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信息通信行业代际演进及国际竞争力分析(图)

          通信行业的代际演进从根本上说是技术、需求和政策合力推动的结果,而需求的满足和突破则是推动产业演进的源动力。从用户的体验角度看,每一次“杀手级”业务的出现,都意味着用户体验临界点的突破。

图表:十年一个周期的产业代际更迭升级推动战略格局转换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G 时代的杀手级业务是数字语音和短消息业务,业务成熟期每一个用户的月度流量大约是 50M。3G 商用之前,产业界普遍认为 3G 会带来视频和高速数据下载这两个杀手级业务。由于各界对 3G 期望过高,频谱价格被炒到了天价。以德国为例,2000 年德国 UMTS 的频谱出价接近 500 亿欧元,对比十年后的 4G 频谱拍卖最终出价仅为 44 亿欧元。正式商用 3G 之后,传说中的视频和高速数据下载业务并未“出现”,全球运营商建设的几百张 3G 网络长期处于低流量、少用户的状态。直到 2007 年 iPhone 的出现,拯救了整个产业链。视频在 3G 时代并未成为杀手级业务,直到 4G 商用,整个产业正式从窄带移动互联网进入宽带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 4G 很好的满足了用户随时随地看高清视频的体验需求,发达市场上的用户用度流量都在 5000M 以上,比 3G 时代的月度 500M 流量提升了 10 倍。同时,4G 时代 LTE 加速了 ICT 产业融合和商业的互联网化,产业变化更快,转型更彻底。 5G 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阶段中的重要转折点,其巨大变革力从产业内渗透外化扩展到全社会,从人的通信扩展到物的通信。从人的通信需求角度看,5G 需求体验上的突破关键在 AR/VR 等应用,在使能垂直应用场景方面,关键在于物物之间能否实现智能连接的突破。

          移动通信产业的迭代升级也推动了战略格局的转换,中国在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中的话语权和主导力不断加强。2G 时代,蜂窝移动通信两大标准分别是欧洲主推的 GSM 标准和美国高通主推的 CDMA 标准。中国无核心技术和国际标准话语权,在这个过程中,本土系统制造商(巨大中华)得到了快速发展。3G 时代,整个产业仍然由欧洲和美国主导,但在标准上中国取得了突破,自主创新的 TD-SCDMA 成为三大标准之一,通过培育全产业链,手机开始“有芯”走向品牌化,开始拥有部分核心知识产权和国际标准话语权。4G 时代,美国取代了欧洲的主导地位,同时中国主导 TD-LTE 成为国际主流标准,TD-LTE 全球规模化商用,端到端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2023年中国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调研与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图表:中国ICT 产业生态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图表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在即将到来的 5G 时代,我们认为中国将实现引领,与美国共同主导产业发展。5G 标准的讨论和制定主要在国际标准组织 3GPP 中展开,我国一开始就组织力量参与国际标准,产学研用力量协同,积累了相关的核心技术,向 3GPP 提供了 8700 多份文稿,占整个提供文稿数的 32%,而我国牵头的 5G 标准化项目占 40%。相关标准提案数量中,华为、三星、爱立信、高通、中兴等企业排名前列。从资本支出角度看,根据 IHS Markit 预计,从 2020 年到 2035 年,美国和中国有望主导 5G 研发与资本性支出,两国将分别投入 1.2 万亿美元和 1.1 万亿美元。IHS Markit 预计,美国的投入将约占全球 5G 投入的 28%,中国紧随其后将约占 24%。

          我们对 5G 时代中国引领保持充分信心的另外一个核心原因来于,在 4G 时代,中国已经构建了一个丰富和而又强大的产业生态。事实上,在任何市场,通信行业都无法脱离终端、应用和用户生态而独立发展。从全球来看,凡是互联网发展比较好的地方,运营商的经营都有相对较好的表现。美国和中国是全球互联网领域最发达的两个市场,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商所在地。欧洲市场虽然整体上在 4G 商用上比中国早两年,但由于缺乏强大的互联网应用,2016 年底 4G 用户的整体 DoU 仍只有 1G 的水平,与中国当时大致持平。

          从云-端-管的视角看,在互联网方面,中国的互联网用户数在 2016 年底已超过美国和欧洲的总和,全球 TOP20 市值互联网公司中中国企业占到了 7 家,仅次于美国的 12 家;在终端方面,根据 IDC 最新统计的 2017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数据,华为、OPPO、小米都进入了全球前五,位于苹果和三星之后;在全球独角兽企业分布中,中国无论是在数量和估值总额上都与美国接近,位居第二;在运营商管道业务方面,中国的 FTTx 用户渗透率在 2016 年底已经达到 85%,远远超过澳东(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北美和西欧地区。中国的 4G 用户渗透率 2017Q1 达到了60%,略低于美国市场的 69%,远高于全球的 27%和欧洲的 37%。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我国光纤光缆行业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市场变革,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国内光纤接入程度不断升级,由光纤到交换箱、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大楼,最终演化至光纤到户。根据数据,截至2025年3月,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11.8亿个。2018-2025年Q1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数量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比重已由

2025年07月29日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近年来,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最大下游市场——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伴随数据中心传输速率的升级,高速光模块用量大幅提升,配套 16/24 芯 MPO、32/48 芯 MPO 用量增长,预计2029年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超60亿美元。

2025年07月07日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电线电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配套产业,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电线电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线电缆应用于电力、能源、交通、通信、工程建筑等多个行业,其中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缆是最主要的细分领域。

2025年06月27日
数据流量爆发推动我国超导电缆行业规模化应用 国家高度重视 市场迎来较大机遇

数据流量爆发推动我国超导电缆行业规模化应用 国家高度重视 市场迎来较大机遇

在目前全球AI技术产业化加速推进、国内数字经济政策加速落地等多重因素催化下,数据流量以及电能消耗加速上升,作为数据流量的管道光纤光缆以及输电通道的电缆建设将同步加速,推动超导电缆规模化产业应用。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信关站行业分析:低轨卫星加速组网释放大量需求 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我国信关站行业分析:低轨卫星加速组网释放大量需求 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我国通信卫星星座均提出大规模的卫星发射计划。目前,国内卫星通信星座主要包括由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主导的星网(GW)星座,和由上海垣信卫星科技公司主导的千帆星座(G60)。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光纤激光器行业: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国产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我国光纤激光器行业: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国产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得益于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应用潜力的不断挖掘,我国光纤激光器的下游应用呈现“多点开花”的繁荣态势,并持续向新兴领域拓展。近年来,我国光纤激光器行业发展总体呈现增长态势,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58亿元,预计2015年达到190亿元。

2025年06月11日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高精度定位正泛在化发展 北斗与低空经济融合带来机遇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高精度定位正泛在化发展 北斗与低空经济融合带来机遇

进入2024年以来,随着国家加快推进北斗优先应用和北斗产品国产化替代,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同比增长7.3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

2025年05月22日
我国空天信息行业分析:政策+遥感卫星产业带来旺盛需求及发展机遇

我国空天信息行业分析:政策+遥感卫星产业带来旺盛需求及发展机遇

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地球行业发展的顶层规划日益完备。而《“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数据要素与12个重点领域相结合,促进空天信息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2025年05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