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我国报刊行业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迫在眉睫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报刊市场分析报告-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预测

        一、国际报刊行业

        目前,传统报刊行业竞争力越来越弱,其主要原因是报纸的纸介印刷形式:时效性差,印刷环节过于复杂;物化了的报纸成本偏高,耗用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发行环节成本高和发行时效不足;信息容量受到版面数量和成本的制约等等,而其深层次的危机则是读者大量减少。传统报纸为什么会失去越来越多的年轻读者?简单的说,一是传统报纸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已适应年轻人的胃口;二是网络已经使年轻人养成了免费获取信息的习惯。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包围与冲击下长大的年轻一代已经习惯了网上冲浪,习惯了网络较强的互动性。

        伴随着传统报纸的萎缩,免费报纸这一新兴报纸形态却日益发展壮大。它是细分与微利时代报业竞争下“价格战”的产物(只不过是把价格降低到了“零”),是媒介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其实,自有报刊以来,“免费”的报纸就一直存在。世界各地都有向人们免费赠阅的报纸,但绝大多数是一些基金会创办的,有些是群众团体、行业协会、俱乐部和一些机构组织,为沟通内部情况而办的免费定期刊物,属内部资料,是非卖品。如一些公司企业创办的内刊,只面向内部员工,为他们及时提供企业的最新信息,包括产品信息、企业文化、市场动态、营销知识、信息公布等,它不对外发行,旨在上传下达,帮助内部人员更充分地了解企业、产品情况,更充分地做好工作。有一些是以促销为目的的广告式宣传报纸以及一些广告公司印发的 DM 广告等免费报刊。如我们常在医院见到的各种医疗报纸,上面全是各种保健知识和药物产品推介。还有一些是纯粹的宣传品,它们也通常是免费提供的,生产者付出了生产成本,为的是向消费者传递某种有利于生产者(或第三者或社会)的信息或者观念主张,以期改变消费者的思想。

        二、中国报刊行业概况

        报刊的概念是通过利用纸张把文字资料传播的一种工具,它是一种起到解释、宣传等作用。报纸是传递信息的媒介,是大众传播的一种工具。中国报刊业 的发展十分迅速。多项指标增势强劲,报纸出版能力不断提高,世界报业大国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中国报刊业已经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

        我国的报纸发行模式,从建国以来到今天,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建国初期到80年代前期,“邮发合一”模式一统天下;第二个阶段从1985年洛阳日报退出“邮发”,自办发行开始,“邮发”和“自发”两种模式平分秋色,并存竞争; 第三个阶段大约从90年代中期开始,“邮发”和“自发”相互结合,能够在一家报社内部同时采用。现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成熟和完善,使得我国的报纸发行模式也在进一步发展,多渠道的发行模式崭露头角,代表了报纸发行的方向,标志着报纸发行进入了新阶段。

        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渗透,2016年,报业减版、停刊的消息不断传出,多家报纸纷纷减版或合并周六、周日版,以求缩减费用、节省人力。2016年11月,中国青年报发表声明,2017年将放弃周末纸质报纸,把主要精力投入客户端。最引人注目的应该还是东方早报和京华时报的停刊。东方早报自2017年1月1日起全体员工转入澎湃新闻,京华时报也在同一天选择停办,全身心开发新媒体。

        根据对全国70个城市的报纸零售终端(包括报刊亭、报摊、便利店、超市、书店等)的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各类报纸的零售总量与2016年相比下滑了31.2%。

        与此形成鲜明的是党报和时政类报纸的零售上升或稳定态势。2017年全国党报的整体零售量维持稳定,时政类报纸零售微涨14.5%,但是由于党报和时政类报纸在报纸零售中所占的总份额不大,因此,其对于报业的整体零售的拉动幅度也不高。

        更为严重的情况是,2017年零售终端进一步减少,覆盖率下降明显。有80%以上的报刊亭主表示零售报刊利润越来越低,且靠销售饮料充值卡等经营也难以维持,2017年报刊亭租期到期不再续租。如没有相应的加强发行渠道建设的计划,特别是零售渠道的建设,报刊亭停业潮会加大报纸零售销量大幅下滑的预期。

        订阅市场也是如此,2017年报纸订阅下滑趋势加快,根据监测、调查的全国20个主要城市订阅市场结果看,都市报订阅率持续走低,相较2016年下降幅度超过30%;连续订阅多年的忠诚读者在2017年流失最为严重。

