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影视产业规模持续扩张 国产动画开启黄金时代

   导读:我国影视产业规模持续扩张 国产动画开启黄金时代。2016年,我国经济步入转型时期,GDP增速放缓,文化产业作为转型时期的支柱产业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加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在低水平,企业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条件下,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要以及在新形势下面临着重大调整的机遇,这的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也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

  相关报告《2017-2022年中国影视广告市场需求调研及十三五发展定位研究报告

  2016年,我国经济步入转型时期,GDP增速放缓,文化产业作为转型时期的支柱产业在宏观政策的支持下加速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在低水平,企业规模小缺乏市场竞争条件下,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要以及在新形势下面临着重大调整的机遇,这的文化产业的基本情况也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基础。

  一、影视产业规模持续扩张,全球化趋势逐步显现

  我国的电影发行和放映一直属于国家管制行业,近些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监管环境的日趋宽松,整个电影行业市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在排名前十的城市院线中,民营的万达院线、大地院线以及金逸院线分别位于第一、第四以及第六。在排名前十的影城中,民营和港资的影城所占份额更是在一半左右。

  2015年是“一剧两星”政策实施的第一年。这一新政无论对电视剧的制作,还是电视台的编播,都形成了较大的影响。由此而形成的收视率分化在2015年全年体现得相当明显。比如2015年年底,东方卫视和北京卫视拼播的《芈月传》,收视率一度破4,直接让两家卫视的年度收视提升了一个等级。2015年的电视剧市场上,许多电视剧的网络版权价格已经远高于电视台播出版权的销售价格。

  报告网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市场调查与投资建议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创造了近几年来最好的成绩:电影总票房达到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观影人次达到12.6亿,同比增长51.08%;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同比增长68%,占票房总额的61.58%。在年度81部票房过亿的影片中,国产影片占47部。目前,中国电影市场已稳居世界第二。与此同时,中国电影全球化的步伐也在加快。2015年,国产电影海外票房达到27.7亿元,同比增长48.13%。2016年伊始,《寻龙诀》《老炮儿》等影片在海外热映,受到海外华人的喜爱,创下近年来国产影片海外票房的最好成绩。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境内电视剧制作业务基本放开,电视剧制作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企业数量众多且增长较快,属于充分竞争市场。根据广电总局网站2008年4月29日和2015年4月8日发布的公告,当年度具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制作机构数量从2,874家增长至8,563家,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6.88%。

  二、国产动画开启黄金时代,音乐产业迎来新的春天

  从世界范围来看,动漫产业已经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文化产业,尤其在美日韩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动漫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质量优异,花色、器型新颖,生态环保,具有个性和品牌的新型艺术陶瓷制品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热点。报告网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文化产业市场调查与投资建议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1~2014年间,国产电影的国内票房总额增长了约1.3倍。其中,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由2011年的3.1亿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11.3亿元,增长约2.6倍,远快于国产电影票房整体。目前,国产动画电影已经越来越受到观众们的重视与欢迎。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增速要远高于公映数增速,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活力。

  2011年以来国产动画电影公映数与票房总额均快速增长,2011~2015四年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27.3%和60.2%。2015年,全国公映的票房收入在百万元以上国产动画电影数量多达42部,累计实现票房总收入约21亿元,较2014年的35部与11.3亿元有显着提升。

  自国家版权局下发“最严版权令”后,国内版权环境大为好转,大批免费未授权音乐下架,这给付费数字专辑打开了市场。在粉丝经济驱动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升的背景下,国内消费者对付费音乐的接受度越来越高,这使付费数字专辑的推广遇上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近三年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13年市场规模为74.2亿、2014年为83.48亿、2015年为92.45亿,移动端占比分别为42.05%、46%、49%。在受到政府出台相关版权管理政策强制盗版下架后,数字音乐市场在正规化道路上更进一步,仍将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截止2015年底,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达4.40亿。酷狗音乐、QQ音乐、酷我音乐累积下载排名前三,而国民对音乐版权付费还未能真正接受,近七成用户单独付费意愿在一元以下。

  公开资料,报告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QLY)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资本、技术、政策齐发力 我国AI短剧行业爆发风口已现 抖音、快手重点布局

