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18年中国视频平台行业片单分析 芒果TV新音乐类节目值得期待(图)


        四大视频平台 Q3 期间除了王牌节目回归,也纷纷推出了新综艺,丰富的优质内容将于 Q3 角逐。 

        2018Q3 四大视频平台的片单分析: 

        1)腾讯视频的超级网综《明日之子2》于6月30日播出,新节目《潮音战纪》也定档7月12日;
         
        2)芒果 TV 综艺节目将于 Q3 爆发,一扫 Q2 缺少优质节目的颓势。目前定档 Q3的节目有生活类节目两大王牌《爸爸去哪儿6》和《妻子的浪漫旅行》,重磅音乐类台网综艺《幻乐之城》(王菲出席嘉宾、洪涛监制),新网综《电音骑士》、《勇敢的世界》(吃鸡真人秀,豪华明星阵容);
         
        3)爱奇艺的超级网综《中国新说唱》(有嘻哈2)暑期回归,《百分九少年》再掀粉丝热潮(百分九少年为《偶像练习生》出道九人组打造的团体综艺); 
        
        4)优酷的《这!就是》系列值得期待。 
        
图表:各平台预计2018年Q3上映的重点综艺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片单来看,我们看好芒果 TV 综艺 Q3 发力。

        从 Q3 片单来看,芒果 TV 推出的节目更加华丽,有望与腾讯视频争夺季度第一。芒果 TV 作为湖南台的嫡系部队,综艺制作底蕴深厚,芒果 TV 自身团队叠加湖南台综艺团队目前仍处于国内第一,2017年芒果(湖南台+芒果TV)参与制作的综艺在全网综艺的播放量占比已经达到29.9%。 
        
        芒果网综种类更为丰富,优质节目数量众多。Q3 中,优酷着力于《这就是》系列的开发与品牌打造,爱奇艺更多的是围绕其《偶像练习生》所诞生的组合Nine percent进行打造,以及《中国新说唱》的回归。腾讯除了《明日之子第二季》更多的关注于新综艺的实验。相比之下,芒果综艺种类较多,不但有自己最为擅长的生活类综艺《爸爸去哪儿6》、《妻子的浪漫旅行》,还启用拥有军旅节目经验的团队制作《勇敢的世界》;以及聚焦小众音乐的音乐类节目《电音骑士》推出。
         
        与湖南卫视关系紧密,有着优质的台网综艺资源。因为与湖南的联系,芒果可以拿到《幻乐之城》、《中餐厅第二季》这样有投入有前景的台网综艺。
         
        参考观研天下发布《2018年中国视频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
        
        从全年片单来看,视频平台播出综艺节目的节奏不同。 

        芒果 TV 网综 Q2 出现了暂时断档,但将于 Q3 大爆发。而爱奇艺除了《中国有嘻哈 2》外,主力节目已于 Q1Q2 播出。腾讯视频产品线全年较为均衡,明星节目《明日之子 2》有望 Q3 播出。优酷网综今年表现突出,凭借《这!就是》系列杀入超级网综战场。 
         
        爱奇艺:爱奇艺的主力作品发力在Q1-Q2,Q3主要是《中国新说唱》和《百分九少年》。 
        
        芒果TV:芒果TV发力在Q1、Q3和Q4,Q2出现了节目断档。从创新性来看,Q1的节目主要是《明星大侦探》、《变形计》等老牌节目,Q3Q4则出现了《勇敢的世界》《电音骑士》等创新节目,湖南台在Q3Q4也推出了《幻乐之城》、《声入人心》等新节目,新综艺的表现值得期待。 
        
        腾讯视频:腾讯视频的片单有望延续霸主地位,Q1的《吐槽大会2》和《王者出击》进入季度TOP5,Q2的《创造101》荣登季度冠军。下半年《明日之子2》、《舞者24》、《脱口秀大会2》等重磅作品也将播出。 
        
        优酷:自2017年凭借独播剧优势缩小与腾讯、爱奇艺的月活用户差距后,2018 年优酷的综艺也有望取得大突破。《这!就是》系列形成的拳头产品预计都会取得成功硕果。《这!就是铁甲》、《这!就是街舞》分别获得 Q2 的第 2、3 位,下半年《这!就是对唱》等节目将播出。
        
图表:腾讯预计2018年Q3-Q4播出的重点网综节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注:标黄的节目截止 7月 1日尚未播出
        
图表:芒果TV 预计2018年Q3-Q4播出的重点网综节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图表:爱奇艺预计2018年Q3-Q4播出的重点网综节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注:标黄的节目截止 7 月 1 日尚未播出 
        
图表:优酷预计2018年Q3-Q4播出的重点网综节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ZL)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近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消费者对直播购物体验的偏好增强、以及直播电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交易规模呈现了爆炸性增长。到目前,直播购物的热潮已经成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 4.9 万亿元,同比增速 35.2%,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

2025年04月11日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广电总局发布《电影管理条例》等政策,鼓励民营资本注入影视制作、放映、演艺等文化行业,民营影视行业迎来发展契机。然而,由于“票补”减少、现象级电影数量不足、银幕增长所带来的人口红利耗尽等因素影响,我国民营影视行业资本寒冬来袭,多家民营影视企业利润、市值大幅度缩水,市场将重新洗牌,多家企业纷纷尝试转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形式新颖、节奏明快,更加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时间利用习惯,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目前已有超七成用户已经养成了看微短剧的习惯。其中,36.19%的用户每天都看微短剧,38.15%的用户每周要看好几次。可见,观看微短剧已成为大部分用户文娱生活的重要一环。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2024年我国网络剧生产保持提质减量,备案量与新上线数量仍在不断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剧备案量为509部‌,相比2023年的561部减少了9.3%‌;备案集数为12378集,相比2023年的17035集减少了27%;新上线数量为166部,相比2023年的196部减少了15.31%。

2025年03月01日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2025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延续 2024 年国补政策力度,并新增补贴品类。2025年,国内智能投影消费需求将有所回升,预计销售量达633.1万台,同比增长4.8%;销售额达110.8亿元,同比增长10.7%。

2025年02月27日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近年来,我国动画电影产量呈波动发展态势,票房收入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哪吒2》的爆火,让更多资本看到市场的可能,也凸显出我国动画电影市场迈向全球化的趋势,更是在其背后也展现出行业流程协作、技术升级等方面的突破,为电影产业发展及相关机构带来启示。

2025年02月18日
我国电视行业分析:出货量创新低 技术迭代、AI大模型等助力国产企业崛起

我国电视行业分析:出货量创新低 技术迭代、AI大模型等助力国产企业崛起

近几年,我国电视行业出货量持续创新低,开机率更是断崖式下跌。不过,外资电视品牌在国内市场持续承压,松下逐渐退出市场,而国产品牌在技术迭代、AI大模型等加持下,悄悄做大,海信成为行业领头羊。

2025年02月12日
内容供给不足致电影市场票房回落  "女性"、下沉市场等成行业新增量

内容供给不足致电影市场票房回落 "女性"、下沉市场等成行业新增量

2024年,由于内容供给严重不足、短剧、抖音等娱乐方式崛起,导致我国电影总票房缩水超百亿,观影人次下降至10.09亿,春节档则成为“全村最后的希望”。不过,我国电影市场也出现女性力量爆发、舞剧、演唱会等新的现象与趋势。因此,我国电影市场在内容端可以融合“二次元”、“演唱会电影”等形式,在宣发端可以深耕衍生品和仪式感,同

2025年01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