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转播权市场发展情况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电视台产业专项调查及十三五盈利战略分析报告
        转播权市场初期阶段(1994-1998年):
        1993年,国家体委曾筹备成立“中国体育电视台”,由于国家政策限制没有实现。
        1994年,我国在赛事转播权的有偿转让进行尝试。中央电视台向中国足协提供56万元赞助款,以广告形式支付,获得全国足球甲级联赛转播权,中央电视台与地方电视台联合转播了全部l32场比赛。
        1995年,中央电视台成立了第五频道-体育频道。
        1996年,南京电视台出资26万元,购得四国女排邀请赛南京站比赛的转播权,开地方台单独购买转播权的先例。
        1998年,总局中体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教育电视台签署协议,合作成立了“中体影视有限公司”,制作、传播体育节目(含转播大型赛事),营造了一个新的体育节目电视台购买市场。
        1999年,巴士股份成功举办“喜力”网球公开赛,并将电视转播权卖给东方电视台,为企业进入电视转播权市场作了有益的尝试。
        初期阶段特征:1.体育赛事转播权市场开发起步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其它实行有偿转让电视转播权的体育赛事很少;2.体育赛事转播权的买卖双方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化运作,电视台掌握转播权市场开发的主动权和议价权;3.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转让过程,主要
        是通过用广告时间来交换赛事电视转播权,仅有部分商业性比赛项目通过货币转让转播权。
        转播权市场逐步成熟阶段(1999-2010年):
l999—2001年,中央电视台获得甲A联赛的全国独家首播权,直播78场联赛,共支付电视转播权l100万元,平均每年366.6万,每场l4万。
        2003年,上海文广集团以1.5亿的天价购买了3年中超联赛电视转播权,央视首次失去中超的转播权。
        2005年,全国第十届全运会电视转播权由中央电视台和28家地方电视台话费1200万元购买,并且首次尝试向国外销售转播权。
        2003-2010年,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与央视体育中心达成F1电视转播合作及赛车运动推广战略合作伙伴。央视在获得赛事转播权上,已从纯粹的电视版权购买者,成为一项体育赛事的推广者和品牌经营者。一年费用接近l900万元人民币,以全年l6站计,平均每场l20万元。
        逐步成熟阶段特征:1.中国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货币化市场开发得到电视台的认可,国内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的买卖突破了中央电视台独家垄断的局面,出现了地方电视台参与体育赛事转播权购买的竞争时期。2.电视转播权市场开发形式多样,价格不断攀升,并且实现了向海外出售电视转播权。
        新媒体介入转播权市场(2006年—至今):
        2006年,世界杯首次引入网络直播形式,上海文广旗下的东方宽频花费3000万元购买了每天只能播放4分钟集锦节目的新媒体转播权。
        2009年,中央电视台与国际奥委会签署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电视转播权、新媒体版权以及音像制品版权,这意味着新媒体在国内重大体育赛事转播中以迅猛发展的态势与传统媒体分庭抗礼。
        新媒体阶段特征:1.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正式纳入赛事转播渠道,充分说明新媒体作为新的传播渠道的社会价格和商业价值。2.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将独家买断的新媒体转播权,采取二次转售的方式允许其它商业网站同步转播国际重大体育赛事。
国内体育转播发展大事记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数据中心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FS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爱优腾”各出“短”招 我国剧集行业持续提质减量 未来市场或将朝向两极分化

“爱优腾”各出“短”招 我国剧集行业持续提质减量 未来市场或将朝向两极分化

2024年,我国剧集市场提质减量持续,新剧综合表现提升。2025年Q1,我国剧集市场进入降速期,长视频平台共上新126部剧,同比减少10部,其中腾讯视频上新27部,同比减少14部,主要因为库存剧缩减,新剧仍保持稳定上新。同时,在用户注意力愈发稀缺,对剧集内容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去冗长、短篇化趋势日益凸显。不过,长视频平

2025年04月22日
吸金能力减弱 我国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 市场未来该如何发展?

吸金能力减弱 我国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 市场未来该如何发展?

由于综艺并未给足观众新鲜感,大量节目题材重复,综N代占比过高,普遍沿用过往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得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网络综艺数量不断挤占电视综艺市场份额。同时,在短视频、微短剧等内容崛起及市场大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品牌投放综艺越来越谨慎与苛刻。而且,我国综艺市场出现新综艺打不出声量,老综艺一味复制粘贴模

2025年04月18日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近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消费者对直播购物体验的偏好增强、以及直播电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交易规模呈现了爆炸性增长。到目前,直播购物的热潮已经成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 4.9 万亿元,同比增速 35.2%,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

2025年04月11日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广电总局发布《电影管理条例》等政策,鼓励民营资本注入影视制作、放映、演艺等文化行业,民营影视行业迎来发展契机。然而,由于“票补”减少、现象级电影数量不足、银幕增长所带来的人口红利耗尽等因素影响,我国民营影视行业资本寒冬来袭,多家民营影视企业利润、市值大幅度缩水,市场将重新洗牌,多家企业纷纷尝试转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形式新颖、节奏明快,更加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时间利用习惯,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目前已有超七成用户已经养成了看微短剧的习惯。其中,36.19%的用户每天都看微短剧,38.15%的用户每周要看好几次。可见,观看微短剧已成为大部分用户文娱生活的重要一环。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2024年我国网络剧生产保持提质减量,备案量与新上线数量仍在不断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剧备案量为509部‌,相比2023年的561部减少了9.3%‌;备案集数为12378集,相比2023年的17035集减少了27%;新上线数量为166部,相比2023年的196部减少了15.31%。

2025年03月01日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2025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延续 2024 年国补政策力度,并新增补贴品类。2025年,国内智能投影消费需求将有所回升,预计销售量达633.1万台,同比增长4.8%;销售额达110.8亿元,同比增长10.7%。

2025年02月27日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近年来,我国动画电影产量呈波动发展态势,票房收入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哪吒2》的爆火,让更多资本看到市场的可能,也凸显出我国动画电影市场迈向全球化的趋势,更是在其背后也展现出行业流程协作、技术升级等方面的突破,为电影产业发展及相关机构带来启示。

2025年02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