资本、技术、政策齐发力 我国AI短剧行业爆发风口已现 抖音、快手重点布局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观众对娱乐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政策扶持以及抖音、快手、网易等互联网巨头入局,我国短剧行业快速爆发,并且伴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迭代及AI动漫短剧等新形态兴起,AI短剧市场迎来新一轮密集上线。与此同时,平台重金押注、资本热钱涌入、技术加速迭代、创作者大量入场、政策“补”力,AI短剧行业爆发式增长风

2025年08月14日
抖音、快手、B站相继入局 我国动漫短剧行业规模尚小 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抖音、快手、B站相继入局 我国动漫短剧行业规模尚小 未来发展前景可观

近年来,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观众对娱乐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政策扶持以及抖音、快手、网易等互联网巨头入局等因素驱动下,我国短剧行业市场快速爆发,低成本的动漫短剧成为行业新趋势。当前,九州、快手、抖音、B站等平台纷纷发力,投放量与收益可观。我国动漫短剧行业规模尚小,受众群体庞大,但素材量快速增加。不过,我国动漫短剧行

2025年08月06日
《歌手2025》焕发新活力 我国音乐综艺行业诸多困境仍存 但市场前景也仍可观

《歌手2025》焕发新活力 我国音乐综艺行业诸多困境仍存 但市场前景也仍可观

《歌手2025》《我们的歌》《时光音乐会》等卫视音乐节目强势回归,《音乐缘计划》《有歌2024》等原创音乐节目也异军突起,赢得较好口碑,为音乐综艺市场激发新活力。整体来看,我国音乐综艺行业已告别野蛮生长的爆发期,进入深度调整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尽管面临创新瓶颈、因果逻辑错误、成本压力等多重挑战,但其作为文化娱乐消费重

2025年06月12日
“爱优腾”各出“短”招 我国剧集行业持续提质减量 未来市场或将朝向两极分化

“爱优腾”各出“短”招 我国剧集行业持续提质减量 未来市场或将朝向两极分化

2024年,我国剧集市场提质减量持续,新剧综合表现提升。2025年Q1,我国剧集市场进入降速期,长视频平台共上新126部剧,同比减少10部,其中腾讯视频上新27部,同比减少14部,主要因为库存剧缩减,新剧仍保持稳定上新。同时,在用户注意力愈发稀缺,对剧集内容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去冗长、短篇化趋势日益凸显。不过,长视频平

2025年04月22日
吸金能力减弱 我国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 市场未来该如何发展?

吸金能力减弱 我国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 市场未来该如何发展?

由于综艺并未给足观众新鲜感,大量节目题材重复,综N代占比过高,普遍沿用过往模式,创新不足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使得综艺行业产量稳中下降,网络综艺数量不断挤占电视综艺市场份额。同时,在短视频、微短剧等内容崛起及市场大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品牌投放综艺越来越谨慎与苛刻。而且,我国综艺市场出现新综艺打不出声量,老综艺一味复制粘贴模

2025年04月18日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直播电商行业: AI成下半场关键变量 “强者愈强、弱者淘汰” 马太效应将愈发明显

近年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持续发展、消费者对直播购物体验的偏好增强、以及直播电商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完善,我国直播电商行业延续高景气度,交易规模呈现了爆炸性增长。到目前,直播购物的热潮已经成为现代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直播电商交易规模达到 4.9 万亿元,同比增速 35.2%,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

2025年04月11日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资本寒冬来袭!我国民营影视行业竞争将重新洗牌 多家企业尝试转型

广电总局发布《电影管理条例》等政策,鼓励民营资本注入影视制作、放映、演艺等文化行业,民营影视行业迎来发展契机。然而,由于“票补”减少、现象级电影数量不足、银幕增长所带来的人口红利耗尽等因素影响,我国民营影视行业资本寒冬来袭,多家民营影视企业利润、市值大幅度缩水,市场将重新洗牌,多家企业纷纷尝试转型。

2025年04月03日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我国微短剧行业迈入“2.0时代” 高水平、精品化趋势正在加速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形式新颖、节奏明快,更加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碎片化的时间利用习惯,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目前已有超七成用户已经养成了看微短剧的习惯。其中,36.19%的用户每天都看微短剧,38.15%的用户每周要看好几次。可见,观看微短剧已成为大部分用户文娱生活的重要一环。

2025年03月0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