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近年网络剧追赶势头强劲 2016 年体量有望超过传统电视剧

   导读:近年网络剧追赶势头强劲 2016 年体量有望超过传统电视剧。网络剧追赶势头强劲,2016 年体量有望超过传统电视剧。相较而言网络剧的绝对数量与传统电视剧相比仍有一定距离,但增长势头不容小觑。从2013 年到2015 年,网络剧总产量翻了7 倍之多,2015 年年产量已十分接近传统电视剧。

  相关报告《2016-2022年中国网络市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投资决策分析报告

  网络剧追赶势头强劲,2016 年体量有望超过传统电视剧。相较而言网络剧的绝对数量与传统电视剧相比仍有一定距离,但增长势头不容小觑。从2013 年到2015 年,网络剧总产量翻了7 倍之多,2015 年年产量已十分接近传统电视剧。从集数方面来看, 网络剧一般为迷你剧形式,集数一般在15-20 集左右,粗略测算2016 年网剧市场集数规模或达到一万集左右,预计2016 年网剧继续呈现快速爆发态势,在集数体量上有超越传统电视剧的可能。

  1、依靠IP 效应迅速积累大量粉丝,开发多领域衍生品。2014 年根据IP 改编的网络剧共22 部,占全年播出网络剧项目数的10.7%,点击量高达38.18 亿,占2014 年网络剧总点击量的31%。2015 年全网剧中共31 部改编自IP,占网剧总量的8.7%,网络播放量最高的10 大网剧中,IP 改编剧占到7 部之多,而前三名则被IP 改编剧包揽。

2015 十大IP 网剧排名

 

排名

剧名

平台

原著

播放量(亿)

1

盗墓笔记

爱奇艺

同名小说

28.3

2

花千骨2015

爱奇艺

电视剧《花千骨》番外

15.8

3

暗黑者2

腾讯视频

同名小说

15

4

他来了,请闭眼

搜狐视频

同名小说

12.5

5

无心法师

腾讯视频

同名小说

10.5

6

校花的贴身高手

爱奇艺

同名小说

10.3

7

纳妾记

PPTV 聚力

同名小说

7.6

8

心理罪

爱奇艺

同名小说

5.7

9

涩世纪传说

爱奇艺

同名小说

5.3

10

调皮王妃

乐视

同名小说

4.8

  2、网络自制剧倾向于特色化,能够抓住网络群体制作热门题材作品,启用新人新面孔, 降低演员费用。而且网剧目标受众多为学生和年轻白领,与传统正剧不同的是,网剧能够迎合年轻人的各种口味,抓住广大网友的笑点,激发观众内心吐槽的欲望。高信息量、年轻化、快节奏是网剧不同于传统电视剧的独特优势。此外网络剧类型丰富,题材包罗万象,更能迎合网民的口味。

  国产传统电视剧当代题材占据半壁江山,类型集中度明显上升。根据广电总局发布的2015 年全国电视剧发行许可情况,全年现实题材剧供给202 部8608 集,分别占总比例的51.27%、52.04%;历史题材剧共185 部7606 集,分别占比46.95%、45.99%; 重大题材共计7 部726 集,分别占比1.78%、1.97%。传统电视剧承载的是传播国家主流文化的责任,主要的四类电视剧如当代都市类题材、近代革命类、近代传记类和古代传奇类占到全年所有电视剧的72%,较去年上涨6 个百分点,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电视剧题材在都市生活、历史传记多为集中。

  网络剧的题材分别则呈现出了丰富态势,类型市场较为分散。以段子剧、精品短句为主打的喜剧类型是网剧的重要部分,占比最高达19%;其次是悬疑类、爱情类剧目, 占比均为17%。此外穿越、推理、灵异等小众类型也出现高市场关注度高的网剧作品, 如《太子妃升职记》、《无心法师》等;《上瘾》等同性题材已有所尝试,市场话题度极高。

  3、与传统电视剧市场相比,网络剧市场的盈利模式也更加多元化。除二者兼备的传统营销外,还丰富了内容营销渠道,包括剧集冠名、植入广告、定制剧等形式,随着版权市场规范落地,用户付费习惯养成,会员收入和在线打赏也成为网络剧的盈利模式之一。

  以内容营销为主,网络剧营销灵活性和机动性更强。网络剧的营销方式一般包括片头/片尾鸣谢、剧情植入广告、冠名播出、贴片广告、插播广告等收费模式。网络剧中内容营销的占比相对传统电视剧较高,同时网络剧出品方的广告收入中,来自内容营销的收益占比较大。2012 年网络剧广告收入规模为6500 万元,而到2015 年广告收入总规模将达到1.8 亿,受三网融合影响,视频网站正在分流电视广告已成趋势。由于大部分网络剧为在线视频媒体自制或与影视机构制作合作,又以在线媒体为播出平台,制播合一的现象能够让广告主进行网络剧营销时拥有更高的灵活性和自主权,在线视频媒体也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营销服务。

