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0年中国手机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2009年中国手机市场看点颇多,其中最大的看点非3G莫属。3G的发展正在为中国手机市场带来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这场革命或将改变中国7亿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及沟通方式。 
    另外一大看点是戴尔、谷歌等PC、互联网厂商正式进军手机领域,先后推出自主品牌智能手机。这不仅意味着传统手机厂商在2010年将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同时也意味着手机的个性化、互联网功能将更加凸显。 
    苹果iPhone花落联通,黑莓或将与中国电信牵手成为2009年手机市场的又一大亮点,这充分说明3G时代终端为王、运营商与手机厂商、尤其是智能手机厂商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2009年中国手机市场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就是触摸屏手机、GPS手机数量剧增,全键盘手机、设计个性的手机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那在这些看点与变化之下,2010年中国手机市场哪些类型的产品能够获得更多用户关注、能够主导市场发展的步伐?以下,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将对不同类型手机2010年的用户关注度走势进行分析预测。 
    智能手机:用户关注度仍将持续攀升,有望保持在65%左右 
    2009年,智能手机的发展如火如荼,用户关注度持续攀升。随着越来越多手机厂商进入智能手机领域,产品终端数量不断增多,不论是入门级还是专业级,各个层次产品应有尽有。 
    智能操作系统阵营除了传统Symbian、Windows Mobile风华正茂外,苹果的Mac OS、黑莓的BlackBerry、谷歌的Android、Palm的Web OS、Linux等操作系统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甚至有蚕食Symbian、Windows Mobile系统市场的趋势。 
    手机智能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通过手机来做一些以前只能在电脑上完成的事情,手机智能化趋势不可避免,ZDC预计,2010年,在中国手机市场智能手机的用户关注比例定会创新高,有望保持在65%左右。 
    3G手机:用户关注度尽管有反复,但上升趋势强劲,2010年突破50%是必然 
    2009年被称作中国3G元年,第一年由于运营商3G网络建设尚不完善,3G终端不仅数量少,而且价格相对较高,因此用户关注比例必然会被限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但随着运营商网络建设步伐的加快及网络覆盖面的拓宽,同时,随着越来越多手机厂商渗入3G手机领域,3G手机用户关注度的上升趋势是中国手机行业发展的必然。 
    ZDC认为:2010年将是中国3G的应用之年,届时3G手机终端用户关注度必将突破50%,甚至更高。 
    GPS手机:用户关注度平稳上升,突破50%轻而易举 
    2009年是GPS手机、触摸屏手机快速发展的一年,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等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先后推出自己的GPS手机,尤其诺基亚在2007年收购了数字地图厂商Navteq之后,2009年在中国市场共推出多达23款GPS手机,赚足了用户的眼球。三星也不甘示弱,2009年共推出18款GPS手机。2009年第四季度苹果将地图服务厂商PlaceBase公司收购,有推苹果GPS手机的打算。 
    从需求来看,用户对GPS的接受、使用范围越来越广,GPS手机市场的发展甚至开始对常规GPS市场产生冲击,GPS手机市场潜力巨大,已经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这种潜力从上图2009年1月至12月GPS手机的走势中也可见一斑。因此,ZDC预计,2010年,GPS手机市场用户关注度突破50%是一件非常轻而易举的事情。 
    触摸屏手机:用户关注度直线上升,有望冲击50% 
    自2007年苹果推出首款触摸屏手机以来,触摸风潮不但不减,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手机市场上的触摸屏技术产品由2008年的二三百款猛增至2009年的七百多款,用户关注比例从2009年1月的21.9%一路攀升至12月的43.2%。 
    据ZDC统计数据显示,诺基亚尽管在2009年2月份才推出自己基于S60智能系统的触控手机,但仅2009年一年时间,诺基亚的触控产品已达17款,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其2009年10月刚刚上市的5230触控新品,上市两个月,就登上了中国市场最受用户关注的手机产品冠军宝座。 
    ZDC认为,触摸屏手机凭借着操作简单、便捷、屏幕大的特点,获得了不少手机消费者的青睐,也让不少手机厂商纷纷介入这一领域。预计2010年,随着更多厂商在这类产品上的发力,触摸屏手机的用户关注比例亦有突破50%的可能。 
    音乐手机:用户关注度走势稳定,预计2010年仍将保持在50%左右 
    拍照手机:用户关注度走势上半年稳定、下半年有起伏 
    2009年,传统音乐、拍照手机市场整体保持着平稳发展的态势,其中音乐手机走势平稳,在45%上下小幅波动。拍照手机上半年关注比例走势平稳,基本保持在40%左右,但下半年关注比例呈起伏状态,且波动幅度较大,最大幅度出现在10月、11月间达到10%。 
    ZDC认为,传统音乐、拍照手机的用户需求经过四、五年的积淀已渐趋稳定,用户关注度变化幅度不会太大,即便出现较大幅度波动,也是由于新品效应,很快就会恢复。因此,ZDC预计,2010年音乐、拍照手机用户关注度不会发生较大变化,用户关注度会分别保持在50%、40%左右。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光纤光缆行业:市场需求萎缩和周期性调整下产量减少 本土企业国际竞争力增强

