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在线音频行业产业环境分析:政策监管趋严 服务模式智能化

       当前我国在线音频行业处于高速发展期,在线用户规模保持持续增长趋势。据统计,近年来我国在线音频行业用户规模增长速度每年都在10%以上。预计2021年,我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将达到6.4亿人。

2017-2021年我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政策环境(P)

       我国网络环境发展日新月异,进步飞速,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等每一个高新网络行业都在高速发展。倚靠这个背景,我国在线音频行业正蓬勃发展。在线音频行业的高速发展,离不开我国一直以来对行业的政策扶持和严格的市场监管。我国从2008年开始就对在线音频环境进行严格的监管,在近年行业的高速发展下,对在线音频行业的总体环境监管力度更大,更细化。

       2008年国务院发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了合理使用、法定许可、避风港原则、版权管理技术等一系列内容,区分了著作权人、图书馆、网络服务商、读者各自可以享受的权益,网络传播和使用都有法可依,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关系,很好地体现了产业发展与权利人利益、公众利益的平衡,为产业加速发展做好了法律准备。此后的几年里,我国政府不断发布监管规定,保护用户合法权益。

       2019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在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同时,对行业准入资格进行严格监管,打击行业乱象,促进在线音频行业的良好发展。

       2021年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发布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标准体系的通知》,为发挥标准在数字版权管理建设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研究建立了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标准体系。重视在线音频行业的数字版权意识,支持行业创新,促进行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

我国在线音频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发布主体

政策

内容

2008

国务院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规定合理使用、法定许可、避风港原则、版权管理技术等一系列内容,区分了著作权人、图书馆、网络服务商、读者各自可以享受的权益,网络传播和使用都有法可依,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对立统一”关系,很好地体现了产业发展与权利人利益、公众利益的平衡,为产业加速发展做好了法律准备。

2010

国务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建设管理的通知》

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管理,应严格实行政企分开,成立企业化的广播电视传输公司,接受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统筹规划和行业管理,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不得进行行政干预。

2011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

《网络视频音频版权监测及调查取证服务规则》

明确规定了“网络视频音频版权监测及调查取证服务平台”的委托和受理、监测及调查取证、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流程。

2015

国务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宽带发展水平,要求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速降费,提升服务水平。

2015

政策法规司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及其相关网络运营单位,是重要的网络文化建设力量,承担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和维护网络文化信息安全的责任,应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接受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行业主管部门和互联网行业主管部门的管理。

2016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

提供互联网直播服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坚持正确导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维护良好网络生态,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2017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对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使用者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不得为其提供信息发布服务。

2019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明确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相关资质;应当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信息安全管理等制度。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从事法律法规禁止的活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2021

国家广电总局

《关于发布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标准体系的通知》

为发挥标准在数字版权管理建设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创新性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研究建立了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标准体系

2021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

《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

规定在线影音类,基本功能服务为“影视、音乐搜索和播放”,无须个人信息,即可使用基本功能服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经济环境(E)

       近年在线音频行业的迅速发展,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资本的加入使得各大在线音频平台有更加坚实的资金支持来发展自身业务。2020年,荔枝正式成为中国在线音频市场中第一家上市的公司。随着音频业务的深入发展,目前整个网络音频行业也迈入上市前资本集中操作阶段。2018年喜马拉雅融资4.6亿美元;2019年懒人听书融资一亿美元;2020年蜻蜓FM战略投资获融资亿元以上。资本注入在线音频平台,为平台发展多样化业务提供了基础,使获资平台不断提升业务质量,更为在线音频行业市场注入了持续高速发展的活力。

2018-2020年中国主要网络音频平台融资概况

音频平台

最近一次融资时间

最近一次融资金额

融资轮次

估值

蜻蜓FM

2020.3

亿元及以上

战略投资

60亿元

荔枝

2020.1

4510万美元

IPO上市

5.2亿美元

懒人听书

2019.8

1亿元

D

20亿元

喜马拉雅

2018.8

4.6亿美元

E

34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网络音频用户的付费金额分布来看,用户年平均花费为202.3元,付费金额较高。网络音频平台通过近年来大规模的融资,提升了自身实力,对优质内容的不断生产,提供给用户越来越多样的内容收听选择,用户在付费习惯持续培养的同时也更愿意为优质内容进行买单。更多优质的音频节目的出现使得用户付费水到渠成,推动了在线音频行业持续性发展。

2019年中国网络音频用户内容付费金额分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社会环境(S)

       中国的在线音频行业发展历史不长,1997年有公司开始探索,2000年以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iPod和MP3的出现使得“播客”呈现出阶段性增长。之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线音频平台出现,人们可以在线实时收听节目,不必要再下载和导入到播放器。随着行业的发展,平台开始分化转型。与此同时,播放设备也从手机和电脑扩展到各类智能播放设备。、