        当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正在加速重构新闻舆论传播生态,报刊面临的形势特别严峻,压力特别巨大,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迫在眉睫。2015年各类报纸媒体的零售总量下滑41.4%,都市类媒体零售下滑51.8%。2016年随着报纸零售总量下滑,报纸广告由2014年的352.1亿元,下滑到227.5亿元,下滑幅度达到35.4%,2017年广告营业额下降了33.9%。

2007-2017年中国报刊广告营业额增长率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5年“漫剧元年”:AI技术突破驱动成本革命 巨头入场引爆精品化竞争

2025年“漫剧元年”:AI技术突破驱动成本革命 巨头入场引爆精品化竞争

随后进入2025年,随着AI技术的成熟与应用,不仅大幅提升了漫剧的制作效率、降低成本,更推动行业进入加速扩张新阶段。上半年,漫剧市场延续高速扩容态势:近半年抖音上新3000部,环比增长6倍,周均在投剧目超110部;用户端活跃度显著提升,播放量与点赞量复合增长率分别达92%和105%。

2025年11月07日
中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 演唱会行业规模明显扩容 市场呈现与文旅深度融合趋势

中老年群体消费潜力释放 演唱会行业规模明显扩容 市场呈现与文旅深度融合趋势

演唱会市场的繁荣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市场供需两旺,但行业内仍缺乏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主办方,市场呈现地域性强、分散化的特点。

2025年10月30日
新政松绑? 引进剧、积压剧等或将激发我国电视剧行业市场活力

新政松绑? 引进剧、积压剧等或将激发我国电视剧行业市场活力

同时,电视剧集数也自2019年起逐年减少,至2024年降至较低水平,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这一态势。这标志着电视剧市场正从高速增长期转向调整阶段,可能受到政策调控、市场需求变化以及行业发展规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2025年08月23日
资本、技术、政策齐发力 我国AI短剧行业爆发风口已现 抖音、快手重点布局

资本、技术、政策齐发力 我国AI短剧行业爆发风口已现 抖音、快手重点布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观众对娱乐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政策扶持以及抖音、快手、网易等互联网巨头入局,我国短剧行业快速爆发,并且伴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迭代及AI动漫短剧等新形态兴起,AI短剧市场迎来新一轮密集上线。与此同时,平台重金押注、资本热钱涌入、技术加速迭代、创作者大量入场、政策“补”力,AI短剧行业爆发式增长风

2025年08月14日
抖音、快手、B站相继入局 我国动漫短剧行业规模尚小 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抖音、快手、B站相继入局 我国动漫短剧行业规模尚小 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观众对娱乐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政策扶持以及抖音、快手、网易等互联网巨头入局等因素驱动下,我国短剧行业市场快速爆发,低成本的动漫短剧成为行业新趋势。当前,九州、快手、抖音、B站等平台纷纷发力,投放量与收益可观。我国动漫短剧行业规模尚小,受众群体庞大,但素材量快速增加。不过,我国动漫短剧行

2025年08月06日
《歌手2025》焕发新活力 我国音乐综艺行业诸多困境仍存 但市场前景也仍可观

《歌手2025》焕发新活力 我国音乐综艺行业诸多困境仍存 但市场前景也仍可观

《歌手2025》《我们的歌》《时光音乐会》等卫视音乐节目强势回归,《音乐缘计划》《有歌2024》等原创音乐节目也异军突起,赢得较好口碑,为音乐综艺市场激发新活力。整体来看,我国音乐综艺行业已告别野蛮生长的爆发期,进入深度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尽管面临创新瓶颈、因果逻辑错误、成本压力等多重挑战,但其作为文化娱乐消费重

2025年06月12日
“爱优腾”各出“短”招 我国剧集行业持续提质减量 未来市场或将朝向两极分化

“爱优腾”各出“短”招 我国剧集行业持续提质减量 未来市场或将朝向两极分化

2024年,我国剧集市场提质减量持续,新剧综合表现提升。2025年Q1,我国剧集市场进入降速期,长视频平台共上新126部剧,同比减少10部,其中腾讯视频上新27部,同比减少14部,主要因为库存剧缩减,新剧仍保持稳定上新。同时,在用户注意力愈发稀缺,对剧集内容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去冗长、短篇化趋势日益凸显。不过,长视频平

2025年04月22日
吸金能力减弱 我国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 市场未来该如何发展?

吸金能力减弱 我国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 市场未来该如何发展?

由于综艺并未给足观众新鲜感,大量节目题材重复,综N代占比过高,普遍沿用过往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得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网络综艺数量不断挤占电视综艺市场份额。同时,在短视频、微短剧等内容崛起及市场大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品牌投放综艺越来越谨慎与苛刻。而且,我国综艺市场出现新综艺打不出声量,老综艺一味复制粘贴模

2025年04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