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7年中国传统广播行业竞争现状五力模型分析

参考中国报告网发布《2017-2022年中国新媒体行业运营格局现状及运营管理深度分析报告

      一、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作为四大传统媒体之一的广播肩负着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及时传播新闻信息、引导舆论走向、服务人们生活的使命,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基本实现自收自支,商业属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强化。旅游节目、美食节目中不乏与商家的沟通合作,通过组团游、门票打折、免单、赠送美食、发放代金券等形式给予受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部分商家只收回自己的成本价格甚至是全部免费,这既对商家起到了宣传作用,也为节目提供了素材。由于传统广播具有规范性和权威性的特点,因此,作为节目素材提供的商家的侃价议价能力并不是很强,而这种侃价能力直接影响到传统广播的盈利空间。虽说国家的财政支持也为节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但传统广播仍要爱惜自己的“羽翼”,努力甄别节目中合作商家的信誉和商品质量。
      二、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在传统广播的传播活动中,内容的生产对象是受众,广告商瞄准了广播广告投放灵活、制作成本低、宣传效果却不比其他媒体差的优势进行精准投放来扩大自己产品的消费群。广告类型有整点报时、冠名广告、植入广告、专题广告等,但随着媒介接触方式的增多,受众对内容选择的空间和自主性扩大,为依赖高收听率、高市场份额的广播获取广告盈利提出了新的挑战。广告主侃价议价能力的强弱与广告主数量多少、当地城市上空的广播频率多少、频率强势弱势紧密相关。广告主数量越多意味着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的可能性越大,侃价能力自然不强,而服务于当地的广播频率越多,侃价能力越强。
2016年直播用户接触渠道
 
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新进入者的威胁
      潜在进入者凭借资本优势、渠道优势或内容优势,想要在行业内分得一杯羹。在互联网环境下,受众已经不再是原来的受众,这要求广播的发展需嵌入用户思维。2016年底,蜻蜓FM的CEO杨廷皓指出,音频发展的第二波红利将借助车载系统。赛立信媒介研究显示,2013~2015年使用车载收音系统这一收听工具占比逐年增加,2015年以41.3%位居所有收听工具的第一名。而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 1.94亿辆,新注册量和年增量均为历史最高水平。传统广播的收听载体从半导体收音机到手机、车载收音系统的演变,意味着人们对信息时效性、获取终端的便携性、互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若突破网络环境全方位覆盖、互联网音频平台直播这些技术壁垒,将手机用蓝牙连接在车厢里,传统广播在车载收音系统这一收听工具的半壁江山中也将面临诸如蜻蜓FM、荔枝FM等较成功的互联网音频平台的冲击。
2012-2016年我国小型载客汽车保有量情况
 
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数据中心整理
      四、替代品的威胁
      2016年被称为“移动网络直播元年”,映客、YY、斗鱼、花椒、熊猫等直播平台成为消解生活乏味与压力且具有伴随性的新兴娱乐体验方式,这似乎印证了麦克卢汉之前所述的“人们正在重新回到部落化的世界”这一观点。网络直播的主播凭借才艺多、颜值高、知名度高等特点,以实时游戏、才艺表演、泛生活三种方式与围观的“游客”互动。但使用直播软 件并不要求注意力的全情投入,可能只是形式上的“各行其事”,并且可以控制使用场景中的功能,如选择仅声音路线的后台播放,这与广播听觉上的伴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对抗竞争关系。 在消息来源上,传统广播电台面临着与自媒体之间的相互挤压,网络环境扩展了进入人们视野的新闻事件的数量。以往较为重要的新闻事件,当地媒体几乎都会被列在邀请采访的名单之中,但是现在的采访现场拿着自拍杆进行直播的自媒体越来越多。例如,铁路部门的消息可能只有当地的交通广播会受邀进行报道,其余媒体多为有影响力的自媒体。消息来源上的竞争使得传统广播电台对新闻事件的获取不再“一家独大”,这种改变将收听率放置于“危险”的环境中。出租车司机之间对讲机的使用以及网络广播 App内容上和数量上的增长也成为传统广播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蜻蜓FM、荔枝FM、考拉FM、喜马拉雅等App的出现带来了网络主播自制节目的海量增加。从传统广播的播出特点来看,线性播出不能满足听众反复收听或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对节目进行检索式的“招之即来”的收听需求,而网络广播平台将听众从 被动的接收者转化为主动的使用者,具有点播、回播、下载、检 索、收藏、定时、闹钟等便捷而实用的功能,听众可随时依据收听偏好选择音乐、情感、小说、军事、商业、历史、脱口秀等节目类型。网络广播的应用程序还提供了一个互动平台,便于节目主持人将兴趣相投的受众凝聚在一起进行交流互动。但目前大多数网络广播App的功能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的线下服务,传统广播可以利用地方性和服务性特征增强受众的使用黏度,以及通过扩展UGC 模式激发受众的参与热情,从而实现节目主题贴近民生和受众使用行为上的双赢。
2016年电台FM类APP年度十强
 