  版权付费时代到来,会员打赏等模式成效逐渐显现。随着在线视频版权问题逐步解决,付费成为未来趋势,网络剧直接面向C 端实现收费,形成了会员抢先看、单部收费、特定集数(如结局)收费等多样化付费模式。如《盗墓笔记》开创会员抢先看剧模式, 引发爱奇艺会员增长高峰,《太子妃升职记》则采取付费可看不同结局的新商业模式,充分满足观众需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新政松绑? 引进剧、积压剧等或将激发我国电视剧行业市场活力

新政松绑? 引进剧、积压剧等或将激发我国电视剧行业市场活力

同时,电视剧集数也自2019年起逐年减少,至2024年降至较低水平,2025年第一季度延续这一态势。这标志着电视剧市场正从高速增长期转向调整阶段,可能受到政策调控、市场需求变化以及行业发展规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2025年08月23日
资本、技术、政策齐发力 我国AI短剧行业爆发风口已现 抖音、快手重点布局

资本、技术、政策齐发力 我国AI短剧行业爆发风口已现 抖音、快手重点布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观众对娱乐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政策扶持以及抖音、快手、网易等互联网巨头入局,我国短剧行业快速爆发,并且伴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迭代及AI动漫短剧等新形态兴起,AI短剧市场迎来新一轮密集上线。与此同时,平台重金押注、资本热钱涌入、技术加速迭代、创作者大量入场、政策“补”力,AI短剧行业爆发式增长风

2025年08月14日
抖音、快手、B站相继入局 我国动漫短剧行业规模尚小 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抖音、快手、B站相继入局 我国动漫短剧行业规模尚小 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观众对娱乐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政策扶持以及抖音、快手、网易等互联网巨头入局等因素驱动下,我国短剧行业市场快速爆发,低成本的动漫短剧成为行业新趋势。当前,九州、快手、抖音、B站等平台纷纷发力,投放量与收益可观。我国动漫短剧行业规模尚小,受众群体庞大,但素材量快速增加。不过,我国动漫短剧行

2025年08月06日
《歌手2025》焕发新活力 我国音乐综艺行业诸多困境仍存 但市场前景也仍可观

《歌手2025》焕发新活力 我国音乐综艺行业诸多困境仍存 但市场前景也仍可观

《歌手2025》《我们的歌》《时光音乐会》等卫视音乐节目强势回归,《音乐缘计划》《有歌2024》等原创音乐节目也异军突起,赢得较好口碑,为音乐综艺市场激发新活力。整体来看,我国音乐综艺行业已告别野蛮生长的爆发期,进入深度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尽管面临创新瓶颈、因果逻辑错误、成本压力等多重挑战,但其作为文化娱乐消费重

2025年06月12日
“爱优腾”各出“短”招 我国剧集行业持续提质减量 未来市场或将朝向两极分化

“爱优腾”各出“短”招 我国剧集行业持续提质减量 未来市场或将朝向两极分化

2024年,我国剧集市场提质减量持续,新剧综合表现提升。2025年Q1,我国剧集市场进入降速期,长视频平台共上新126部剧,同比减少10部,其中腾讯视频上新27部,同比减少14部,主要因为库存剧缩减,新剧仍保持稳定上新。同时,在用户注意力愈发稀缺,对剧集内容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去冗长、短篇化趋势日益凸显。不过,长视频平

2025年04月22日
吸金能力减弱 我国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 市场未来该如何发展?

吸金能力减弱 我国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 市场未来该如何发展?

由于综艺并未给足观众新鲜感,大量节目题材重复,综N代占比过高,普遍沿用过往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得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网络综艺数量不断挤占电视综艺市场份额。同时,在短视频、微短剧等内容崛起及市场大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品牌投放综艺越来越谨慎与苛刻。而且,我国综艺市场出现新综艺打不出声量,老综艺一味复制粘贴模

2025年04月18日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近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消费者对直播购物体验的偏好增强、以及直播电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交易规模呈现了爆炸性增长。到目前,直播购物的热潮已经成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 4.9 万亿元,同比增速 35.2%,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

2025年04月11日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广电总局发布《电影管理条例》等政策,鼓励民营资本注入影视制作、放映、演艺等文化行业,民营影视行业迎来发展契机。然而,由于“票补”减少、现象级电影数量不足、银幕增长所带来的人口红利耗尽等因素影响,我国民营影视行业资本寒冬来袭,多家民营影视企业利润、市值大幅度缩水,市场将重新洗牌,多家企业纷纷尝试转型。

2025年04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