我国在线音频行业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据相关数据显示,95年及95以后出生的人群拥有更强的在线音频支付意愿、他们更注重个性与体验,拥有多样化的需求,不满足于传统的收听及知识性内容。而在线音频内容较为丰富,互动性较强,因此可以满足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同时,音频使用场景的多样化和差异化也能满足这部分年轻人的多样化需求,使在线音频行业得以持续发展。

       而这部分人对在线音频付费购买的原因主要是对于特定节目的喜爱,此外,热门节目打折和对某主播的追捧同样为主导用户消费行为的原因之一。

2021年上半年我国用户购买在线音频原因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四、技术环境(T)

       随着5G及物联网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的发展音频服务模式为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伴随着新技术应用于各终端,在线音频的交互性进一步增强,语音识别能力进一步提高,整个音频内容的推送也会更加智能。

在线音频行业技术层面发展趋势

全场景生态深化

5G及物联网的不断发展,将带给整个音频行业新的发展契机。通过技术的持续升级使得不同设备之间的协同作用和联动效应得到提升,全面拓展和丰富音频内容搭载场景。

服务模式智能化

智能技术的发展音频服务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伴随着新技术应用于各终端,音频交互性进一步增强,语音识别能力进一步提高,整个音频内容的推送也会更加智能。

产品体验升级化

音频产品设计更加契合用户需求,产品功能种类也更加多样。依托技术加持打造音频内容生态的可持续循环,从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内容呈现等体验都更加优质,增加变现机会。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LM)


          更多深度内容,请查阅观研报告网:
        《2021年中国在线音频市场分析报告-产业规模现状与发展机会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报告订购咨询请联系:
        电话: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客服微信号:guanyankf
        客服QQ:1174916573
        Email:sales@chinabaogao.com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爱优腾”各出“短”招 我国剧集行业持续提质减量 未来市场或将朝向两极分化

“爱优腾”各出“短”招 我国剧集行业持续提质减量 未来市场或将朝向两极分化

2024年,我国剧集市场提质减量持续,新剧综合表现提升。2025年Q1,我国剧集市场进入降速期,长视频平台共上新126部剧,同比减少10部,其中腾讯视频上新27部,同比减少14部,主要因为库存剧缩减,新剧仍保持稳定上新。同时,在用户注意力愈发稀缺,对剧集内容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去冗长、短篇化趋势日益凸显。不过,长视频平

2025年04月22日
吸金能力减弱 我国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 市场未来该如何发展?

吸金能力减弱 我国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 市场未来该如何发展?

由于综艺并未给足观众新鲜感,大量节目题材重复,综N代占比过高,普遍沿用过往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得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网络综艺数量不断挤占电视综艺市场份额。同时,在短视频、微短剧等内容崛起及市场大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品牌投放综艺越来越谨慎与苛刻。而且,我国综艺市场出现新综艺打不出声量,老综艺一味复制粘贴模

2025年04月18日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近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消费者对直播购物体验的偏好增强、以及直播电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交易规模呈现了爆炸性增长。到目前,直播购物的热潮已经成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 4.9 万亿元,同比增速 35.2%,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

2025年04月11日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广电总局发布《电影管理条例》等政策,鼓励民营资本注入影视制作、放映、演艺等文化行业,民营影视行业迎来发展契机。然而,由于“票补”减少、现象级电影数量不足、银幕增长所带来的人口红利耗尽等因素影响,我国民营影视行业资本寒冬来袭,多家民营影视企业利润、市值大幅度缩水,市场将重新洗牌,多家企业纷纷尝试转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形式新颖、节奏明快,更加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时间利用习惯,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目前已有超七成用户已经养成了看微短剧的习惯。其中,36.19%的用户每天都看微短剧,38.15%的用户每周要看好几次。可见,观看微短剧已成为大部分用户文娱生活的重要一环。

2025年03月03日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我国网络剧行业生产持续提质减量发展 微短剧成热点 “台网”融合加速

2024年我国网络剧生产保持提质减量,备案量与新上线数量仍在不断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剧备案量为509部‌,相比2023年的561部减少了9.3%‌;备案集数为12378集,相比2023年的17035集减少了27%;新上线数量为166部,相比2023年的196部减少了15.31%。

2025年03月01日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智能投影行业:国补延续及车载显示渗透下需求将回升 低价竞争加剧 多品牌出海破局

2025 年 1 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 2025 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延续 2024 年国补政策力度,并新增补贴品类。2025年,国内智能投影消费需求将有所回升,预计销售量达633.1万台,同比增长4.8%;销售额达110.8亿元,同比增长10.7%。

2025年02月27日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哪吒2》火爆全球! 我国动画电影行业工业化流程、技术有大突破

近年来,我国动画电影产量呈波动发展态势,票房收入大幅度下降。但是,由于《哪吒2》的爆火,让更多资本看到市场的可能,也凸显出我国动画电影市场迈向全球化的趋势,更是在其背后也展现出行业流程协作、技术升级等方面的突破,为电影产业发展及相关机构带来启示。

2025年02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