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老年市场疲软,可穿戴越做越难

   导读:老年市场疲软,可穿戴越做越难,2014年以来,可穿戴产品可谓喷薄而出,MOTO360、GearS、AppleWatch等产品在全球范围刮起了一股股可穿戴浪潮,小米、咕咚、inwatch等厂商更是把国内可穿戴市场搞的风生水起。一时间可穿戴设备广布各大科技媒体的头条,着实抢了其他智能设备的风头。

中国智能手机行业专项调研与投资决策分析报告(2015-2020)

  目前国内外对可穿戴在老年市场的潜力普遍看好,不少针对老年人开发的可穿戴设备业已走向市场。然而可穿戴设备在老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却是微乎其微的。

  在前几天举办的智慧城市博览会上,智慧养老备受关注,除了各种一体化的健康养老解决方案,笔者更为关心的是几款老年可穿戴设备。从与展商的交流和产品体验上来看,老年可穿戴设备无论在市场覆盖率还是产品本身,都不令人满意。

  笔者通过对几家展商的了解,纷纷吐槽产品销量不理想,为什么老年市场潜力那么大却越做越难呢?

  主流产品风头正火,利基市场被忽视

  2014年以来,可穿戴产品可谓喷薄而出,MOTO360、GearS、AppleWatch等产品在全球范围刮起了一股股可穿戴浪潮,小米、咕咚、inwatch等厂商更是把国内可穿戴市场搞的风生水起。一时间可穿戴设备广布各大科技媒体的头条,着实抢了其他智能设备的风头。

  可穿戴产品很火,爆漏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智能手环的鸡肋、智能手表的续航等问题纷纷成了争论的焦点。这些问题对于主流可穿戴产品来说,随着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不同品牌产品的相继发布,可穿戴产品的这些痛点被逐渐的淡化。然而对老年可穿戴设备来说,产品更新缓慢产品种类稀少,加之老年人行为习惯的原因,可穿戴产品的痛点在老年市场成了选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致力于可穿戴利基市场的公司偏向于创业团队,而其中不少人投身于儿童市场,毕竟儿童市场对功能的要求更加简单。宠物市场对设备要求不多同时刚性需求也不是很大,反而老年市场需求量和销售量完全不成比例。主流可穿戴产品越来越火,可穿戴产品的缺陷也日益明显,老年市场没有随着主流产品的火热而加温,主流产品的缺陷成了老年可穿戴产品不被选择的一个理由。

  设计上顾此失彼,难以符合用户需求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到2015年,我国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数将超过1000万人,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人。空巢老人、失智老人、失能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多,成为不少厂商进军老年可穿戴领域的主要原因。

  除了智能血压计、智能体温计等健康类产品,不少老年可穿戴产品纷纷致力于解决老年人的某个生理缺陷问题,具有定位功能的防走丢设备、监测老年人健康并具有报警功能的智能产品成了市场的主角。同时厂商在进行产品设计时也着重去解决老年用户的某些生理问题。

  就拿笔者在智博会上体验的一款主打老年人摔倒报警的产品来说,先不讲产品设计的美与丑,据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款手表能够在老年人摔倒时迅速打电话报警,并且拥有一周长的续航时间,GPS、蓝牙、SIM卡等一应俱全。但笔者在体验时却发现这款产品在用户体验上非常糟糕,一款面向老年用户的产品却安装了最新的安卓系统,由于屏幕只有两英寸加上没有很好的优化,在笔者用起来对视力都是一个考验,更不用说视力不好的老年人。

  设计上的顾此失彼,使得不少针对老年用户的可穿戴产品难以满足用户要求,甚至显得有些奇葩。可以说为了抢占市场,一些厂商太操之过急了。

  依托手机发展缓慢,单独销售遭遇瓶颈

  就目前而言多种主流可穿戴设备定位为手机配件,然而对于老年市场来说,可穿戴设备想要依托于手机着实不是个好的选择。

  智能手机如何进入老年市场尚且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式,尽管华为、小米等厂商开发了老年模式,成效却不是很显著,老年手机依然被功能机占据了主要市场。而可穿戴设备往往需要和智能手机进行连接,可穿戴设备如果要依托老年手机进行发展,速度可想而知,这也是很多老年可穿戴设备独立于手机之外的主要原因。

  而独立于手机之外便不得不考虑到老年用户的行为习惯,使得可穿戴产品不得不具有通信功能,而且需要有着不错的待机时长,当然适合老年用户的UI和功能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正如前面所说,不少可穿戴设备在用户综合体验上做的很不到位,这也正是其瓶颈所在。

  笔者认为,老年市场的可穿戴设备和主流可穿戴产品有着不同的设计逻辑,厂商更应该淡化产品的智能性,采用极简化的设计理念。比如说保留通信功能却不主打,主要用于老年用户发生意外时的报警作用,而非是想着代替老年人手里的手机。

  可穿戴设备在健康医疗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通过可穿戴设备实时掌握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已是不少人的愿景。对于可穿戴厂商来说进军老年市场更应该由浅入深,逐步开发出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产品,急功近利式的产品策略只会让老年市场越做越难。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我国光纤光缆行业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市场变革,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国内光纤接入程度不断升级,由光纤到交换箱、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大楼,最终演化至光纤到户。根据数据,截至2025年3月,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11.8亿个。2018-2025年Q1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数量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比重已由

2025年07月29日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近年来,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最大下游市场——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伴随数据中心传输速率的升级,高速光模块用量大幅提升,配套 16/24 芯 MPO、32/48 芯 MPO 用量增长,预计2029年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超60亿美元。

2025年07月07日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电线电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配套产业,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电线电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线电缆应用于电力、能源、交通、通信、工程建筑等多个行业,其中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缆是最主要的细分领域。

2025年06月27日
数据流量爆发推动我国超导电缆行业规模化应用 国家高度重视 市场迎来较大机遇

数据流量爆发推动我国超导电缆行业规模化应用 国家高度重视 市场迎来较大机遇

在目前全球AI技术产业化加速推进、国内数字经济政策加速落地等多重因素催化下,数据流量以及电能消耗加速上升,作为数据流量的管道光纤光缆以及输电通道的电缆建设将同步加速,推动超导电缆规模化产业应用。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信关站行业分析:低轨卫星加速组网释放大量需求 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我国信关站行业分析:低轨卫星加速组网释放大量需求 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我国通信卫星星座均提出大规模的卫星发射计划。目前,国内卫星通信星座主要包括由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主导的星网(GW)星座,和由上海垣信卫星科技公司主导的千帆星座(G60)。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光纤激光器行业: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国产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我国光纤激光器行业: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国产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得益于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应用潜力的不断挖掘,我国光纤激光器的下游应用呈现“多点开花”的繁荣态势,并持续向新兴领域拓展。近年来,我国光纤激光器行业发展总体呈现增长态势,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58亿元,预计2015年达到190亿元。

2025年06月11日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高精度定位正泛在化发展 北斗与低空经济融合带来机遇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高精度定位正泛在化发展 北斗与低空经济融合带来机遇

进入2024年以来,随着国家加快推进北斗优先应用和北斗产品国产化替代,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同比增长7.3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

2025年05月22日
我国空天信息行业分析:政策+遥感卫星产业带来旺盛需求及发展机遇

我国空天信息行业分析:政策+遥感卫星产业带来旺盛需求及发展机遇

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地球行业发展的顶层规划日益完备。而《“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数据要素与12个重点领域相结合,促进空天信息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2025年05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