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人口与技术迭代推进文化娱乐内容产业升级与发展 “ACGNM+I”引领内容消费升级

         导读:我国人口与技术迭代推进文化娱乐内容产业升级与发展  “ACGNM+I”引领内容消费升级。人口与技术迭代推进文化娱乐内容产业升级和发展,内容领域存在持续的新机会。对于文化娱乐内容产业,要从两个角度分析,第一个是技术,技术进步导致的内容载体多元化是内容产业升级的原动力。

         参考《2017-2022年中国文化娱乐服务市场竞争态势及十三五发展机会分析报告

         人口与技术迭代,是娱乐内容产业升级的根本推动力

         人口与技术迭代推进文化娱乐内容产业升级和发展,内容领域存在持续的新机会。对于文化娱乐内容产业,要从两个角度分析,第一个是技术,技术进步导致的内容载体多元化是内容产业升级的原动力;第二个是人口,由于娱乐消费具备一定黏性,新内容的消费者更多的是年轻人,即往往对新内容的增量需求是来自于下一代人群,这就构成了人口层面的需求迭代,从这个角度看,即便是娱乐消费占比稳定的发达国家,内容领域依然在创造新机会。

         我国互联网渗透率增长趋稳,流量红利将逐步转化为内容红利,内容的快速发展将支撑互联网经济后半场。2016 年 H1 我国网民数量 7.1 亿,渗透率 51.7%,移动互联网用户 6.56 亿,覆盖率 92.5%。国际经验来看,互联网渗透率的长期天花板是城市化率,目前我国城市化率约为56%,以此计算我国互联网基础服务覆盖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预期未来将保持平稳增长。美国于 1992-2002 年经历了互联网渗透率快速提高的流量红利时代后,以互联网泡沫破裂为标志进入内容红利时代,包括You Tube、Netflix 等视频内容平台在此后崛起;中国互联网流量红利时代为 2006-2015 年,伴随渗透率的快速升高,我们认为,目前流量红利时代基本结束,中国互联网经济将进入后半场的内容红利时代,内容(包括娱乐内容)的快速发展将支撑整个后半场。

         人口红利依旧存在,“互联网原住民”一代人口超过 2.9 亿,未来可维持稳健增长为内容创新提供需求。目前我国 90 和 00 后出生人口总规模约3.7 亿,相比 70、80 后数量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 00 后出生人数明显放缓,但伴随婴儿潮回声潮和全面二孩放开,预计未来出生人口会有所增长,2015-19 年总出生人口数量有望回升至 9000 万,人口红利中长期依旧存在。

         “互联网原住民”一代拥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口数量目前约有 2.9 亿(1990-2005 年之间出生),这一人口基数随时间推移将持续扩大,预计到 2020 年可达 4 亿,为新内容的发展带来持续的人口红利。

         互联网用户逐步向年龄两端渗透,年轻用户对新内容具备更强付费意愿。人口方面,目前 70、80 后依然是对娱乐内容消费贡献最大的人群,2016 年 H1 占网民总数的 45%,90、00 后约占 38%,但 90、95 后在各类新兴娱乐内容形态的消费力和意愿更加强烈,未来三到五年将逐步成为娱乐内容消费主力军,其消费偏好能够决定巨大的产品增量市场。

         以在线视频付费和电影观影人次为例,90、95 后人群年龄占比分别达57%和 32%,远高于其人口占比,显示出“新人类”对“新消费”的强大购买力。

         “ACGNM+I”引领内容消费升级,看好动漫、音乐和偶像

         经济发展阶段造就“代际集体性格”,“宅”与“非主流”只是现象不是本质,“亚文化”经过淘汰挑选会成为主流文化。研究内容创新,首先要研究新消费者的偏好,我们认为,新生代消费者(90、00 后)所表现出的性格、消费偏好和习惯方面的差异,其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阶段造就的“代际集体性格”的差异。90、00 后与 70、80 后相比,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出生率降低、贫富差距扩大、信息技术发展使其在文化上表现出更加“宅”、“非主流”与“小众化”的一面,物质丰富与时代孤独感并存,导致在需求上从“大世界”转化到“小确幸”,但这种亚文化经过淘汰挑选后会成为主流文化。

         经历上述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发展变迁后,90、00 后在消费方面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由于物质的相对富足,对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意愿更强,并且对娱乐内容更加关注。

         2.由于互联网的发展,更倾向于“御宅”消费,即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类活动,包括社交、学习、娱乐等。