来源:公开资料,中国报告网数据中心整理
      五、同业竞争者的竞争程度
      广播媒体弱化了电视媒体所需的大团队作战的高默契度与精诚合作,降低了用人成本和节目成本,有时候20人的团队就可以轻松创收千万。其中,广播主播在节目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播资源背后又意味着对品牌节目或节目版权的争夺。部分传统广播的主播在网络广播平台上定期更新自制节目,有影响力的主播在潜移默化中带动其受众进入网络广播平台。但自制音频节目中基本上不呼主播工作电台的台号,不利于网络平台受众向传统媒体平台转化。此外,部分广播的采编播人才逐渐流向电视,人员的更迭无形中减缓了传统广播的运作效率。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只有保证从业者的质量才能在愈加同质化的内容产品竞争的突围战中及时亮剑、克敌制胜。因此,完善传统广播的用人机制避免内部人才流失,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确保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从业者的活力,可见专注于传统广播的内容生产必不可少。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转载请注明出处(XZ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近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消费者对直播购物体验的偏好增强、以及直播电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交易规模呈现了爆炸性增长。到目前,直播购物的热潮已经成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 4.9 万亿元,同比增速 35.2%,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

2025年04月11日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广电总局发布《电影管理条例》等政策,鼓励民营资本注入影视制作、放映、演艺等文化行业,民营影视行业迎来发展契机。然而,由于“票补”减少、现象级电影数量不足、银幕增长所带来的人口红利耗尽等因素影响,我国民营影视行业资本寒冬来袭,多家民营影视企业利润、市值大幅度缩水,市场将重新洗牌,多家企业纷纷尝试转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形式新颖、节奏明快,更加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时间利用习惯,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目前已有超七成用户已经养成了看微短剧的习惯。其中,36.19%的用户每天都看微短剧,38.15%的用户每周要看好几次。可见,观看微短剧已成为大部分用户文娱生活的重要一环。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2024年我国网络剧生产保持提质减量,备案量与新上线数量仍在不断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剧备案量为509部‌,相比2023年的561部减少了9.3%‌;备案集数为12378集,相比2023年的17035集减少了27%;新上线数量为166部,相比2023年的196部减少了15.31%。

2025年03月01日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2025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延续 2024 年国补政策力度,并新增补贴品类。2025年,国内智能投影消费需求将有所回升,预计销售量达633.1万台,同比增长4.8%;销售额达110.8亿元,同比增长10.7%。

2025年02月27日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近年来,我国动画电影产量呈波动发展态势,票房收入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哪吒2》的爆火,让更多资本看到市场的可能,也凸显出我国动画电影市场迈向全球化的趋势,更是在其背后也展现出行业流程协作、技术升级等方面的突破,为电影产业发展及相关机构带来启示。

2025年02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