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售票、保底发行改写发行格局,优质项目资源重要性放大
电影发行环节在大量资本进入电影产业后持续发生变革,2015年在线票务市场影响力主流化,成为宣发标配参与者,2016年则出现大量热钱通过保底发行方式参与电影项目,保底发行项目数量达到高峰。由于2016年下半年电影市场趋冷,保底项目多数以失败告终;但整体而言,在线宣发与保底发行极大程度改写了电影发行的市场格局。
2017年Q1国产片发行商TOP5分别为淘票票、耀莱影视、四海发行、和和影业与博纳影业。在发行环节参与者多元化,而优质电影项目相对稀缺的格局中,未来发行的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体现为参与优质项目的资源获取能力。

电影产业成长阶段:内容产品竞争未成熟,大型渠道平台未形成
与游戏产业经历的“市场早期培育——>研发团队进入——>产品创新竞争趋于激烈——>大型渠道平台形成推高流量集中度——>大型渠道垂直整合优质内容,精品内容运营商通过提升精品内容门槛占领市场份额”成长周期相比,我们认为2010-2012年银幕数放量,电影市场规模化与2000-2003年的端游市场、2007-2008年的页游市场可类比,均为市场实现初步培育,产业化发展获得初步成功,并因此吸引更多参与者进入的发展阶段。
2012年以后电影市场制作力量快速进入并迭代,内容竞争加剧,至2016年国产片无法满足观众需求,内容亟需从浮躁走向精品化,则可对应2003-2008年的端游市场、2009-2011年的页游市场;国内电影产业制作力量迅速迭代,说明电影行业的准入门槛仍然偏低,产品竞争未充分,制作水准工业化程度不足。我们判断目前国内的电影市场仍然未完成产品与营销竞争,“研发团队进入——>产品创新竞争趋于激烈”的优胜劣汰未完成。
院线行业增长阶段,影投公司格局仍然十分分散;国内电影市场尚未经历“大型渠道平台形成推高流量集中度”阶段,未来将形成几大平台型龙头公司。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