         3.精神和虚拟消费占比有明显提升,消费更加个性化,偏好更加分散,并且更偏爱听音乐、看动漫和关注偶像明星。

         4.移动支付渠道便捷,收入和支出水平有限,90、00 后消费习惯更加小额高频化。

         人口红利下,ACGNM+I 未来有望引领新群体泛娱乐内容消费升级转型,动漫、音乐和偶像最具爆发力。ACGNM 即漫画、动画、游戏、轻小说(可统称为二次元)、音乐(music)五个内容领域和偶像(idol)一个娱乐垂直领域,我们认为这六大领域由于其内容特性更符合年轻人偏好,会成为内容消费升级的最大收益者,其中动漫、音乐、偶像最具爆发力,主要原因如下:1)三者都满足年轻人基本娱乐诉求;2)相比游戏、小说、影视等模式成熟领域,目前产业都处于培育期;3)市场天花板足够高,且容易与其他变现领域联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缓慢回升 教材教辅类占比提高 短视频电商渠道销售增长快速

我国图书零售市场缓慢回升 教材教辅类占比提高 短视频电商渠道销售增长快速

出版、发行、印刷占据图书主要地位。根据数据,2021 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18564.7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7%,利润总额 1085.5 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 5.9%。

2024年11月08日
我国剧本杀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表现低迷 企业未来该如何破局?

我国剧本杀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表现低迷 企业未来该如何破局?

2016年,剧本杀进入大众视野,在《百变大侦探》综艺渲染下,市场一度火热,2019年门店数量超过1.2万家。但是,2022年,在短视频、内容同质化、密室逃脱、露营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剧本杀行业市场表现低迷,企业未来该如何破局?

2024年11月02日
超高清视频产业加速渗透 规模快速增长 相关企业积极布局为市场注入活力

超高清视频产业加速渗透 规模快速增长 相关企业积极布局为市场注入活力

目前大尺寸4K电视已经实现了普及,8K电视的出货量也在持续高速增长。根据数据,2022年我国4K电视出货量达2992.5万台,渗透率达75%左右;2022年我国8K电视出货量达9.5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25%。

2024年09月27日
我国广告行业市场正复苏 互联网广告为重要支柱 楼宇广告注入新活力

我国广告行业市场正复苏 互联网广告为重要支柱 楼宇广告注入新活力

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逐渐增长,增速快于整体广告。2019-2023年,互联网广告市场增长率大致与整体广告市场呈同向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速已经超过中国广告市场规模的同比增速。

2024年09月14日
“祛虚火”、票务舆情渐显 我国演唱会行业将趋于理性 资本加速理财性凸显

“祛虚火”、票务舆情渐显 我国演唱会行业将趋于理性 资本加速理财性凸显

按照不含农村演出和娱乐场所演出标准统计,2023年,全国演出场次达44.06万场,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23.55%;票房收入502.32亿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50.65%;观演人数17113.64万人次,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83.01%。而根据数据显示,截至7月17日,演唱会、音乐节分走整个音乐演出

2024年07月24日
我国旅游演艺行业将进入智慧升级阶段 市场梯队化竞争格局明显

我国旅游演艺行业将进入智慧升级阶段 市场梯队化竞争格局明显

2023年全国旅游演艺票房收入为166.36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125.45%;旅游演艺观演人数为8055.13万人次,与2019年相比增长54.14%,占总观演人次的47.1%。

2024年07月04日
我国新闻纸行业供需两弱 新媒体及进口量冲击下产量、消费量双双下降

我国新闻纸行业供需两弱 新媒体及进口量冲击下产量、消费量双双下降

近年来受市场需求萎缩影响,我国新闻纸产量整体呈现下降态势,而这一趋势与数字化、电子媒体的发展紧密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闻纸产量为75.5万吨,同比下降15.5%。而长期趋势来看,2014年到2023年我国新闻纸生产量年均增长率约-14.42%。

2024年06月27日
我国网络直播行业步入转型期 内容为王的“下半场” 技术迭代或将成为较大变量

我国网络直播行业步入转型期 内容为王的“下半场” 技术迭代或将成为较大变量

数据显示,2023年电商直播用户规模为5.9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54.7%;游戏直播用户规模为2.9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7.2%;真人秀直播用户规模为2亿人,占网民整体的18.3%;演唱会直播用户规模为2.2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0.4%。

2024年06月0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