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片酬疯涨、广告主倒逼 视频网站电视剧陷入烧钱病态生态圈

 导读: 片酬疯涨、广告主倒逼 视频网站电视剧陷入烧钱病态生态圈。3亿元起步,6亿元也不稀奇!临近年底,各家电视台和网站纷纷亮出2017年电视剧菜单。伴随着大剧频现,2017年电视剧的购剧价格一路飙升。 

参考《2016-2022年中国电视行业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3亿元起步,6亿元也不稀奇!临近年底,各家电视台和网站纷纷亮出2017年电视剧菜单。伴随着大剧频现,2017年电视剧的购剧价格一路飙升。 

        在这场买剧大战中,演员片酬也在愈加突破人们的想象。2016年,国内影视演员片酬呈爆炸式增长,其中一线演员以单剧5000万元打包价起步,而电视剧演员片酬更是突破亿元大关。 

        显然,这是一场烧钱的游戏,被资本驱逐,被市场裹挟;这更是一个充满病态的电视剧生态圈,有人受益,有人失意,有人在投机,有人想改变,却总是无奈…… 

        片酬疯涨 制作方和电视台接盘 

        有人戏言,如今能跟房价涨幅比拼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演员片酬。以2016年投入拍摄的“剧王”《如懿传》为例,仅周迅一人片酬就达9500万元,再加上霍建华,两位主演的片酬就达到了1.5亿元。 

 

 

 

        像周迅、霍建华这类一线明星所开出的价码,在电视剧行业内并非孤例。据业内公布的报价单,2016年电视剧演员片酬的最高报价要数吴亦凡的1.2亿元,周迅以9500万元紧随其后,而鹿晗9000万元、Angelababy(杨颖)8000万元、杨洋7000万元的片酬也毫不输阵。相对于2015年赵薇在《虎妈猫爸》中的4000万元,孙俪在《芈月传》中的6000万元,这些价格几乎是翻了番地上涨。 

        演员片酬疯涨,最崩溃的莫过于电视剧制作公司,因为这意味着电视剧的预算成本变高。在电视剧制作体系中,除去部分专为电视台、网站定制的电视剧能拿到先期预算资金,一般都是由制作公司先期垫付成本预算,在成片完成后才卖给播出平台。按照国内目前的预算比例构成惯例,制作预算至少要达到同等比例或者更高,才能保证剧作品质。如此一来,《如懿传》预算总额至少在3亿元以上。 

        除了制作公司,播出平台作为购片方,也深陷烦恼之中。制作预算增加,导致剧作身价提高,进而导致购剧价格猛涨。据了解,一线卫视2016年购剧资金规模基本维持在20亿元上下,以一线大剧价格售价超过3亿元、顶级制作售价超过5亿元来计算,一线卫视一年最多也只能购买三五部大剧。据了解,为了抢下一线大剧的独播或首播权,2016年江苏卫视投入15亿元用于购剧,浙江卫视的购剧预算达到20亿元,较此前翻了三倍,而东方卫视影视剧中心虽未公开具体费用,但对外公布采购经费较前年增加了35% 

        当一线大剧的价格以3亿元起步,盈利模式单一靠广告招商支撑的播出平台,也只能“打碎牙齿往里吞”了。 

        广告主倒逼 电视台购剧先“看脸” 

        “这么多年大家都在看着片酬涨,行业内部各种协会也都号召抵制高片酬,但片酬依然不降反涨,说到底是因为做剧的人并没有最终的决定权。”青春武侠剧《惊天岳雷》制片人钱晓鸿直言,在现有的电视剧购销体系中,制作方要考虑电视台的类型偏向,电视台则要迎合广告商的需求,“对广告商来说,他们看重的就是明星的号召力和可以直接转化成购买需求的可能,相对于制作水准和剧作品质,一部剧是否有大明星参演才是最关键的。” 

        这种潜在的商业逻辑最终层层倒逼,使得电视剧制作方需要考量市场的需求,并根据电视台的建议采用明星阵容。钱晓鸿所在的山东影视此前以农村题材剧和正剧著称,过去多年并不太注重使用明星,而更加强调演员演技和制作水准,这两年在业内有“良心制作”之称的正午阳光团队早年间就长期隶属于山影,钱晓鸿也曾与该团队有过多次合作。“完全不用明星,只采用实力派演员的做法,不是没有,但常常得不到市场的良性反馈。”钱晓鸿举例说,在靳东还没有大火前,正午阳光曾以其为主角拍摄了《到爱的距离》,剧作品质没有问题,但播出后并未引起太大反响。 

        “正午阳光这两年的爆款剧,不管是《琅琊榜》《伪装者》,还是《欢乐颂》,都是以胡歌、刘涛等明星来带新人的方式,而非全部采用新人演员。”钱晓鸿说,这种做法满足了电视台和广告商的预期,保证剧作能够顺利卖出,“说到底,做剧卖剧是一门生意,而并非只是为了艺术。”他表示,自己这两年经手的项目也开始“转向”,“即使有些年轻演员在演技上不成熟,但他们有市场号召力,会让剧的卖相更好。” 

