤传感器市场稳定增长 光纤陀螺占比最大 小型化、多功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我国光纤传感器市场稳定增长 光纤陀螺占比最大 小型化、多功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近年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不断改进及成熟,其应用领域也随之不断拓展,光纤传感技术在石油石化、交通、电力、汽车及安防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进而推动了我国光纤传感器行业规模的增长。展望未来,随着5G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的蓬勃发展,光纤传感器市场无疑将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25年03月17日
5G、数据中心持续扩容下光通信器件行业需求稳增长 产量则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

5G、数据中心持续扩容下光通信器件行业需求稳增长 产量则整体呈波动增长态势

发展到目前,我国已拥有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场,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在50%左右。2019-2023年受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与升级的影响,我国光通信行业稳定增长,市场规模从921亿元增长至1345亿元。当前我国光通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未来有着较大的增长空间。估计2024年,我国光通信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到1528亿元。而光

2025年03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