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国院线城市分布不均 国际竞争力有待增强。2010年以来,一线城市的票房份额在逐年下降,二线处于稳定地位,票房占比超过 50%。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电影院线行业现状深度调研及十三五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1、城市分布不均
2010年以来,一线城市的票房份额在逐年下降,二线处于稳定地位,票房占比超过 50%。而三四五线城市的票房一直处于增长状态,票房份额逐年增加,2012年至 2015年分别为28.2%、30%、32.1%、36.7%。
2014年,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票房总额和占比均首次超过了一线城市。而且目前人口结构发生变化,一二线城市的外来人口减少,回流向三四五线城市,截至2014年底,全国城市居民人口数量为7.49亿,乡村人口数量为6.19亿,潜在的观影群体还非常庞大。这些城市的观影需求预期会持续增加。
综上,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增长放缓,但还未到饱和状态。以北京为例,人口分布逐渐向周边扩散,但超过一半的影院都集中在朝阳和海淀两个区,周边通州、顺义、怀柔等区域都有非常大的开发空间。目前一线城市应该处于淘汰整合期,由于城市高额租金,很多小规模影院无法承担,同行间并购可能在城市集中爆发。三四五线城市是未来院线票房收入的重要增长点,中国现有的660个城市中仅有373个城市有可统计票房的影院,43%的城市没有正规影院。
2、国际竞争力有待增强
2015年《捉妖记》、2016 年《美人鱼》,尽管这两年国产电影崛起,屡破票房纪录,在国际上的认可度却不高。2012-2015年国产影片海外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增速超过 30%,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
2015年国产片在国内票房收入为271.36亿元,但海外销售收入只有27.7亿元,仅占国内市场的1/10。导致原因可能有文化差异、影片质量以及营销力度等。
首先,中西方存在很大的文化差异,外国消费者的文化力量、影片选择偏好都跟国内有很大区别,国内影片尚未能够准确把握国外的市场趋势。
第二,虽然近年来国产影片的质量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是距离好莱坞大片还有差距,电影品质还未能完全达到海外观众的要求。
第三,接地气的营销策略没有到位,参考美国电影在中国的营销方法,一般一部影片在中国宣传都会请国内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明星。相比较之下,我国的海外营销没有能因地制宜,宣传力度也有待加强。由此可见,未来海外市场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