        网站入局 热衷哄抢明星爱烧钱买剧 

        除了传统电视剧购销体系的“唯明星论”,助推演员片酬的另一股力量来源于视频网站。 

        从《甄嬛传》30万元一集的网络价格,到如今《如懿传》900万元一集的网络售价,视频网站堪称播出平台中的最大金主。在年底各家视频网站的招商会中,一线大剧的身影也处处闪现,仅腾讯视频一家就宣布将在明年网络独播或网台联播近20部一线大剧,包括剧王《如懿传》、孙俪新剧《那年花开月正圆》、鹿晗电视剧首秀《择天记》、杨幂新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以及《鬼吹灯之精绝古城》《盗墓笔记之云顶天宫》等。 

 

 

 

        “在传统的电视剧购销体系中,如果说电视台形成一种约定来抵制高片酬,也许还是可行的。但是视频网站一入局,再高的片酬都有人接盘,就很难再有回落。”某地方卫视电视剧部门工作人员透露,这两年开出天价片酬的演员和明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网站推崇的“IP剧”模式(根据网络小说改编影视剧),“这类 IP剧几乎都青睐年轻明星,虽然故事和制作都欠火候,但网络受众群就是愿意追明星。” 

        这些年轻明星虽常被冠以“面瘫演技”,但却被视频网站视作“流量担当”,只要有他们主演的电视剧,往往都能赢得超高点击量。“这种取向很难说不对卫视产生影响。”某卫视内部人员直言,流量高,广告主自然偏向网络,而卫视为了留住广告主,也只能采取与网站相近的购剧策略,“过去我们有些剧虽然品质好,收视率也高,但被广告商认定为收视群体过于老化,很难通过广告回收成本。要想改变买剧赔钱、实现电视台的盈利,就必须以年轻的明星为主打,吸引年轻观众,让广告主认可电视的收视群。” 

        而正是在这种竞争中,有收视号召力的明星,成为一种有限的吸睛资源,被追逐,被“哄抢”,片酬自然不断上涨,制作费随之不断提升,购剧价格亦随之不断走高……如此,最终陷入一种难以破局的恶性循环。 

        不过,这场资本逐利的游戏,很难说是稳赢不输,而更像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以前我们买一线大剧,其实都是亏本做生意。”在前天的搜狐WORLD大会上,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张朝阳直言,单靠烧钱买剧已经走不通了。搜狐视频这两年转而发展自制剧,《无心法师》《法医秦明》《匆匆那年》等剧不仅助推了新人演员的出现,而且收益良好,“自制好剧和良心出品才是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TYT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近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消费者对直播购物体验的偏好增强、以及直播电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交易规模呈现了爆炸性增长。到目前,直播购物的热潮已经成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 4.9 万亿元,同比增速 35.2%,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

2025年04月11日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广电总局发布《电影管理条例》等政策,鼓励民营资本注入影视制作、放映、演艺等文化行业,民营影视行业迎来发展契机。然而,由于“票补”减少、现象级电影数量不足、银幕增长所带来的人口红利耗尽等因素影响,我国民营影视行业资本寒冬来袭,多家民营影视企业利润、市值大幅度缩水,市场将重新洗牌,多家企业纷纷尝试转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形式新颖、节奏明快,更加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时间利用习惯,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目前已有超七成用户已经养成了看微短剧的习惯。其中,36.19%的用户每天都看微短剧,38.15%的用户每周要看好几次。可见,观看微短剧已成为大部分用户文娱生活的重要一环。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2024年我国网络剧生产保持提质减量,备案量与新上线数量仍在不断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剧备案量为509部‌,相比2023年的561部减少了9.3%‌;备案集数为12378集,相比2023年的17035集减少了27%;新上线数量为166部,相比2023年的196部减少了15.31%。

2025年03月01日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2025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延续 2024 年国补政策力度,并新增补贴品类。2025年,国内智能投影消费需求将有所回升,预计销售量达633.1万台,同比增长4.8%;销售额达110.8亿元,同比增长10.7%。

2025年02月27日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近年来,我国动画电影产量呈波动发展态势,票房收入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哪吒2》的爆火,让更多资本看到市场的可能,也凸显出我国动画电影市场迈向全球化的趋势,更是在其背后也展现出行业流程协作、技术升级等方面的突破,为电影产业发展及相关机构带来启示。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电视行业分析:出货量创新低 技术迭代、AI大模型等助力国产企业崛起

我国电视行业分析:出货量创新低 技术迭代、AI大模型等助力国产企业崛起

近几年,我国电视行业出货量持续创新低,开机率更是断崖式下跌。不过,外资电视品牌在国内市场持续承压,松下逐渐退出市场,而国产品牌在技术迭代、AI大模型等加持下,悄悄做大,海信成为行业领头羊。

2025年02月12日
内容供给不足致电影市场票房回落  "女性"、下沉市场等成行业新增量

内容供给不足致电影市场票房回落 "女性"、下沉市场等成行业新增量

2024年,由于内容供给严重不足、短剧、抖音等娱乐方式崛起,导致我国电影总票房缩水超百亿,观影人次下降至10.09亿,春节档则成为“全村最后的希望”。不过,我国电影市场也出现女性力量爆发、舞剧、演唱会等新的现象与趋势。因此,我国电影市场在内容端可以融合“二次元”、“演唱会电影”等形式,在宣发端可以深耕衍生品和仪式感,同

2025年01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