我国光纤光缆行业经历了多次技术革新和市场变革,已有六十余年的历史。国内光纤接入程度不断升级,由光纤到交换箱、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大楼,最终演化至光纤到户。根据数据,截至2025年3月,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11.8亿个。2018-2025年Q1我国光纤接入(FTTH/O)端口数量占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比重已由

2025年07月29日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数据中心快速升级利好全球MPO光纤连接器行业发展 中国厂商营收猛增、产能仍待扩张

近年来,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最大下游市场——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伴随数据中心传输速率的升级,高速光模块用量大幅提升,配套 16/24 芯 MPO、32/48 芯 MPO 用量增长,预计2029年全球MPO光纤连接器市场规模将超60亿美元。

2025年07月07日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政策推动我国电线电缆行业洗牌 企业在高性能领域加速布局 国产化率将不断提升

电线电缆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配套产业,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我国电线电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电线电缆应用于电力、能源、交通、通信、工程建筑等多个行业,其中电力电缆和电气装备电缆是最主要的细分领域。

2025年06月27日
数据流量爆发推动我国超导电缆行业规模化应用 国家高度重视 市场迎来较大机遇

数据流量爆发推动我国超导电缆行业规模化应用 国家高度重视 市场迎来较大机遇

在目前全球AI技术产业化加速推进、国内数字经济政策加速落地等多重因素催化下,数据流量以及电能消耗加速上升,作为数据流量的管道光纤光缆以及输电通道的电缆建设将同步加速,推动超导电缆规模化产业应用。

2025年06月20日
我国信关站行业分析:低轨卫星加速组网释放大量需求 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我国信关站行业分析:低轨卫星加速组网释放大量需求 市场将迎爆发式增长

我国通信卫星星座均提出大规模的卫星发射计划。目前,国内卫星通信星座主要包括由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主导的星网(GW)星座,和由上海垣信卫星科技公司主导的千帆星座(G60)。

2025年06月17日
我国光纤激光器行业: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国产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我国光纤激光器行业:下游应用多点开花 国产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得益于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应用潜力的不断挖掘,我国光纤激光器的下游应用呈现“多点开花”的繁荣态势,并持续向新兴领域拓展。近年来,我国光纤激光器行业发展总体呈现增长态势,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58亿元,预计2015年达到190亿元。

2025年06月11日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高精度定位正泛在化发展 北斗与低空经济融合带来机遇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高精度定位正泛在化发展 北斗与低空经济融合带来机遇

进入2024年以来,随着国家加快推进北斗优先应用和北斗产品国产化替代,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保持着稳定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758亿元,同比增长7.3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

2025年05月22日
我国空天信息行业分析:政策+遥感卫星产业带来旺盛需求及发展机遇

我国空天信息行业分析:政策+遥感卫星产业带来旺盛需求及发展机遇

我国“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数字地球行业发展的顶层规划日益完备。而《“数据要素x”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数据要素与12个重点领域相结合,促进空天信息数据要素乘数效应。

2025年05月2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